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世时,只有48岁。
除了留下不得不远嫁的大姐、19岁的二姐、13岁的妹妹、17岁的她及46岁的寡母外,就是一堆烂帐。想想患胃病的父亲临终前想吃一碗稀面条而无法实现、遗憾离世,一家人就难过得无以复加。
可是,难过只能压心头,因为更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从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父亲会离世,自然没能事先准备好棺材。(当然也没有能力置办)奔波几天、说尽了好话、看遍白眼、感受透了世态炎凉后依然没有借到棺材。看着无法入殓的父亲,一家人除了抱头绝望地痛哭,再也想不出办法了。这种绝望比土改时被工作队收完家里所有的东西、只留了两床又薄又硬的被子及身上的衣服时更强烈,一家人甚至萌生了集体服毒的念头——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看看尚且年幼的孩子,母亲终于还是不舍。
正当一家人相对默默垂泪时,村里平日偶有来往的一位大叔来找母亲,说:“嫂子,听说还没给大哥借到棺材,不行明天我去我舅舅家借我舅的。原本我舅年事已高,怕也是有今天没明天的,但现在我们还是得先顾逝者,总要入土为安呀!”一家人感激涕零,因为有多少人甚至亲戚当面都表示寡母带着幼女、成分又差,怎么会有偿还能力的担心而不愿施以援手!大叔的出现不是雪中送炭,是千真万确的救命恩人,而且救了全家人的性命呀!
后来,用了大叔舅舅的棺材,父亲得以下葬。想想人家舅舅七十几岁的高龄,一时半会难以攒够钱,于是由二姐写信给远在周至的姨母,告知了一切。不几日,姨父带着150元钱,回来买了木头等做棺材要用的所有材料并给付了工钱,表示了感谢,妥善处理了所有问题后才离开!
日子虽然苦,虽然难熬,但毕竟还能活下去。可是父亲艰难下葬这件事对她人生的影响最深刻,让尚且稚嫩的她突然成熟,更让她懂得只有手有积蓄才不至于让猝不及防的事情打得措手不及,这样的理念贯穿了她的一生!
在那样的岁月里,积蓄谈何容易?更何况你还带着黑五类的头衔,可是,娘几个偏不相信,执拗地用体力换取不等价的回报!娘几个更加拼命地干活,哪怕生产队里因为你成分不好分给你等同男人干的重体力活,她们 只有一个信念:我要通过劳动过的和你们一样,甚至比你强!白天下地上工干活,晚上煤油灯下辫帽辫,每晚每人一个草帽,谁干完谁睡觉!包括和二姐在大峪水库修水库高强度工作量的情况下也是天天如此!她们从不投机取巧,好好干活这是她们唯一所能做到的改变现状的最好的办法!就这样,每年队里工分数值总是名列前茅。就连恨不得没事总想踩她们几脚的“阶级敌人”也不得不由衷地说:“XX家的孤儿寡母还增(厉害)得很!”
当年17岁的她,已入古稀之年。她,就是是我的妈妈!这个听起来有些心酸的往事,真实地发生在我妈身上。这只是她一生背负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