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自己相处?”
这不仅是哲学问题,也是现实生活问题,是所有成年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
乐观的未来
生物医学带动整个医学加速发展,推迟衰老的到来,让人们变得越来越长寿、健康。这再好不过,如此全世界的老龄化困境就不再可怕了。
-
不乐观的未来
相反的情况是:老年福利和养老保险成为吞金兽,导致退休金账户崩溃,引发巨额财政赤字、出现严重的经济困境、社会严重动荡等后果。
尽管未来生活也许会更美好,但也要为未来可能的糟糕局面做好准备。生物人作为个体,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相处,让自己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是对现在和未来老龄岁月都极其重要的大事。
-
幸福快乐的自己
幸福快乐是主观感受,与自己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是“过得更好”和“幸福快乐”的出发点和归宿。
不必因为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就容易陷入迷惘而悲观,这是注定的结果。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宗教学者、心理学家、占星师和算命先生、心灵鸡汤大厨、我们的师长和好友、我们自己都在为“如何与自己相处”而殚心竭虑。我们在思考自身问题时陷入了“自指循环”和“无穷嵌套”,不可能有终极结论。
对付复杂性有一个好办法:搁置复杂性,从产生复杂性的原因入手。
人类如何过得更好,活得更幸福快乐?除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答案外,生物医学可以给出更直接的答案,而且有实用的方法建议。
心理学最近在中国大中城市备受重视,是人们认识自己的开始我们希望认识自己,与自己友好相处,让自己变得更好,过得更幸福快乐。这是越过生物贫困线之后的必然结果。不同时间阶段,人们对与自己相处的期望并不相同:
-
上世纪前几十年,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率先越过生物贫困线)的人们有一个流行观点,认为身体深层存在一个隐秘晦涩的心理空间,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催生了繁荣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也是在这个时期高速发展。心理学的流行术语,比如:外向、内向、焦虑、抑郁、创伤等都用于这个身体内部深藏的神秘空间,并且流传至今。
-
在过去的几十年(大约70年),医学(特别是生物医学)突飞猛进,人们越来越认为自己就是由自己的生理所决定。自己首先是自己的身体,然后才有其他。个体认识具象到生物化的身体,并以此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从生物化身体出发,抵达了心灵和精神的领域,过去那些隐藏在身体某处神秘心理空间之内的欲望、情绪和不满都与大脑这个特定的器官密切关联。
-
宗教往往是一个特例。宗教主张的如何与自己相处,并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的主张保持相对稳定,归于宗教设定和神圣的理由,但宗教也受到科学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1996年,罗马教宗约翰.保罗二世给梵蒂冈科学院写信,承认演化论绝不仅仅是一个假说。
“这一理论愈发为研究者接受,并在各知识领域催生一系列的新发现,着实值得称赞。众多独立进展的研究,结果既非刻意寻求又非人为捏造,却都得以汇聚一处,这一事实本身就是支持该理论的至关重要的证据。”
罗马教宗事实上承认了演化论,因此促进了演化论的大规模研究。从生物演化角度考察,人类探讨个体幸福和个体快乐,提升与自己相处品质的时候,离不开演化论带来的思路。
畅销书《人类简史》,开篇第一章的标题就是“人类:一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该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随后又出版了新书《未来简史》,两本书可是视为演化论的某种变体,揭示了人类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秘密。演化论的观点有一个特别之处:
人类整体和人类自身是演化的结果,人类个体在具备足够的精神意志品质的情况下,不要过于神圣化人类的生物肉体和精神生活,而是脚踏实地地找到让肉体更健康、更长寿,让精神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方法。
保罗二世关于演化论的信,在西方的重要性非常高本章将从生物医学出发,结合上世纪早期的心理学、最近几十年的生物医学、演化论、以及有影响的几本书籍的观点,讨论个体幸福问题。
个人的幸福首先是生物的幸福。生物的幸福源于正确地与自己相处。正确地与自己相处除了精神层面的考量外,从生物层面考量同样意义重大。
本章还会讨论未来老龄社会如何面对,如何做好生物个体的准备。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
7.内省:幸福快乐VS喜悦安康
7.0 生物的幸福:与自己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