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4号 星期四 晴(农历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九)
![](https://img.haomeiwen.com/i5708058/0be483744ebdeae0.jpg)
这段时间,明显感觉到弈宝对任何事情都在建立自己内在的秩序感。
昨晚,弈宝的小茗同学在楼下,让我去拿,我不想去,让他自己下去,他穿着爸爸的拖鞋出去了,过一会儿,手拿着拖鞋哼唧着回来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裤子尿湿了。
看他这样,我跟他说:“妈妈下去拿。”
连忙跑下去,拿起来就往上跑,到房间给他,他一看瓶子,说还有一个盖子不在,又让我下去拿,我不想去,他就一直哼哼,直到我受不了,又下去了,在客厅、厨房、卫生间都找没找到,又问婆婆有没有看见,婆婆说是不是扔到垃圾桶,又在垃圾桶找,没找到,后面还是婆婆在餐桌上找到,婆婆说弈宝的东西一般不会乱丢,怕弈宝找她要。(弈宝的第一印象是小茗同学有2个盖子,那就必须是2个盖子,少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他内在的秩序感被打断,所以必须按照原有的样子才是合理的。)
因为看见孩子,也因为看过孙瑞雪老师《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所以能够理解他,帮他建立内在秩序感。
孙老师:儿童秩序的敏感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平静下来;二是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三是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再来。
孩子的执拗的这个阶段是父母最为苦恼的时期,因为执拗的要求具有不可逆性,让人感到无奈。但是尊重孩子的这一生命现象首要的就是,我们大人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依然发生了,就陪伴孩子,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来,让孩子把情绪哭出来,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了。
第634篇原创日记,日记月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持续的力量,坚持更胜天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