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复课后,小伟突然变得安静了许多,下课也不见他在外面风一样地奔跑,而是坐在那里不停地写啊、写啊,仿佛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开始,我以为他突然性情大变,懂得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了,还琢磨着找机会好好表扬他,让同学们向他学习。没想到,还没轮到我说什么,他就“蹬蹬蹬”地跑来了:“老师,你看你看……”他把家作本送到我鼻子底下来了,“看我写的小说,快要有800个字了。”他两只大眼睛睁得大大的,斜着嘴角微微上扬,好不得意。我接过来看,先不夸他的小说写的有多长,光是这一个个如豆粒般的字就非常令人欢喜——简直就是一排排训练有序的列兵。
“老师,我提前完成今天的随笔啊,继续写下去!”他见我看完,立刻使劲地点点头,像是自己给自己下了军令状似的,拽过作业本就往回跑,坐下来后立刻拿出钢笔奋笔疾书起来。他一边飞速地写着,一边还时不时抬起头看我一眼,见我也看着他就又是一通拼命地点头,随即又低下头狂写。真有意思,看到他这个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不写作,枉为人”,有位学者这样说。小伟这样的状态就是典型的“不吐不快”。看到此情此景,还有什么能比这一幕让一个语文老师感到欣慰呢?
猛然间,我想到另一位同学在随笔中写到:“一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同学们都变得乖巧又自律……人本来都是在一个瞬间里长大的,又也许是在你不经意中……”小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想起六年级上学期的他,还是个整日里疯疯癫癫的小男孩,写起文章来似乎要了他的小命,那眉头皱得都成了两个小疙瘩了。你催他赶紧动笔,他还会生气,气得像个鼓足气的小河豚似的,胖乎乎的脸蛋变得更圆。你如果再催他,他干脆扔掉了笔,偷偷地那眼睛盯着你,那架势仿佛在说:“不写,不写,就不写!”即使写出一段话来了,那些字就如同被水泡过后一样,模模糊糊连成一片,看得人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再细看一片朦胧中的文字,也是含含糊糊读不懂,真令我头疼。突然有一个瞬间,小伟就掌握了写好字的秘诀,虽然没有达到精美的程度,却也清清楚楚、工工整整,看上去很舒服。现在,他突然又找到了表达的欲望和途径,笔耕不辍,都连续写了四、五天了呢!现在,他也早已经完成了今天其它的学习任务,拿出了自己心爱的家作本,一边想一边写,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
长大这个词虽然有些许的无奈和心酸,但是想小伟这样的长大,却真真正正地在“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