续上
~~~~~分割线~~~~~~~~~~~~
二、冰与雪
近几日江南大雪,朋友圈一片赏雪、玩雪的欢乐景象。有一位同乡,带着孩子堆了个一米高的雪人,朋友圈的留言为"多少有点雪的样子",不知道怎么的,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他边堆雪人边咕哝这句话的样子。这场雪,对于南方是声势浩大的,而对于来自北方的我们,却是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甚至有些带着小小鄙视的优越感。
我的家乡在龙江大地的最南端,真不算是我国最冷的地方。工作后,同事们多少带着点好奇问我北方的事情,比如他们觉得东北人每个人都是滑雪、滑冰高手,每个人都会包饺子以及每天都吃大葱和面。聊多了,总会有破灭的感觉。
我的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没有山,离江也很远,自然我们没有滑雪场也没有溜冰场。黑龙江盛产大米,所以面食我们是很少吃的。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在我的家乡是没有的,我们有的是玉米和土豆。蘸大酱的有,或许老年间的蘸酱菜是大葱,现在都是小香葱和嫩嫩的各种小青菜。或许唯有下雪符合人们对于东北一贯的印象。
印象中最深的几场雪。
一是九十年代的某年某天,大雪纷纷扰扰下了一夜,早上醒来,发现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家所在的小城四四方方,那时我家住在城北,学校在城南。推着自行车出门,雪没过车轮。我出门很早,路上一贯的少行人,雪太厚,人骑在车上移动的艰难,甚至可以停住不动也不会摔倒。那时年轻热血,丝毫没有想过放弃,我拼了命的蹬车轮,有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彪悍之气。果然第一名到达学校,从里到外的衣服全都湿透了,人好像热气蒸过了一样。那天,大部分师生都迟到了,然而,我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我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孩子的坚定和执着。拼命骑车的后果是感冒一周。
还有一次对雪印象深刻,是我某次失利之后。那时我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房子的阳台没有封闭,那时是不算深的夜,北方的天黑的早,我住的偏僻,周边也没有什么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周遭很安静很安静,连灯光也很少。下雪了,在漆黑的夜里,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向天上看。雪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一团一团的从深黑的夜空中落下来,安静的、落啊落、一团、一团又一团,一切都在无声中。我感觉到心中很宁静,又感觉到好像天空在哭泣,不解,为什么会有天空很悲伤的感觉呢?就这样好像魔怔了一样看了很久。现在想想,有种好像被催眠了的感觉。
隔壁的城市以巴洛克风格建筑和冰雪而全国闻名,著名的有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很美丽,是旅游必去之地。少年求学时,某个圣诞夜,我和同学去索菲亚教堂过圣诞,那里的舞曲会播放到下半夜,大家一起跳舞、聊天、吃砂锅、坛肉和烧烤。一直跳舞可能是因为太冷吧,玩到后半夜,坐环路公交车远的那一边线路回宿舍,谁想到环路公交车也是有终点站、司机也是要下班的,末班车自然开到终点停运。于是我和同学两个小女生一路走几站地回宿舍。路上实在太冷了,就把圣诞节廉价的小红帽套在头上,一路上两个小红帽连跑带跳的踩着风雪回窝,还好在这么寒冷的夜里,大灰狼都在家中烤火。少年意气风发,自然是不惧寒冷、也不怕黑夜与魑魅魍魉的。
大概是冰雪太常见,至如今,我已人生过半,却尚未领略过传说中的冰雪大世界,或许这就是所说的"因为太容易得到反而不知珍惜"吧,恰逢今年大雪,我计划与先生同游,也算补一下少年时期的课。细想来,前半生逃过的课,后半生须慢慢的补,逃课补课,其实都有定数。人生从四十岁开始,说这种话自己都觉得矫情,然而有些悲秋伤春的情怀于我这种年纪是要不得的,感伤也是浪费时间,只得忍把旧年换新年,每一天都当做重新开始了。
~~~~~~~~分割线~~~~~~~~~
难道真的变成回忆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