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上失其道,则边侵於敌;内失其行,名声堕於外。是故百仞之松,本伤於下而末槁於上。
语出《吕氏春秋•季春纪第三•先己》,意思是君主失去大道,则敌国就会侵略边境。在国内失去了德行,名声就会败坏到国外。所以说,百尺高的松树,下面的根受到伤害,上面的树梢就会枯槁。
这段话把孟子所言的“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解说的淋漓尽致。
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对手犯错,一击成功。这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修己,将自身打造成没有弱点的“金刚琉璃身”。
如果整天口号喊得震天响,为民实事一件也无,反倒各种歪风邪气甚嚣尘上,自然瞒不了众人眼光,也瞒不住敌国的窥探。
很多事件舆论汹涌,自然少不了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参与,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在顺应民心、服务于民方面出了偏差,导致给敌人有机可乘、大做文章。
上失其道则外敌侵,内失其行则名声堕于外。这是警示,也是规律。
要想制胜,终究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把事情做端正了,堂堂正正、风清气正,则敌对势力哪有浑水摸鱼、趁机捣乱的机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