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的人对于一切都不应该执著。
——如果说有什么善用时间的法则,那么,只有一条法则:就在当下里完成,不等待,不眷恋,不慌张,不恐惧,只是在当下里全然地去做,去觉知,去享受……任何一个当下都是自己生命的自然流淌,所以,不论在什么状况下,不论疾病还是健康,不论快乐还是痛苦,都不抗拒,不排斥,把一切的状况看作是生命本身的旋律,接受,在接受中感受生命的各种状态的美,在感受中觉知到生命的喜悦。
读第3课,
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我有一种顿悟之感。
内心追求完美的、偏执的、执拗的、强迫的那部分,被松绑了。
人也跟着柔软起来。
——存在的真相并非只是我们眼前所见到的,我们的眼睛无法见到的,以及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在别处,也真实地存在着。
——世界并不限于这里,在我们之外,有着广阔的天地。而且,我们不一定需要时间和金钱,才能离开束缚我们的圈子,去领略不限于此的更广大的世界。梭罗肯定没有读过《金刚经》,但他的看法契合佛陀的见解: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个地区未曾发现。
——所有的事物,其实都在虚空里。所有的点之外,是更广大的世界;所有的点本身,就是无限的世界。离开这个点,你会走得更远;在这个点上,你会走得更深。
所以,永远不必害怕,没有一个点能够把你困住,困住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心。
好奇妙,读完这一课,有一种自己化了的幻觉。
融化、融合,交织、散开。
再问自己:
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如果明天就要死了,我会做什么?
想起刘瑜的一篇散文《写给末日》:
——我曾想象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临,那天应该干些什么。
我看到过一个朋友的另一种答案,他说:我将一如既往去公司上班,做那个还没做完的项目,晚上一如既往地陪老婆吃饭,和往常不会有任何变化。这个答案真叫人嫉妒。一个人得多么热爱自己既有的生活,才会舍得让人生的最后一天也那样按部就班地度过。他的生活不在“别处”,在此时此地。
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其实不过是去安然经历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罢了。
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认认真真地过好今天,就可以了。
今天,我也是无愧、无憾的,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