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02

作者: 学海无涯Charles | 来源:发表于2019-10-04 10:34 被阅读0次
认知盈余02

要做一个打酱油的人首先得去参加一场活动,尤其是现场活动,但他们和你在电视上盲目地收看这个活动的效果一样:

他们在门口买票入场,但对活动没有做出任何贡献——没有给予活动任何肯定或否定,让你可以与之结伴或者反对他们。

而参与者却不一样。参与是一种行为,它让你觉得自己的出席很重要,让你在看到或听到某些东西时觉得自己的回应也是活动的一部分。希基引用了音乐家韦纶·詹宁斯(Waylon Jennings)在讨论为懂得参与的听众演奏是怎样一种感觉时说的一段话:

他们从小酒吧里发现了你,因为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于是你便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们演奏。而且如果你做错了,你马上就会知道。

参与者会给反馈,而围观者不会。即使在活动结束后,参与行为还能进行得如火如荼——对整个社团的人来说,电影、书籍和电视剧创造的不仅是一种消费的机会。它们创造的还是一种回应、讨论、争辩甚至创造的机会。

20世纪的媒介作为一种单一事件发展着,这种单一事件就是消费。在那个时代,鼓舞媒介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生产得更多,你会消费得更多吗?”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普遍回答曾经是“是”,因为人们平均每年都会消费更多的电视资源。但实际上媒介就像铁人三项运动,由三种不同的活动组成:人们喜欢消费,但他们也喜欢创造和分享。我们总是喜欢所有这三种活动,但直到最近为止,电视媒介依然只回报其中的一种。

电视是不平衡的,如果我拥有一个电视台,而你拥有一台电视机,那么我可以跟你说话,但你却无法跟我说话。相反,电话却是平衡的。如果你购买了消费手段,那么你也自动获得了创造手段。

相关文章

  • 认知盈余02

    要做一个打酱油的人首先得去参加一场活动,尤其是现场活动,但他们和你在电视上盲目地收看这个活动的效果一样: 他们在门...

  • 【读书笔记】《认知盈余》: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会发生什么?

    一、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1.认知盈余是工业化的副产品 1)定义:认知盈余指的是人们的自由时间,或称空闲时间。...

  • 《认知盈余》

    关于作者 克莱·舍基是一位专注于互联网技术,和社会性网络研究的美国作家和企业顾问。他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 认知盈余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学识,有想法,有潜力,就是无机遇,于是他们做些重复的低价值工作,怀才不遇。 但是互联网时代到来...

  • 认知盈余

    副标题自由时间的力量,即使搭配了这么一个通俗易懂的副标题本书仍然难以阅读,花费3个多小时牵强翻完,坦白说几度看不...

  • 认知盈余

    第一次知道认知盈余这样一个概念,是在我想搞一个杭州地区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交流组织的时候,有个群里的姑娘和我说他们在做...

  • 认知盈余

    荐语 曾经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否则就得饿肚子。后来,人们开始八小时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吃饭喝酒聊天看电视...

  • 认知盈余

    荐语 曾经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否则就得饿肚子。后来,人们开始八小时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吃饭喝酒聊天看电视...

  • 认知盈余

    1.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发达国家:工作,睡觉,看电视 自由时间的激增和某种社会资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靠)的...

  • 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一书真是突破了一些认知。德西把两种内在动机标注为个人的:自治的愿望(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和有胜任感(能够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盈余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nj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