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是2022年八月底离开北京的,那一年孩子该上学了,于是赶在上学之前我们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自那以后,我和姐姐每年相见的次数就有限了。在我还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先是寒暑假,接着就是每年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我们可以短暂的相见。
在我的印象当中姐姐一直打扮得很年轻,直到最近这一两年我忽然发现姐姐一下子老了许多,整张脸就不用说了,眼角周围都是皱纹,让我有些不忍直视。唯一让人欣慰的就是还是一头黑发。
我在家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还小,我们经常带着孩子一块儿出去转,或者逛书店或者去公园,或者到集贸市场买玩具……
那时我们的生活都不富裕,偶尔我们俩有时也互相给对方买点儿什么,但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值钱的也买不起。我那时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
但我们一直觉得很快乐,物质的清贫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笼罩上阴影。
我们团聚的大本营就是父母家,玩完了逛够了我们就回到了父母家,父母笑呵呵的迎接我们……
我走后姐姐就剩一个人了,我从来也没有想象过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就是姐姐的活动范围一直是三点一线:家、单位、母亲家。
姐姐和我的性格一样,我们都不善交际,生活当中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唯一的交往对象就是父母了。
她的家庭生活也并不幸福,和姐夫性格不合, 两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走后,母亲成了她唯一的诉苦对象。
我不知道自己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尽管有时也并不顺利,心里也常常有乌云压顶的时候,可回头一看还是觉得时光如梭,不知道什么时候连姐姐也突然老了。
也许,这些年我的视线过多的关注在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周围人的变化。也许,因为我本就是一个不善于观察的人。也或许,因为我常常接触他们,所以感觉不到他们一点点的变化。
我只是无意当中在和老照片的对比中才无比震惊的发现了他们脸上的深刻变化。
而我感觉到父母的老更多的是从他们体力的变化当中体会到的。他们一点点的远离了厨房的劳作。
执念
是不是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人身上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就像我和我姐姐,我两都不善与人交往,脾气性子都有些倔强。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不同。
这次回家我才惊讶的发现姐姐居然有那么深的执念。
邻居是县里来的人,一对年轻的夫妇,刚结婚不久,有一个小婴儿。
因此这家主妇就常常把尿布随手扔在自家门口的鞋架子上。可能在有洁癖的姐姐看来味道有点儿大,姐姐为此在母亲家叨叨了一上午觉得邻居没有公德,妨碍了她。
我和母亲一直费力的给她做工作。
我觉得她有点儿过了,两家门口离得还是比较远的,并没有妨碍她,再说那是人家的生活习惯,也不是针对她的,连这么点小事儿都要管,可见她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以此推测在家里能幸福么?
姐姐如此,就连母亲也让我感到吃惊。
我以为母亲这么大年纪了,对一些生活小事应该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了,可是事实不然。
那天母亲和我商量过后家里叫了个擦玻璃的。来了一看是两口子。母亲为了两层玻璃当中有水印儿就开始和那个擦玻璃的掰扯,坚持说是他把水漏进去了。后来在擦下一个窗户的时候我就特别留意了一下,事实证明在人家还没有用水之前水印就已经在那里了。
不管谁是谁非,我觉得母亲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么点儿小事上上心。
母亲好像只在涉及到钱的事儿上才会凑乎。
比如说家里的热水气不能用了,母亲坚决不买了,觉得买了浪费,自己可能用不了几年了。
还有其它东西也是,只要是涉及钱的,母亲能凑乎就凑乎。
我觉得很可悲,我们似乎都或多或少的成了钱奴。
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或多或少的造就了我们心里的隔膜。
结论:不要用一些无谓的小事来消耗自己,想想看我们的一生有多少时间是消耗在了那些毫无意义的小事上,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在做有意义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