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同理心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同理心

作者: 飘皓宇 | 来源:发表于2020-12-07 15:23 被阅读0次

    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产品人的第一性原理就是:用户驱动

    用户驱动就意味着首先你要理解用户,要有同理心。

    如何才能有同理心呢?产品经理就是从产品的视角用框架来观察人,来进行适度的匹配。因为任何一个人,一个产品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个感受可能是混杂的,我们会被最有感觉的那个点牵制住情绪,从而产生强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以及认知遮蔽。

    一:首先从人的层次开始。
    第一层——感知层,外部感知 ;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我们如果只是角色对接,一个是会陷入角色的自我限制,另一个是没有办法深入发展关系的。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它可能会包括了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资源结构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第四层——人的能力圈;
    第五层——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存在感和能力圈的联系是一旦一个人的存在感被满足了,其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

    PS:
    学习感悟:1、不要被角色所限制,要有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及本质思维
                       2、存在感某种意义上和第一性原理一样,你的基石越深刻越厚实,越不会被眼前的荣光和挫折打倒。给自己画一个远大的图画,用终局思维来拓宽你的存在感。

    二:其次我们要理解人的情绪。
    为什么要从情绪开始?我们知道象与骑象人,情绪是我们的底层操作系统,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是我们通常只能顺着大象。情绪分为生物性情绪,最基础的是四类: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我们说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什么是满足?满足就是让用户愉悦。不爽就是不满足。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关于产品,你要看看是否被满足,没有被满足就不是好产品。
    关于人,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关于自己,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然后时间久了,就与人拉开了距离,就会与众不同。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会让我们坚持下去。

    愤怒和恐惧是什么呢?他们也是同生的感觉,来自于被侵犯。
    人的边界,就是自己的存在感边界,对他人最大的慈悲就是让对方有存在感。恐惧来自于边界被侵犯,而愤怒本质上也是一种恐惧,焦虑也是。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恐惧让我缩手缩脚,让我焦虑)恐惧也是一种动力,让我们不断前行。某种意义上,恐惧就是痛点。
    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人生,就是要不断的直面恐惧。

    :再次产品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
    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
    好产品经理的开端是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 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的。
    销售人员要充分调度自己可以呈现的所有资源:自己的外貌、仪态,产品包装、价格折扣。
    从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服务,而且赚了便宜。
    从用户潜意识层面,再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选择。
    一个好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因为一个产品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拉住用户的衣服苦苦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
    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

    产品是什么?产品是被动的艺术。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所以做产品的要学习绕过防御,比如微笑,比如重复。

    四:最后要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集体中的,尤其中国人,从小被孔子教育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所以我们会削足适履,把自己的个性磨合掉以适应别人的期望。我们被驯养的过程是养狗一样:先确定目标,然后建立恐惧的边界,再放入清晰的标的,然后给予红利,让产生路径依赖,最后不断重复,成肌肉记忆。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所有的教育、社交等等其实都是反人性的。
    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要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做用户研究。
    如果你是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其实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那理解了同理心之后,什么样的人才更适合当产品经理呢?
    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更重要。自我的人长期关注的就是自己,所以必然自私;自律的人,长期关注的是外部的边界和规则,所以这类人有克己奉公的精神。

    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
    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

    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产品思维30讲》:同理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qe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