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简书的月刊编辑:影君子M
【作者访谈】是简书电影专题月刊的特别栏目。每期会寻找简书上比较优秀的影评作者进行专访,旨在了解他们的写作历程以及自身对电影和影评写作的一些看法。
每期访谈文章会在月刊之前先单独发布,想了解更多优秀作者和电影月刊的读者欢迎关注订阅简书电影月刊文集:简书电影专题月刊
本期的访谈主要集中在科幻题材的讨论,包括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
科幻不止是一种商业题材,同时也代表着现代人类的思考方式。
科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性的精髓。
确定完本期的访谈主题之后,专题主编赞总第一时间向我推荐了作者LostAbaddon,在瞥见他主页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和配图之后,便知道他应该会是很好的人选,看完几篇他关于科幻问题看法的文章之后,这一想法再次得到了确认。
访谈部分:提问人(影君子M, 简称影) 嘉宾:LostAbaddon
影: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LostAbaddon:我在简书上的ID一直在变,之前是“LostAbaddon”,后来用过“塔塔酱”(主要因为喜欢色拉里面放塔塔酱,但“酱”这个后缀让人产生误解,呵呵……)。最早接触简书的时候写时评居多,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基本都删了。现在以写小说和科普为主,也会写一篇影评之类的。科幻小说的话,除了在简书上发,也会在不存在日报发。科幻小说以脑洞流为主,因为工作关系时间不多,所以没机会写长篇。也会接一些未来局(帝都的一个科幻产业,有志于为中国科幻事业献身的推荐去那里哦)的活动,比如为虚拟偶像做设定案。
影:还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作品的?
LostAbaddon:第一步印象深刻的作品,应该是初中的时候看的某一期九十年代的《科幻世界》,里面有一篇《又见清河》,虚拟空间题材的,构造了一个非常仿真的虚拟世界,但因为技术原因,进行测试的研发人员无法离开,主角进入虚拟世界将其救出。题材在当时算是很新颖的,但从现在来看已经有点烂大街,前有《骇客时空》系列,后有《刀剑神域》系列,再加上网文的《无限恐惧》,都是这个路数。但作为九十年代的国产科幻,这篇从时间上来说是早于他们的。这篇文章算是第一次让我觉得,虚拟世界具有无限可能,可以比真实更真实。
影:科幻题材的作品历史其实只有一两百年(1818年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你觉得和传统的文学(电影)作品相比,科幻题材的区别和优势在哪里?
LostAbaddon:科幻小说在弗兰肯斯坦之前其实也有,比如公元2世纪左右叙利亚萨莫萨塔的琉善所写的描绘了某种形式的太空漫游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1638年弗朗西斯·戈德温的《月亮中的人》,这些都可以归类为“原始科幻”。作为现代科幻,《弗兰肯斯坦》的确被认为是现代科幻的开篇之作。在科幻作品诞生之初,它其实是偏正统的文学,创作者玛丽·雪莱是在度假的时候,和诗人拜伦勋爵一起进行一场故事创作游戏的时候写出的这篇小说。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过从偏正统到纯娱乐,再从纯娱乐走回偏正统的过程,其转折点发生在因为历史的发展而出现的通俗读物盛行,因为市场的需要而变得愈发娱乐化。
抛开纯粹爽文性质的纯娱乐化的科幻小说不说,其本身在我看来是通过一种假象的(且基本上不会严重地与当时科学理论违背的)科学与技术的产物,来引发一系列戏剧性的矛盾,从而在矛盾中体现人与自然、社会、世界、科技、知识以及人类自身的关系。从这点来说,科幻小说和传统主流小说并不矛盾,事实上主流小说传统上也是这些主题,只不过诱发物并非那么幻想的事物罢了。
而娱乐化的科幻作品,从本质上来看,个人认为可以归类为“写有科技词汇的冒险小说或者爱情小说”。这类这里就不多说了。
科幻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个人看来在于两点。
首先是故事主体、故事背景和故事剧情推进中是否存在某些科幻元素,比如假想的科技,假想的理论,或者假想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这点是比较表层的区别,因为其背后的意指在于诱发矛盾和推动剧情,以为更加戏剧化地体现人与周遭人事物的冲突,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因而,其重点在于那些想要表达的思想,至于用什么诱发物,什么设定背景,相对而言是比较次要的东西。这个层面的差别不是太重要的东西,影响的是读者和观众在阅读及观赏作品时的感官享受,但对于思想内核的影响不是主要的。
另一个方面的区别,是所要探讨的问题的偏向。科幻作品更多地会讨论科技所带来的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乃至人与科技之间的矛盾与依存关系,其具有很强的指向性,那便是围绕着科学与技术而展开,要么直接指向它们,要么与它们强相关。作为比较,写有科技词汇的冒险作品中,所体现的基本是人物本身的成长弧,甚至有可能完全只是人物所经历的冒险故事,科技术语在其中纯粹是点缀,这类基本可以认为和科幻无关,不过是借了层皮(影响作品上架时的分类吧,呵呵)。
这个区别是比较主要的,因为传统作品所宣扬所表达的内核可以更广泛。比如《廊桥遗梦》就是在说纯粹的爱情,和科技无关;但《三体》中虽然也有爱情(云天明的爱情历程太悲催了),但并不是作品所要讨论的主题;《冰与火之歌》中当然也有爱情,但更多的是权谋,是人与人,是人与政治,科技(魔法与龙)在其中是推动剧情的道具,但并不在内核中;《基地》系列中完全围绕着科技(谢顿计划)展开,讨论的是人与科技、人与科技所揭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因此,个人更倾向于用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核来对作品进行分类,至于表象上的东西,只是调味料——当然,也不是说就全然不重要了,因为这些调味料恰恰也是科幻的优势所在,就好比都是做鸡肉料理,但用孜然和用白水煮到底是不一样的。
科幻的优势在于,利用假象之物,往往可以将事情推向极致,从而让矛盾变得愈发尖锐与深刻。距离来说,丧尸系列作品中最近有一部《负重前行》(13年出的短视频,今年出了电影版),它和大部分丧尸作品一样,将人们放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环境中,事实上它的环境更具有戏剧性:感染丧尸病毒后人有48小时的潜伏期,48小时后才会变成丧尸。正是这一设定,让人物的行为可以具有传统作品(以及传统丧尸作品)中所没有的极端情况:父亲如何利用最后的48小时为襁褓中的孩子安排好一个能活下去的未来。还比如今年另一部科幻向惊悚电影《寂静之地》,构造了一个更加极端的环境:任何稍大的声响都会迎来怪兽的袭击,而怪兽是几乎无敌的。在这个传统作品中不可能出现的极端环境中,使用寂静与怪兽这两个元素,将父母对孩子的爱推向了极致。
这就是科幻作品相对传统作品的优势:它允许构造出一个非常极端甚至不可能出现的环境,来作为人心与人性的试炼场。
影:平时看科幻小说多一点,还是科幻电影多一点,两者有什么区别?
LostAbaddon:最近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大把的时间来看科幻小说,所以以看科幻电影居多。中学到研究生阶段是看科幻小说居多。
从大范围来说,科幻电影和绝大部分电影一样,近年愈发体现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工业化流水线操作的特色——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对于如何把握观众的尿点、泪点和笑点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它们的电影绝对不会差,但也难以出现精品。
具体来说,就是电影工业对于如何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和口碑传播过于熟悉了,所以电影剧情完全围绕着这一商业目的开展。而,我们都知道,能最大程度让大众喜爱的东西,尤其是能在一个半小时里让大众High起来的东西,其深度都是有限的。所以电影工业下的科幻电影,娱乐化与商业化是必然的,相对而言的深度可能就略有欠缺了,而且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一些好作品中的不够娱乐与商业的设定势必会被修改。
比如说《我是传奇》的原著其实比电影版黑暗了很多,特别是最后的结果。电影版有两个结尾,公开放映版的结尾已经算是比较黑暗的了,比另一个结尾黑暗,但和原著相比,那差距就很明显了。还比如《明日边缘》与原著《All You Need is Kill》,前者是完全电影工业的产物,娱乐化与商业化非常明显,而原著虽然是日本轻小说,但其深度与黑暗程度是电影所无法企及的。
最近国产科幻《天意》也被拍成了网剧,在资本运作下,它和原著基本已经没啥关系了,大约可以定性为“攻打名为外星人的大魔王的仙侠魂穿重口味剧”。这就是过于资本化带来的缺点。
当然,科幻电影也不是就必然比小说浅显。在一些独立电影,或者工业味没那么重的制片方所做的剧集与电影,还是很不错的。比如《黑镜》前三季,《第九区》,等等。
而且科幻小说近年来,至少就个人来看,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工业化了。特别是以获取星云奖和雨果奖为目标的拿奖作品,基本和电影工业一样,完全朝着怎么让评委与读者满意而去的,这点本身虽然未必导致作品一定不好看,但至少个人不是很喜欢。很多作者知道大众与评委现在喜欢女权,喜欢敌托邦,喜欢政治正确,厌倦了太空歌剧喜欢贴近生活,于是作品中就将这些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作品虽然未必一定糟糕,但看多了其实就和看过去的太空歌剧一样,还是会腻味。而且如果所有的作品都在歌颂女权的伟大,那科幻这个类型干脆改名叫女幻算了(举个例子而已,不是针对女权,个人不是直男癌)。
回过头来说小说和电影。无论是科幻还是惊悚还是别的什么类型,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以及优于对方的表现形式。这点在推理作品中很常见,电影与小说中对于线索的隐藏和对读者观众的错误引导的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改编的人往往需要具有和作者差不多的构思能力,否则就是悲剧(还记得柯南早期著名的一雷闪么?)。就科幻作品来说,银幕上对原著假想的事物与场景的呈现往往可以更加具有冲击力,毕竟文字需要通过读者自己去想象才能意识到场景的具体形态与细节,而银幕作品将这个想象的环节省却了。所以好的电影作品往往能比小说更具冲击力——但缺点是,万一场景设计得还不如大多数观众自己看小说所想出来的场景,那就是悲剧了,好在现在的电影产业基本还不至于出这种问题。
但另一方面,小说因为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所以往往比电影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与参与感。当然,对于当下这个快消时代来说,恐怕还是电影更适合大众吧。
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分别是哪一部?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LostAbaddon: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应该是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而最喜欢的科幻电影要算是《楚门世界》。
阿西莫夫的两个短篇都很喜欢,分别是《永恒的终结》和《神们自己》。与他最著名的大基地系列(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不同,这两部作品所探讨的问题更聚焦。而《永恒的终结》最让我喜欢的点在于,它指出了这么一点:如果你每次在面对一堆选择的时候都选择最正确的那一个,那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错误更糟糕。这点和社会与经济学上的帕累托优化的思想正好相悖。我们都认为如果每次都做最正确的决定做正确的选择,那么最后能得到的结果也会是好的、正确的,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
在《失败的逻辑》(不是科幻)一书中,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是存在大量误区和陷阱的,比如我们很难对于具有长延时的系统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非线性与具有海量复杂细节的系统也是无能为力的,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又是喜欢能找到一个简化模型来对事物的发展做出预判的。这种矛盾的现实与理想就会造成大量不可预期的错误与失败。善花往往结恶果。
《永恒的终结》正是将这点给具象化了——当然,阿西莫夫在《基地》后传中也开始往这方面思考了,这点是区别于正传和前传的思想。通过时间旅行技术,在预知每一次选择的未来结果的前提下,迫使人类在每一次选择中都选择最正确的一个,最后人类失去了探索星空的机会,一直被困在地球上,在永恒的光辉中不死不活。如果不允许犯错,那也就永远不可能发展。如果一直追求帕累托优化,那最后也只能陷入局部优化陷阱中出不来。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它甚至可以被视为《通往奴役之路》的简化小说版(当然,《基地》后传更符合这个特点)。
电影《楚门世界》算是一部比较软的科幻作品,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里面所呈现的科学与技术可以说都是现成的,不是我们现在做不到,而是我们现在不会去这么做。但电影中的人们,却利用技术真的去这么做的:将一个人置于一片静心构建的封闭空间中,让他在受控的环境中“自由”活动,而全球都在看他的生活。他其实在娱乐化尚未如现在这么夸张与发达的年代就预示了过渡或者说极端娱乐化能对人带来怎么样的异化,而根本上来说,他所表现的是人的欲望与技术能力结合后,能对他人做出什么样的事。没有一个观众考虑过,对方也是一个真实的现实的人,在所有观众看来,楚门虽然看上去是人,但本质上不是人,是他们打发时间的工具。这点就和当代国内外粉丝对偶像是一样的——偶像是人么?在粉丝眼中,偶像早就不是人了,是自己的愿景乃至欲望的具象化,是粉丝想要达成而无能力去达成的自己的代表,偶像不是偶像自己,偶像是粉丝丢弃的灵魂的聚合体。从这点来看,每个偶像都是楚门,只不过现在摄影棚是整个地球罢了——所以楚门能离开摄影棚,偶像能去哪里?当然偶像比楚门好的是,偶像知道自己是楚门,但楚门不知道自己是偶像。
影:科幻,很多人会解读成“科学+幻想”,你会更在意科学的部分,还是幻想的部分?
LostAbaddon:对科学的理解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
无论是科幻作品还是大众传媒或者日常生活,什么是科学是一个大家一直挂在嘴边但很少能说清楚的问题。
如果将科学理解为现在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一套科学理论与技术实现,那显然科幻作品最让我在意的不是这个科学部分——它对于科幻作品来说意义不大。
对科学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科学作为一门人类研究、理解自然与探索自身能力极限的行为中所呈现出的一套思想与方法论,并非某种具体的理论或者技术,而是更加抽象的东西。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将现在理论物理领域中的所有公式都背下来,那他算不算掌握了物理这门科学?显然不是。但如果一个人对现有物理知识的掌握非常浅显,但他知道遇到问题应该先分析有哪些因素决定了问题的主体,如何寻找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最后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掌握了科学。这个过程中,即便有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你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验证这个说法,而不是盲从。
科学更多是这么一种方法论与思考方式,而非一套具体的理论或工具。它体现了人们对现有理论的质疑,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征服,对掌握知识的严谨,而不单单是几行数学式子一堆电子元件。
可以说,质疑与验证,敬畏与征服,是科学性的内核。
这也是个人所认为的科幻作品中的科应该怎么体现的方式——虽然这个要求似乎挺高的。
举例来说,很多人会认为《星球大战》是科幻(虽然卢卡斯自己都说了这是太空舞台剧不是科幻,但架不住粉丝的热情),但它真的科幻么?除了出现了外星球与外星文明,出现了星舰与宇宙战机,出现了死星与智能机器人,但它本质上还是童话故事,只不过是成人向的童话故事。
而特德姜的《第73个字符》和《地狱是上帝不存在的地方》这两部作品,从表象来看,一个是炼金术,一个是天使学,和科学挨不上边,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人们是如何理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
还有很多脑洞流科幻作品,个人将它们称为“如果电话亭式科幻”,那就更是和正儿八经的科学不沾边了,其特点是完全不管设定的合理性,而是强硬地给出一个设定,然后让人在其中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寂静之地》。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大概很多现在被人归类在科幻中的作品都不够科幻了。
所以,就个人来看,好的科幻作品的要求并不是上面这么苛刻,而是这样的:
吸引人的幻想,加上不会让人一眼就生恶的科技设定,能体现科学性就更好了。
这其实也是科幻与奇幻、玄幻、魔幻之间的共同点与区别——虽然都是幻想小说,除了故事背后的内核所反映的东西不同之外,在表象层面上他们也有着显然的不同。科幻中的科学性(如上所说,不是简单地符合科学理论,而是要能体现出科学是什么,至少不违背)是区别于完全脑洞性的别的幻想类别的一大特色。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我告诉你立足与现代社会的《哈利波特》中的所有魔法都是用意念控制与声控结合的纳米机械虫来实现的,是不是《哈利波特》就从魔幻小说变成科幻小说了(很多网上爽文流的所谓科幻小说其实就是把聊斋志异或者哈利波特用科学术语改写一下弄出来的,很适合量产,也很适合打榜)?显然不可能。同样的,《量子江湖》会因为出现了物理学内容(经典物理、量子物理、相对论、弦论,都出现了)而从一部武侠小说变成一部科幻小说么?也不可能。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待“技能”(科幻中是科技,魔幻中是魔法,武侠中是武功)的态度——比如《基地》系列中对谢顿计划的研究、坚持与质疑,这点你能在哈利波特的身上看到么?当然,区别也在于故事内核中这些技能到底是点缀性的还是决定性的(我不是说最后靠魔法消灭伏地魔这种“决定性”)。
所以,科幻本身是一个既需要有科技词汇点缀,又能在根本上不与科学性显然矛盾,同时在思想内核上关注科技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么一类作品,否则大约更多只能算是写有科技词汇的别的什么小说吧。
如果硬要用二分法选一个的话,那还是科学性吧——但并非简单的满足现有科学理论,这点对文学创作来说意义不大。
影:通过你写的文章可以知道您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在看这些科幻作品是时候,会很纠结一些可能不符合逻辑的内容吗?
LostAbaddon:纠结当然会纠结,毕竟是学理论物理的,看到一些显然不靠谱的东西当然会出于本能似地吐槽。这点在过去还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明显。
但现在愈发觉得,只要不是太过分,那纠结这些问题不是太必要——传统文学里不讲道理不讲逻辑的桥段多了去了,但不影响它们成为好作品。
当然,这不是说对所有不合逻辑不讲科学的东西都会去包容。
假如你告诉我你写的是科幻作品,然后里面的人各个武功奇高魔法乱飞(想想早年的《卫斯理》系列,白素和卫斯理这对武功高手夫妻,那真是……),动不动超光速,打不过就时间倒流,那你想我不吐槽那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你告诉我我看的就是魔幻或者奇幻,那徒手开黑洞的桥段我也能接受。
同样的,小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略有缺失可以理解,但通篇不讲逻辑那就只能弃坑了,毕竟虽然小说不用完全讲逻辑,但完全不讲逻辑的一定不是小说——这点对所有小说都通用,和是不是科幻无关。
影: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LostAbaddon:影响深刻的能让我吐槽的设定,大概要数大刘《三体3·死神永生》里的一个设定了,人们早了一个微黑洞,然后给出了它的寿命、质量和体积,然后我发现这三组数据两两不匹配……也就是根据寿命算出来的质量和体积,和文中所写的不同,根据质量算出的寿命与体积,与文中所写的也不同,根据体积算出的寿命与质量,与文中也不同……这对于专门学宇宙学的人来说很抓狂……(个人癖好,换个人估计不会这么介意。)
还有一些很常见的错误,比如太空中有飞船飞行或者爆炸能听到声音,这个就完全是为了艺术与商业需要了。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关于量子通讯的,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中量子通讯都变成了无视距离的实时通讯,这个对于学过量子通讯的人来说大概完全无法接受吧……之前有次参加科幻世界举办的活动,就有科幻作家提问量子通讯方面的问题,解释清楚之后明显能看出台下一片失望,有种掐灭了别人心中的小火苗的罪恶感……
很多经典的好的设定,如果我们较真的话细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谢顿计划,在混沌动力学看来就是扯……把质子改造成智子,学过基础量子理论的人都看不下去(位置-动量不确定关系直接否掉了文中的设定)……
让人惊艳的好的设定,那首推《星际穿越》中的卡冈图雅,虽然它的颜色经过了艺术加工(真实情况下,颜色应该更红更暗,不会这么明亮,但为了电影效果,这点可以接受),但大量的细节真的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对引力透镜和吸积盘的描绘,不写进广义相对论教材都觉得说不过去。当然后面剧情需要转成了大爱无疆的神棍结尾,这个我们就无视吧……
还有小说原著《丧尸世界大战》(后改编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版,但和小说的故事完全不同)中的一些设定,比如丧尸过河等,这些设定就很有趣。
影:大多数科幻作品都会通过一个很好的设定来讲故事,比方说时间旅行、仿生人(银翼杀手)之类的,哪些设定会让你更有兴趣呢?为什么?
LostAbaddon:个人比较喜欢的科幻题材,有时间循环(不是时间旅行)、人工智能和虚拟世界。
时间循环,是指角色被困在了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每次到了最后都会被重置回开始,比如著名的《土拨鼠之日(偷天情缘)》,以及阿汤哥的《明日边缘》及其原著(上文提到过,原著更精彩),还有《凉宫春日》系列,以及柳文扬的《一日囚》(《奇异博士》里奇异博士也把反派BOSS杜玛姆囚禁在时间的牢笼中过)。主角们因为各种自身的缺陷而困在无尽的时间循环中,最后通过克服这一缺陷而离开,这样的设定很充满正能量。当然个人喜欢的原因到不是因为这种正能量,而是因为当一个人被囚禁在时间上的牢笼中时,其内心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种时间上的囚笼往往比空间上的囚笼更让其中的囚犯感到压抑和无路可逃,进而可以体现为一种将自身的缺陷不断压缩重复,从而让这些缺陷来压制囚犯,这本质上是人内心的一种牢笼。
人工智能与虚拟世界可以认为是一体的。虚拟世界主题经常体现的是全新领域的大发现时代(大航海与发现美洲),人类试图寻找一个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但结果往往伴随着现实世界中的束缚。而人工智能则将虚拟世界的外化翻转为对人心自身的内卷,通过一个纯粹人造的它者来反应人自身。这两个都源自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一个是对世界的模拟,一个是对人心的模拟,两者都反应了人本身在外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延拓中的变化,以及当下人类的状态。说到底,这两类基本上都不可能告诉我们未来真正的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会如何,它们所反应的是当时人类自身是怎么样的。比如《黑客帝国》及其精神先祖《攻壳机甲队》,其实都讨论过到底什么是人什么是真实这个很古老的问题,而跟进一步,讨论的可以认为是人到底怎么定义自己,人类怎么定义自己的问题。随着虚拟世界的越来越发达,除了完全借虚拟世界这个壳来跑穿越的作品(比如《惊悚乐园》系列)之外,较严肃的作品都无法回避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灵魂,什么是自由这些问题,比如《刀剑神域》、《骇客时空》等虽然娱乐化还是比较重要的,但还是会有所思考。不同的作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怎么去理解这些艺术化的答案,以及怎么得到自己的答案,是这类作品的最大乐趣。
影:聊到科幻电影很难不提到《2001太空漫游》,这部作品其实喜欢的人不多,在你心目中,它是一部怎么的电影?和其他的科幻电影有什么区别?
LostAbaddon:看这部作品比较早,所以很多细节现在都已经忘了。但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有两点,一个是那个人工智能,一个就是“巨大人造物体验”。
就个人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巨大人造物体验”了吧,这种感觉就好比你站在金字塔前看金字塔,或者站在帕特农神庙前看神庙。在粗放的自然环境中,异常巨大的人造物耸立在你面前,此时那种压迫感以及伴随而来的庄严,是无与伦比的。这点在后来的很多科幻作品都有表现。
此外,电影开头与结尾二十多分钟的没有台词的纯画面,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点,这点后来的电影作品中有体现的很少,但个人觉得这是表现宇宙寂静的最好手段。而且这个结尾在很多年后被《高达00·剧场版》所模仿,也是很有意思。
影:看科幻电影有人喜欢看特效,有人喜欢欣赏对一些哲学问题的思考,你属于哪一种观众?
LostAbaddon:个人算是后者吧。
单纯要看特效的话,那其实是不是科幻无所谓。
影:前阵子,卡梅隆觉得“现在的观众应该赶快对漫威这样的电影感到厌倦”,你怎么看?
LostAbaddon:这点就如之前所说的,漫威可以看做是非常标准的商业化、流水线化、工业化的电影,而且随着迪斯尼的假如,其故事在娱乐化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我们只作为想要轻松一下或者爽一下的话,漫威的电影的确是非常好的选择,但人生并不只是为了娱乐和爽嘛。
往更远的方向来说,如果所有资金都流向这类电影,人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电影中的话,它们在为大家带来更多更能赚钱的电影的同时,无形中也是在挤占其它电影的生存空间。这就像《创造101》这类偶像男团女团创造工坊,如果所有人都认为男性不应该是孔武有力的而应该是奶油小生,所有人都认为女性都应该是柔美的爱哭的,那别的更加多姿多彩的男人和女人会被怎么看呢?他们将无法在这个时代成为偶像,可偶像本就不应该只有一种类型,又不是一神论的宗教。
因此,纯粹娱乐化的电影肯定不应该彻底消失,但同样的,也不应该成为市场上的唯一主流。当然,这点对于一个健康的竞争市场来说,是一件很长远的事,需要培养特定的观众群,让大众的想法发生转变,从纯粹的娱乐至上往更深层次或者更不同的方向转变。这项工作可不是影视圈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所以只能说是路漫漫啊。
影:看了这么多科幻作品,你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吗?
LostAbaddon:就天文观测结果来说,宇宙从诞生到现在的整个历史长河中肯定存在不只一个文明,所以外星人肯定是存在的。但这些外星文明现在是否还在,以及在地球文明消亡之前是否能和地球文明接触,从现有理论来看,很不乐观——倒不是说技术上绝对不可能做到,而是恰好遇到我们的概率实在是太低。
影:你心目中的外星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LostAbaddon:泛泛而谈外星人可能是什么样,意义不是很大。这必须结合它们可能存在于什么样的星球上,因为生存环境不同,其中所孕育的生命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生命就已经千姿百态了,何况是宇宙中。
能影响生物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大的方面如所围绕恒星的亮度与光变周期,公转轨道的轨道参数,自转周期,卫星公转的轨道参数,卫星自转周期,地质结构,地表气象条件,地表环境,等等。
地球在某种角度来说是足够特殊的,因为它在富含水的同时,也留出了足够多的陆地,而绝大部分行星要么几乎完全是海洋,要么水资源严重不足。所以我如果构思外星人的话,会比较倾向于完全是海洋的星球上的外星人,因为海洋行星比沙漠行星更适合生命的存在。
如果一颗行星表面几乎都是海洋,那么在科技方面会有极大的限制,比如矿藏资源开采与冶金业。前者因为水本身的高阻力而难以进行,后者则依赖于强大的化工业才能顺利发展出水中使用的助燃剂,从而变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从形象上来说,这样的文明应该是类似章鱼的流线型软体生物,触手应该会比现在地球上的章鱼更加发达,可能会形成更加精细的突出结构,以方便使用工具。它们应该会具有更强的高压液体喷射器官,用来移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简单开采矿物的手段。很可能体内还能合成一定的化学物质,通过这种喷射器官喷出后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普通喷流,还是有毒喷流,还是腐蚀性喷流。
还是因为在水中的缘故,这样的外星文明很可能发展会非常缓慢,陆地资源会和我们所看待的石油资源一样变得非常抢手和紧俏。
简而言之,个人认为既然海洋星球比地球这样的星球更普遍,那么类似克苏鲁这样的章鱼脑袋很可能是外星人最有可能的形象吧……
影:你觉得科幻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
LostAbaddon:要说影响的话,大概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喜欢没事就开开脑洞吧。
别的似乎没什么,毕竟研究生阶段接触的学术科研工作,往往需要比科普更强大的想象力才行。
影: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些你觉得很棒的科幻作品。
LostAbaddon:小说的话,推荐下面这几本:
《永恒的终结》、《神们自己》、《第73个字符》、《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都是短篇。
长篇的话推荐基地系列(包括《基地》前传、正传、后传,《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和海伯利安系列——正好也是业内公认的太空歌剧双塔。少年冒险向的《利维坦战记》也不错,以及日本轻小说《All You Need is Kill》也是很推荐,它是《明日边缘》的原著,彻底不同的故事。另外伊藤计划唯一留下的三部长篇《虐杀器官》、《和谐》以及《尸者帝国》也很推荐,三部都有小说版和动画版,很值得一看。
电影的话,推荐下面这些:
《月球》、《蒸汽男孩》、《彗星来的那一晚》、《莫斯科陷落》、《太空救援》(俄罗斯太空三部曲,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不是美国那个火星救呆萌)、《红辣椒》(当年大热的《盗梦空间》就是“致敬”的这部片子)。
剧集的话推荐《黑镜》系列、《菲利普·迪克的幻想世界》、《攻壳机动队》、《西部世界》(第二季看着感觉会烂尾……)、《高堡奇人》(第二季开始彻底脱离PHD原著自由地飞翔,不知道第三季会飞到哪去)、《相对宇宙》(老年硬汉高智商间谍版《危机边缘》,把后者被衬托得仿佛小儿科)以及老牌的《神秘博士》(十三姨的政治正确真是没谁了,不过看了12个男人后突然来一位女士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再次感谢LostAbaddon能够接受我的专访,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简书电影月刊以及作者访谈栏目,如果大家有特别喜欢的作者想进一步了解欢迎推荐给我!
网友评论
应该是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