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有下面一段话:
假设你和客户约定开会,第一天客户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客户又迟到了,这时候你会想这个客户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都是你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出了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那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
这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呢?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绝大多数人不自觉地把错误推诿给环境或者别人,找客观理由,却对自己的过错视而不见。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以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合理解释。
其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内部”和“外部”往往是在同一个系统里,即哲学上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很多你觉得是外部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调整内部来解决。
比如你去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你对某件商品的价格产生异议,结果你的火气很大,冲她们颐指气使,指责她们怎么搞得,修养好的收银员可能尽管受了委屈,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甚至窝火,但面子上依然给你赔礼道歉,耐心检查失误出在哪里,以免因为与顾客发生冲突被老板炒鱿鱼,个别做事不考虑后果的收银员估计直接与你发生正面冲突,脸红脖子粗大吵起来了。
反之,如果你冷静思考是不是自己把价格记错了还是收银员打错了?与超市收银员态度和善的沟通,请她们查找问题的原因所在,尽管这增加了她们的工作量,但她们也不会让自己的服务态度大打折扣。最终,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人是极其情绪化的动物,对负面的指责抱怨语言超级敏感。指责抱怨的语言好像点燃负面情绪的火柴,轻轻一划,情绪立马被点燃,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非常难以被驾驭。
出现问题正是考验一个人修养的绝佳机会。个人修养素质佳的人,能较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而没有刻意训练的人,往往就容易情绪失控。
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泽载物。强调人要有承载万事万物的包容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之前看到很多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比如张德芬身心灵方面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零极限》、《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等,但没有刻意练习情绪掌控能力,每当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理论全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头脑发热,情绪失控,伤人伤己。
身心灵大师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把问题抛在外人身上。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上帝的事。要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不过问上帝的事,或者上帝的事让上帝自己做主。
怎么管好自己的事,需要强化自省意识,建立遇事第一反应先从自身找原因的习惯。
苏格拉底说,没有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由此可见,自省是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一项能力和素质都需要不断的刻意学习,情绪控制能力更是如此。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撮而就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
可以通过每天写自省日志的方式来刻意训练,在日志中对自己处理不妥当的事情进行反思: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
我没有先从自身找原因?
我是如何与对方沟通的?
是理性沟通就事论事?
还是带有情绪批评指责?
如果重新来我会怎么妥善理智处理?
《周易·彖辞上传》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制动之主。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出善言,闭恶口。
关注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能改变的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与人交往时,多想想黄金定律和白金定律。
黄金定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先对别人。
白金定律:别人希望你怎么对他,你就怎么对他。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出了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是高度自律热爱思考的娟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希望你能点个赞❤或者关注下再走!感恩亲的捧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