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1号晚上,几个好朋友和一位心理教育机构的老师在一起聊天,她们的聊天儿让我颇受益,就归纳了一下,分享给朋友们。
从她们的成长经历中,或许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做好你当做的。
我有一个朋友,她跟婆婆的关系,反正是有点特殊,就是她的婆婆通常是通过她,去了解她的丈夫。她的婆婆通常不会主动地和自己的儿子交流。
她的丈夫在成长过程中,对妈妈的一些做法是不认可的,他和妈妈的关系一直比较僵,妈妈也就打怵和这个儿子说话;儿子也很少和妈妈有交流。
有一次,我的朋友做了一盘儿很好吃的菜,就想让丈夫拿去给婆婆享用。她让丈夫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丈夫不想去。
妻子就说丈夫,给你妈妈做的菜,你怎么还不乐意去送呢?说了一遍丈夫不理会,又说一遍,丈夫“啪”把桌子上的一只空碗,摔到地上去了,妻子一看不妙,赶紧跑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老师给的建议就是,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不要去说服丈夫。你做你该做的就可以了。
你可以这样对丈夫说,你看你帮我拿下主意,我觉得妈妈更需要你的帮助。这件事情我觉得你去做,会比我做得更好。这就是尊重丈夫。
可以对婆婆说,我是多么地爱你。就是表达你的爱意,让她知道你爱她就够了。
二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我的另一个朋友,她有一件事感到很委屈。就是前些日子,很多的同事都阳了,不能上班,上班的人数比较少。
她是在伙房工作的厨师。头天晚上,她的直接领导,把她加进了领导群。并且告诉她,如果是少于10个人吃饭伙房就不开火了,你就可以不用上班。
而第2天只有两个人报名吃饭,所以这个厨师就可以不去上班了。
但是我的朋友却觉得,我要是不去,领导能不能说我呢?她就给领导打电话,领导没有给回,她连续又打了两个电话,还是没有回复,她就发飙了。
究其原因,这个朋友从小一直是父母给她拿主意,她从来就没有自我,也就是说她不认可自己。
并且她还以为,领导不给他回电话,是领导的错误。而领导认为,这件事我交给你去处理,你就自己拿主意好了。
她的自我想象本身就是一种臆测,却自以为是合理化的。当一个人负面的时候,她就会认为合理化。
而实际上是她不健全的想法,需要调整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就是高高低低的要变为平坦,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低看自己。要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不要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自己瞧不起自己。
老师的建议是,照照镜子看自己,要喜欢自己,接纳一个真实的自己,肯定自己!
还有她为什么会发飙呢?就是她里面非常敏感,别人一触动她就一触即发,其实也是自己不认可自己,没有自我肯定。
记得有一次别人提醒她一件事。本来人家是好意提醒,她却很生气。
当自己有一些漏洞,需要一个方法来解决,别人给了你建议,如果你思想意念里正确地认可了自己,你处事的眼光就不再一样了。
当别人提醒你的时候,你会知道这是一个善意,要领受别人的善意。
三学会表达自己
还有一个朋友,她的原生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母亲很强势,在家庭中,父亲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他看到父母的关系不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心里就有些扭曲,也就是我们说的有些不健康。
但是她的一位姨对她非常好,非常疼爱她,有一次姨说了她几句。她就发飙了,说你们都不认可我。
姨说我们怎么不认可你了?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你,有钱给你花,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说话?
回想一下这个朋友,她通常不愿意表达。她认为,懂我的人自然懂我,不懂我的人说了她也不懂我。
老师的建议,你要合理有效地表达自己,让对方感到,你的需要是什么。
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一些扭曲,就是一些不安全感需要被修复。里面要苏醒过来,需要调整,要做出改变。进行有效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