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经济学》读书笔记

作者: 真阿当 | 来源:发表于2017-03-14 17:28 被阅读0次
    《菜场经济学》读书笔记

    《菜场经济学》是本奇书,2016年9月第1版,2016年10月就已经第4次印刷了。作者网名财上海,并不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书的封面封底扉页也没有一堆的公知大佬推荐背书,作者是那种接地气接到土里的“民科”范儿。不同于《财经郎眼》这种电视上播出的经济类节目很多观点只能点到为止,话不能说得太透,常常给我的感觉是,这帮人深谙季羡林的智慧——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所以,看了再多《财》,你也不知道房价到底会是怎么个情况,中小企业为什么特别难。一些官媒的新闻就更加没法看了,感觉完全就是在避重就轻,比如房价调控、社保医保改革、户籍制等等,官方永远向着“民心”说,这不好那不好,正在改革,但就是不见成效。《菜》既无学术背景压力,又无政治影响力压力,话说得很透,不装逼,不装傻,不空谈理论,读完之后确实让人觉得醍醐灌顶。强烈推荐。

    摘抄文中金句,一一分享给大家。不同于以往我写的读书笔记,会在中间夹杂很多我个人的思考和经验,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完全是直接把书里的原话搬上来。书非常之好,强烈推荐,喜欢这本书的同学,强烈推荐去买本回来看。

    1)关于货币超发。

    现代纸币是个新事物,美元诞生于1929年,英镑是1931年,中国法币是1935年才发行的,距今不过八九十年,所以我们对纸币的认识其实还不够。虽然经过了多次金融危险、战争、政权更替以及发行机制的改变,但总的来说,我们对货币和人性的认识还是不足。

    纸币最大的功能是,可以迅速把资源调到政府想调动的地方,省去了到民间征调的烦琐过程,效率高得难以想象。方向搞对了,迅速发展;方向搞错了,无法挽回。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可能情况,会导致纸币的发行量减少。纸币的结局是,越来越多,改得越来越快,这个趋势是不可能改变的。

    如果按照袁大头银元计算,上海的房子十年没涨价。袁大头银元十年前是100元一个。现在是900元一个,和上海房价的涨幅完全一致。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指的是价值。现在是纸币时代,不是金本位年代。1948年,上海的房价以金圆券计算,是天天涨价;以金条计算,是不断下跌。关键是货币现象,那张纸,印刷速度决定了涨价速度。

    每一次的人民币大印钞,结果都是房地产笑翻天,出口业仰天大哭。我们把印钞搞赤字财政当作是经常性工具,其实纸钞是欧洲发明的,怎么印都是各有利弊的,他们研究得很透。我们一条路走到底,根本不考虑其他操作手法,他们在前方的某个关口卡一下,你就毫无办法了。普通人贷款买房买金,说白了是对纸币失去稳定预期。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富人的思维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楼市调控了,房地产就要跌了。只要印刷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不要急,有些人比你更急。

    2009年的4万亿,利弊各有。要是不搞,也有严重问题,也会被骂。4万亿是有太多复杂原因的,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举例来说,新《劳动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当年上半年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关门倒闭现象,形势十分危急,如果继续下去,那是不得了的。当然,有更加合理的措施,但涉及体制,一时半会儿做不到啊,而行政部门唯一说了算的速效药,就是新票子,没办法了。

    为啥不能勒紧裤带,苦个几年,缓一缓?还真不能。因为自行车要是不能前行,就要倒。一旦穷了,白领贷款怎么办?公务员工资要不要下降?那些楼市富豪要不要给他检查一下?当家人的水平,是不是要讨论一下?都是问题啊。现在,谁要是以经济危机为理由,让农民工收入下降,那是不好办哦!

    总之,热爱4万亿的人,一是几亿农民工,二是房产商和房东,三是银行,四是建材相关部门。承担成本的是:城市家庭的存款毛了,京沪和大城市的外地大学生永远买不起房子了,小企业因为成本过高倒闭。反正,有人欢喜有人愁。

    我们每年的钞票增加多少数量,是依据什么?货币发行的依据是刚性的公式,还是口头讨论、随机应变的模式?如果没有公式,那么谁来随机应变?股民和要买房的老百姓,要等多久才知道货币的真实印刷数量,以便决定投资。好想知道,但是一直不知道。因为货币发行的总量没有依据,完全凭感觉。不信,你去查资料,保证你查不到任何资料。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关键是哪个国家的感觉更准。

    很多人一直问,钞票是怎么印出来的?正常情况下,发钞靠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受制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但中国不完全是,我们有时是财政直接给央行打欠条——发债,或者央行直接通过政策性银行直接发钞。人民币发行的方式是“4+1”。传统办法有四个:发国债、再贷款、购买黄金、强制结汇。现在还有一个新工具:直接购买商业银行和非存款金融机构的融资工具,这个尚处于试点阶段,规模很小。其实,你也不需要理解这么多,只要知道一件事情,央行在电脑里面键入了几十个“零”,然后转给各商业银行。再讲得复杂点儿,就是把那么多的“零”,分门别类地记录到不同账户,有的要回收,有的要展期,有的要利息,有的不要利息,很多花样。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分析,面对QE3(第三轮量化宽松),中国不印钞,就等于被美国洗劫:中国一印钞,通货膨胀和房价就要起来。美国又把中国逼进了死胡同。他呼吁:赶快买房吧,货币泛滥不涨太难,钱多了,实物量没变,对应关系怎样变化很清楚。我就直接把QE3说白了,中国不想印钞,美国逼你印,不印,人民币汇率就保不住了;印了,就是洪水滔天。QE3,每月400亿美元,一年是3万亿元人民币,直接向市场倒水。现在最有钱的恰恰是中国,不找你找谁啊。QE3伤害了美元信誉,目前欧元也放水了,日元也放水了,把人民币拖下水,导媳妇一起见公婆。

    如果放开汇率,也不行,美国拿着美元印刷机和你对赌,你是必输无疑的。你输光了,他又把美元放回去了。美元又重新保持币值稳定。这个玩法,近五十年屡试不爽。美元是国际货币,印钞权在别人手里。美国拥有高科技,军事保持领先,不服就打到你服,美国缺钱了,就去抢一把,简单得很。

    印钞问题,现在是两阵对垒,界限清楚,一方是赞同印钞,富人是资产快速增值,躺着搂钱;农民在建筑工地,活多工资高,还可以挑三拣四。一方是不赞同印钞,主要是中产白领。有房的白领还想改善,甚至是接老人一起过来照顾;没有房的白领,急于拥有一套房子结婚。

    目前的货币已经很多了,现在有140万亿的M2,但我感觉还是不够花,支撑房价上涨的货币、启动城镇化大投资的货币、钉死美元汇率的货币、改善民生的货币,这四大块,在经济效率提升较慢,甚至是经济效率下降的情况下,100万亿元不够啊。减任务、质量打折、继续印,只能三选一。

    钞票去哪里了?就2014年5月的数据来看,中国M2是117万亿元,美国是68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人民币如此之多,但还是出现钱荒,人民币基准贷款利率6.15%,而美国只有3.25%。这些奇怪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件事情,现在敢借钱的人,压根没打算还钱!不续就躺倒。

    货币问题,已到了非常困难的边缘。国企无休无止地贷款搞基建,不考虑利率,只嫌少不嫌多,有多少要多少,因为他绝不会真还钱的,不管你开什么条件,国企都会毫不犹豫地签字。在这种情况下,一切货币政策,金融工具全部失效。国企拿到了不必还的贷款,毫无节制地拉高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搞高福利,而民企根本无力竞争。现在任何开放投资,减少审批,效果都不大,因为不赚钱的事情,你同意私企投资,私企也不会干的,小老板不如买几套房子等升值。

    发达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共有七个理由,其中最后一条是:货币不能自由兑换,无法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现在日美央行联手放水,欧盟也入伙了,对人民币围三阙一。人民币的最大软肋是不能自由兑换和进出,而日美央行大放水,向大陆倾倒无穷无尽的外汇,央行为了外贸,必须钉死美元,被迫发行天量人民币接盘,M2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只能在国内流通。唯一留出的缺口,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这就是货币战争。

    货币放水容易,抽水难。走到今天,出口下降,内需不振,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只有房地产了。问题是,最后的王牌,开局就打出来,以后怎么办?这张牌,打出来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打出来,后面的那把烂牌,就任人宰割了。人们已经养成每年外汇流入、人民币大增、房子涨价、实业不值钱的惯性思维了。

    现在的货币政策,两难。不印,会马上到处都是烂尾楼和失业大军;再印,两极分化加速。本质原因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不是建立在高技术、高效率基础上的,而是低成本、高污染。真转型,立即失去竞争力,富士康走人,裤子厂关门,失业大军满地走。就靠印钞以工代赈。所以,当家人也难啊。

    中国经济无休止印钞,有个重要原因是美元外汇通过真正的贸易持续涌入,欧美老百姓付钱后,老板买房炒房,员工吃喝拉撒,各种需求应运而生,互相正反馈,创造了无穷无尽的需求。现在,外贸迅速提高成本后,欧美买得少了,转到东南亚了,只有印钞搞基建,创造虚拟需求,否则就是大失业。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动力是外贸,如今中国人主动放弃了大量简单劳动产品的出口和生产,转身高工资的产品,是因为劳动力都被基础工地吸走了。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继续印钞,无止境地搞基建,以维持就业,但市场存款缩水了;二是少印钞,减少基建,但会出现大批的失业返乡农民工。所以,印钞,就是放弃制造业,不印,就是放弃就业率。

    为什么必须印下去?因为这涉及了就业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很难再承受一场1998年大下岗的阵痛。当年,朱镕基总理不印钱,选择了国企大下岗。现在,不印钱,你看谁下岗合适?大失业谁也承担不起,今后的趋势,就是印钞票,必须维持就业,别无选择。

    如果经济大萧条,大批白领、小老板破产,卖房卖地还贷款。那时候,中介最发财。而农民最盼望印钞,一是近两年自己建房或县城买房,儿子结婚,几乎没啥存款了,货币贬值和他们无关:二是印钞模式直接带来建筑工地大繁荣,是农民工的强项;三是精细化工业革命,对习惯了垒鸡窝、差不多就行的农民太难了,他们干不了。结论:印不印是利益选择,不印有利于城市大学生,印有利于农民工。

    还房贷的小白领们也热切盼望印,一是家无现金,不怕贬值;二是还贷压力大,印钞有利于加工资,这些年工资乱涨,都是印钞的功劳;三是担心失业,印了,需求大增,就不会迅速失业了;四是手里的房子会加速涨价,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的实体经济虽然很萧条,但是失业数据的压力不大。大学生刚刚毕业,也不好意思去领取失业金,农民工去建筑工地及上下供应链赚大钱,房子建好后,炒房客一买入,农民嫂去当月嫂、保姆、保洁,城市失业男去做保安,失业大妈去超市、小店,一片和谐。所以说,一印解千愁,不印都失业。

    从“转移支付”到“直接印钞”,是中国财政的惊人一跳。转移支付是不增加M2,抽肥补缺是雍正时代的搞法。新中国成立初期也这么搞,一盒火柴的涨价也要总理批。便是过程麻烦,找各省谈来谈去,肥的不让抽,缺的哇哇叫,朱镕基总理一狠心,直接兼任人民银行行长,印!但担心通胀,就挖了个蓄水坑——楼市。

    按照我的推算,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印钞票,那么搞投机的人,全部平安了,搞实业的,全部去死。任何大的经济体遇到经济困难,都源于坏账,其实解决起来都很简单。货币增发20倍,等于债务缩减了95%,一笔勾销了,于是也就没有困境了。然后开打下一圈。

    中国有三种企业体制:一是市场型企业,如娃哈哈、百度、通用汽车;二是计划型企业,如城投公司;三是政策型企业,如房地产及期上下游企业,都是靠天吃饭。任何一个货币政策,对这三种体制的企业的效果都是截然不同。所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只有选择题,没有论述题。

    印钱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够拖延问题,总之,遇到任何事情,只要印,就OK了。大不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但是,印钞虽然能够缓解矛盾,把棘手事情变成不急的事情,但事情还在。这笔账,肯定要以某种形式还的。

    农民工的工资为啥高?原来应该当安徽小保姆、四川农民工的人群,现在都是二本大学生了,于是剩下来的老农民工,在4万亿的定向投放中就成为香馍馍了。农二代大学毕业后直接成为北京地下室VIP贵宾。印钞的效果,只不过是把城市工薪族的存款毛了,然后匀一部分给农民工回乡建房。城市反哺农村,就是这么个事。归根结义一句话,农民工不垮,农二代大学生必垮。全世界哪里也不可能承受9亿农民,年薪一万美元,还觉得工资低了。现在最傻眼的人群就是进北上广的农二代,一方面,大印钞给上一代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相比二十年前),使农二代在青少年期间享受较高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一旦进城,就要承担大印钞带来的高房价,痛苦不堪。于是农二代希望,只要大印钞的好处,不要大印钞的痛苦,拒绝高房价,人格分裂了。

    现在的物价水平,大体上还在可忍受范围内,这利益于人民币的高汇率和强大的外汇储备,可以大量进口便宜资源。但这个汇率是建立在老美的意志基础上,说变就变,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旦人民币触顶调头,贬到1:8,再来个贸易战,外汇储备也就是人均2000~3000美元,顶不了多久,国内物价就完了。

    原来的想法是,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要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的。结果,通货肿胀最倒霉的是中产阶级,买房子钱不够,也就是8000元月薪了,再想涨工资,哪个公司也请不起你了,只好看着30万元的存款在银行里慢慢毛了,毫无办法,买股票,那就是直接给你打六折。

    很多人问:所在城市房产限购后,我家里有几十万存款,怎么办?我一次性回答,没办法。五年后,还剩下多少价值,就看别人的心肠了。你就等吧,你再有本事赚钱,也赶不上印钞机的速度。换美元长期看是对的,短期看是错的。

    通货膨胀超过15%,所有普通竞争性企业就必须关门。因为工业利润也就是5%~8%,你辛辛苦苦把原材料变成产品卖出去拿到的钱,可能连继续重复生产的成本也不够了,谁还能够坚持下去?一些非必需品,例如漂亮裙子,生产出来还不一定能够全部卖掉,那是真彻底完了。房价也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国家,年通货膨胀不能超过25%。如果超过了,就会出现大面积失业。因为生产不如囤积等涨价。规模企业,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润,肯定没有25%。

    最后的办法是,人民币向台币、日元的面值靠拢。最后的大结局:一是继续印钞,以后小区保安的月工资5万元,青菜50元一斤;二是停止印钞,房价暴跌,大部分白领破产。我判断是前者。

    中国最大的泡沫是汇率泡沫,因为人民币的汇率不真实,就像是经济适用房,限购的,你能够说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就是商品房的价格?人民币汇率没有国际化,但是实体经济已经国际化了,鞋和脚不匹配,就要出毛病。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已经看出问题了,只不过,不知道如何处理。

    欧洲坚持保证币值稳定,尽可能不印少印,所以出现了高失业和经济下滑,房价也比较稳定。美联储是央行的指挥棒,我们不搞市场汇率,而是搞控制汇率,人民币对美元是基本锁定的模式,于是,美联储多印,我们就多印,美联储少印了,我们也就少印了,否则汇率就守不住了。但是,如果欧洲也开印了,那人民币就苦了,跟着印的可能性极大,否则汇率就完蛋了。汇率的重要性很多人不懂,汇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不能轻易变更,否则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那为什么美元、欧元都可以印?因为这两个货币是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货,他们印了,是摊到全世界的物价水平上。人民币只能在国内水涨船高,出国了人民币是没用的。美元在非洲小镇也管用,人民币做不到。

    美国卡准了人民币的命脉。美联储控制美元汇率,人民币印钞越多,你的出口价格越高,到最后你自己也受不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陷入两难。一是放开,把资本外逃的闸门彻底打开;二是不放开,那么美国逼迫人民币无休止升值,直至出口结束;三是既不放开,又要保护出口,政府须大力保护中小企业竞争力。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原因是涌入的美元太多了,美国施压,银行也考虑国内M2不能过分膨胀,只好升值了。欧美是降息,中国因为房价涨、物价涨,可能被迫升息,这又加大了息差套利盘,出口真惨了。

    美国印了大量美元,但不在美国国内流通,拿美元到中国买东西,进口中国的便宜物资,平抑美国物价。中国出口,国内物资和劳动力越来越少,由于外汇不流通,换成人民币后,人民币在国内越来越多。东西少,票子多,物价涨,加息又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推高物价。票子毛了,大家买房保值,推高房价。

    中国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最大原因是资本只进不出。在日本,安倍大印钞,日元贬值,CPI、利率接近于0,但日本物价不涨,投资不增加。为什么?因为日元是国际货币,跑到高收益国家去套利了。现在全球利率高、汇率强、房价猛涨的国家是最适合日元的,是谁呢?大家都知道。日元进来后换成了人民币,人民币是内部货币,出不去,于是高压锅越烧越热,不好受。

    人民币这个高压锅,由于低利率货币绵延不断地持续高压涌入,越烧越热,必须放出点水蒸气降压。但是谁也不敢放,一旦放个出气口,大资本、大民企、高利贷和炒房客呼的一下全跑了,跑下一大堆高贷款的房子,厂也不开了,一地鸡毛。

    由于资本管制,中国人手里的美元不能花出去,所以美国人无所谓汇率,就算是1:2又如何?居民和小企业有美元,只能存在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拿着美元只能去买美国国债和两房垃圾债。你要是买石油,立即涨三倍。所以中国的资本管制把自己捆住了,居民也得不到好处。一切违背市场规律的管制,都有漏洞。比如你出国能够带多少美元是合法的?5000美元,也就是3.2万人民币。你看美国房价低,但你想在美国买个房子,有没有合法渠道?没有。只能是通过违法的地下钱庄,这就是资本管制。

    美元强迫人民币升值,原因很简单,打掉你的低端出口。中国出口的塑料盆、裤子、苹果机、工程设备,既不是原材料,也不是高技术,就是便宜。人民币内部在贬值,职工待遇三年翻一番,大城市房价发疯涨,医疗教育趁火打劫,这最终要反映到出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不断上涨。最后给你套上一个美元贬值的枷锁,在劫难逃。现在东南亚能够出口的,民企基本都放弃了。

    人民币要成为基本稳定的国际货币,背后要有实力。美元的背后是航母,英镑、欧元、日元的背后是传统信誉、强大的科技水平、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高质量的社会管理能力。人民币的实力呢?无穷无尽的廉价日用品,原来是选项之一,问题是现在也不廉价了。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拿出一小点儿额度,同意每户老百姓换50美元,到全世界去购买东西,我认为,人民币的汇率会直接掉到1:7或者1:8。但是有关部门不会这么做的,这么做会产生各种影响,仅便宜了小老板。

    所以,我们目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实行严格的经济紧缩政策,降低生产成本,维持廉价出口和内销,留出改革时间,这个就是农民倒霉;二是印,通过国企维持国内就业,拖几年,期待转型升级的可能,这个是小白领和小企业倒霉。

    中国应该让外汇自由进出,才能挽救实体,挽救外贸,调整经济结构。否则必定遇到问题。说个大家无法接受的结论:宏观层面,出口已经毫无意义了。出口的目的是赚钱,但是中国的现状是钱太多了,人民币140万亿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钱啊?因为我们的钱,买不到东西,高科技别人不卖,资源(石油铜铁)一买就翻倍涨价,宰你冤大头,只能压箱底。再出口换回一堆票子,还是压箱底。所以,中国外汇储备进退两难。国家竞争力不是房价和银子,而是科技。

    全世界90%的美元,不在美国国内流通,而是作为各国的外贸结算单位,或者叫央行储备。但是美国发出去的每个美元都是买了东西回去的,所以美国人日子好过啊。需要东西了,就印票子给你,或者在计算机上按一下就可以了。我们能不能拿美元去买美国的东西?估计要挨揍了。但央行还在强制结汇,越垒越高,为啥?因为若对外币收入不强制结汇,就必须同意美元自由出境,富人就会大笔收购美元去欧美消费买房,造成就业率的问题,华尔街热钱随时可以出镜,造成汇率动荡。所以,M2走高是必须的。

    2015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流出国”了。什么意思?中国已不再需要外汇了,外汇多得用不完,只能拿到帝国主义那里,买酒店,买大厦,实在买不到什么,就直接对外投资了。出口创汇,已经是经济的副作用力了。

    利率和汇率,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国内和国际对人民币印刷速度的预估值。西方的货币银行学在中国是垃圾。西方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价格调控,就是利率。中国的国企根本不关心利率,如果现在加息到10%,城投公司也毫无压力,反正过两年,市场调走了,银行要钱,好吧,地铁给你。所以,西方货币学,在中国不读也罢。

    利率扭曲导致的是实体经济下行。如果印下去,房价飙升,房地产能承担更高的利率,实体不敢融资(价格扭曲);如果不印,实体无钱可贷(数量扭曲)。发达国家地区企业贷款利率,美国约2.25%,日本约1%,德国约3.5%,中国香港是2%~3%,而在我们内地中小实体企业是10%~15%,让国企的大基建和房地产去玩吧,小老板只能回家抱着机器哭了!

    那么为啥中国贷款利率如此之高啊?很简单啊,低价贷款都被公家单位拿走了,剩下一小点儿份额,民企像疯狗一样去抢,银行就果断抬价,小涨船高了。那银行又为啥热衷于把贷款给公家单位,而且是低价?因为公家单位是政府信用,政府信用=央行。商业银行的票子来源于央行,把钱借给公家单位,归根结底是,把钱一转手,又存回央行吃高利息了,简单舒服。

    实体经济没有这么高的盈利水平,你按照15%~20%的实际成本给实体,结果要么续贷,要么坏账,于是金融不和实体玩了。金融关起门来,和大基建公司玩,但是贷款搞的基建大项目无法收回本金,例如高铁、隧道、大桥、高速公路。一旦作为坏账计提,那么银行这些年的利润为零。所以,现在银行的做法是,不处理,不暴露风险。小业主还不出钱了,银行起诉就是坏账,不起诉,债务展期,就是正常贷款。原铁道部2012年利润1.96亿元,负债达2.79万亿元。铁老大借的贷款,能还吗?最后就是挂账、拖着,以后再处理。银行也不怕,反正是纸币,成本低。

    银行为啥怕风险?这五年,很多老资格的大行长,合法奖金已赚得盆满钵满了,犯不着去冒风险,把以前吃进去的吐出来,我就搞无风险的同业业务。再就是大国企,你小企业就算出20%的利息,我也不感兴趣,唯一的目标就是控制坏账率,平安退休。现在四大行的贷存率只有65%,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中国不能实际银行利率市场化,因为中国经济本身就不是市场化的。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是企业市场化和银行市场化。现在各类所有制企业中,国企国资是高私企一等的,银行也不是依据市场化成立的。美国有上万家银行,企业和银行,各自充分竞争,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利率市场化。我们尚不具备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唯一结果是,国企继续取得与市场业绩不匹配的资金优势,中小微企业则需要自求多福。

    2)关于金融改革。

    中国会有金融危机吗?出现什么情况算是金融危机?银行挤兑,资本外逃,本币贬值。如冰岛银行、美林银行和雷曼兄弟,没钱给储户提款而倒闭。金圆券从来不缺,但货币买不到东西,物价飞涨,反正是老百姓亏了。

    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化解呆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注水,那么原来的那些呆账,就不值钱了。中国是不可能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就是纸币吗?银行行长无压力,坏财展期即可,反正是国企。但系统性人民币风险倒是事实——票子毛了。

    有专家说:中国已经存在事实上的金融危机现象,若不再猛发货币,对资不抵债的融资平台和金融机构实施破产,那么市场资金马上紧缺,房价因缺乏资金而下降,一大批人就会因各种原因无力还贷,进一步造成更大的银行坏账,恶性循环,甚至引起人民的愤怒。1997年牛镕基总理采取雷霆手段时,当时居民没有贷款,完全不受影响,现在房产商把上亿贷款购房人绑住了。

    美国走出次贷危机,一是法院强制没收拍卖了大量的已售住房,把原房主赶到大街上了,当然美国有最低救济途径,不会让人真的睡在马路上。二是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包括把两房债券卖给了中国。中国如果发生次贷危机,那是无法挽救的。

    金融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古典自由主义认为是金融业支持企业,企业取得经营利润,银行业分成。但在今天的中国,除了房地产,哪个行业企业有能力支持如此高的银行利润?于是金融业找到了新途径:一是货币狂印,金融业在操作过程中揩油截流;二是通过垄断资金供应,吸走实体经济利润;三是资金池,寅吃卯粮。

    金融行业近十年引进了一个恶劣的赚钱模式,也是第一个赚钱的法定:把价值1亿的企业,通过讲故事、说愿景、亏损占市场、关联交易,包装成价值20亿的企业,然后上市或者私募转让,抽取天价通道费。这个搞法引发了全社会的浮躁心态,导致其他小实体生存艰难,进入“比差模式”。这种华尔街玩法,都是那群哈佛人带进来的。金融行业赚钱的第二个法定,就是理财。它的运作模式是:高价吸储,不计风险借给地方平台,倒逼央行放水,地方平台借新还旧,一鸭三吃。如果央行不放水,地方政府信用破产,中间人倒是躲得干干净净:手续都合法,地方政府都不还钱了,我怎么办啊?所以,所谓金融创新,说白了就是:绕开监管,给房地产输送资金。金融民工自己也在其中揩点油,做完几单,抓紧移民!

    金融创新问题无解,如果银行业放开竞争,老百姓一旦亏了就耍无赖,到最后政府惹了一大堆烦心事,天天被大妈缠着闹。如果不放开,现在这几个得到牌照的宝贝银行,吃拿卡要,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根本不管微小企业的死活,只管自己使劲地合法捞钱,用书包发年终奖。天下没有白吃的肉,事实上,三四五线城市的风险正在暴露,接下来,两种可能:一是继续印,二是把利润吐出来。

    中国金融创新的手法是,通过多种合同的主体的互相搭配,绕开监管条例,把资金导入房地产。只要房地产不出现大问题,那么各种金融创新总体风险极小。如果房地产真的滞销或者大降价。各种高富帅立即变屌丝,抱上军大衣,去蹲号子吧。

    中国银行和美国银行的本质区别是:美欧日银行经常遇到没人来借钱,银行家痛苦得直跳脚。在中国,贷款永远不够,无数人排除来借钱。为啥?因为很多公司借到就是赚到,永远不会还钱的!有人说,放开银行管制,让银行竞争,银行就会降价了。中国还有降价的事情?全中国有几十万家房产商,你见过降价吗?源头上就不是市场经济,你却指望得出市场化的结果,那就成妄想了。有关部门反对建立“外资银行”,表面上是维护金融安全,实际上,有了外资竞争,四大行就难受了。另外,外资搞银行业也不大现实,因为在中国,银行的竞争力是由“法院执行力度”决定的。外资银行就算是精确管理,一切从优,若没有能力和全国各地的法院搞好关系,有判决门执行不下去,还是没办法玩。

    大银行有四个监管机构:1、财政部是大股东,按照公司法,有权组阁。2、组织部是管人事,董事长的级别太高。3、银监会是日常管理,高管资格,分支机构和新业务审批。4、人民银行是管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多了,其实不见得好管,可以用这个监管机构去忽悠那个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和监管机构又不通气,所以银行们才能胡乱折腾。

    中国的银行业,没有银行家,只有行长。银行家的最大作用是判断风险,做出决策,赢了发大财,失败了破产卖房子!我们的银行行长,拿着上级发的几张A4纸,上面写满了考核细则,然后给员工读几遍,就可以了。业绩好,分资金;业绩不好,换个位置等退休。没啥大不了的。新中国成立前的银行家,类似于现在的风险投资人。区别是:中国不允许集资,所以资金来源区别很大。另外,银行家也有点儿像是放高利贷者,但是高利贷是短期的,银行家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

    银行由于历史坏账的原因,由于采取严格的坏账考核制,基层行长都是对上负责,不敢对微小企业发贷款。中国的银行是纵向管理,不是区域管理,银行层级多,总行不可能给某个微小企业放贷。微小企业找不到风险投资,很难发展了。外国的社区银行对小企业很熟悉,层级少,决策快,所以对微小企业的帮扶较大。

    现在很多专家和大企业家要求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其实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实质是,这些人想自己办银行。等他办成了银行,也不见得中小企业融资会容易。

    降准是放水,必须品物价水涨船高,普通企业被迫工资上涨,成本上涨,利润越来越差。只有降息才能救一把企业,现在企业贷款利率普遍在7%~9%,且申请困难。这个资金价格,其实就是拖着不倒闭,根本不赚钱。企业贷款利率降到3%以下,才有活力。但这么做,银行就无利可图了,银行才不管你好不好过呢。

    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利润新通道。由于宏观调控和审慎监管原则,商业银行对房地产的支持在表内项目中的份额逐渐下降。但房地产对资金的强烈需求,各种纷繁复杂的金融创新,使得银行有能力通过影子银行对房地产输血,获取高额收益。

    银行会不会加息?理论上应该加,但一旦加息到5%,贷款基准利息就要达到11%左右,如果实际这样的贷款利率,中国经济就进入紧缩状态,中小企业大面积萎缩,工地锐减,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就靠国企了。国企很快会陷入泥潭。

    目前商业银行是赚多印出来的钱。中诚信托是银行道德背书,银行是政府背书,储户根本不考虑风险。银行信贷主要是国企和楼市,背后是政府信用。银行就躺在政府身上收利息。实体企业中,好企业不缺钱,烂企业不敢贷。

    信托、货币基金、有限合伙、债权分割,还有无数看不懂的私募名词,如果强调风险,就卖不出去,如果回避风险,就违法。于是黑丝妹妹在客户交钱时,随手拿出一张纸,轻描淡写地说:“孙老伯,这是风险提示,你签个字,你懂的,也就是个手续。放心,我们这么多年都是刚性兑付的!”,什么“投资失败,大股东兜底,第三方保证收益率”之类的大忽悠,还要再玩点新名词:证券定向增发收益权优先级理财产品。这么好的产品,银行怎么不自己买啊,何必辛辛苦苦到大街上,走街串巷,苦口婆心,拉老头老太入伙?展示一个20%收益率的!有第三方担保?任何当过老板的人,都不会去买什么乱七八糟的理财产品,因为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高利润项目。即使有,银行早就一把抢过去了,哪里轮得到街头大妈去占便宜啊!比如某个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25%,那么你承担的风险,比打麻将输的风险还要大。你一开始赢钱,也可能是庄家在钓鱼。如果你赢钱要跑,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拿回本金的。所以,各类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包括信托,还有“债权分割、有限合伙基金”等金融民工自创名称,核心就是一句话:“高收益,无风险,交钱吧。”出事后,按照《信托法》《合同法》《公司法》告诉你:买家自负风险,关我屁事,滚!

    担保分三种:全额担保,小部分担保,仅仅担保利息。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他募集10亿元,但担保公司可能只担保最初的1000万元。出了问题,你自己去销售大厅干号吧。担保公司这种货币中介的存在期,有个著名的温州公式:第一年笑,第二年哭,第三年跑。这个公式在温州已经被实证过无数次了,屡试不爽。任何货币骗局,都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人人赚钱;下半场,集中围歼。

    中国绝大部分的理财产品,如信托、理财、资管、有限合伙,最后都和房价地价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哪怕是绕了几个弯。一旦房价下跌超过10%,楼市滞销,卖地收入锐减,理财产品大面积违约就板上钉钉了。楼市经济崩溃的最后买单人是:理财产品的散客。如果二线、三线、四线新房销售滑坡,那么与之捆绑的卖地收入、市政工程、矿山、工程施工,以及重化工行业的现金流会快速断裂。这些行业吸纳了大部分理财产品资金,最后亏损者是:理财产品的买单小户。而理财产品的发行销售环节相关人员,赚足了通道费,爽!

    前两者,白银投资火得无与伦比,现在被揭穿了。用不了多久,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也会被打脸。

    3)关于财政。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都必须围着这个指挥棒转。但目前中国的财政状况并不理想,财政包袱沉重,政府开支巨大,而地方财政收入又以房地产为主,中小企业负担逐年加重......到底该如何破局?

    政府的钱从哪里来?赚、印、专营。一是帮助企业赚钱,获取现金流,从中抽税。二是印了直接花。三是专营某些商品卖高价,例如古代的盐铁,现在的石油、土地、水电气、电信等,实质就是征税。

    央行面临三大互相矛盾的任务:发展经济、稳定币值、稳定汇率。第一和第三个目标是要多印票子,第二个目标是要少印票子,结果央行就在这三个互相矛盾的目标里纠结,再加上国际国内各种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和趋势性问题,央行最后成为所有人的笑话。其实,央行也无辜啊!

    港币就从来不看财政的脸色,港币发行,与众不同,是三大行发钞,存入货币当局1美元,这个银行就可以发行7.8港元,以此类推,所以港币币值比较牢靠。但这么做的结果是,港币失去了货币主权,发多少,全部看美元存款。1997年,索罗斯在纽约卖空港币,引发港币贬值的市场预期,这时候,大家抛售港币,买入美元。港币有实实在在的美元支撑,本来不是问题。但金管局实际上把美元拿出去投资了,一下子凑不出这么多美元来买回港币。港币本来准备崩盘了,但内地及时把美元借给香港,买回港币,侥幸过关。

    现在最大的财政包袱是两个:一个是财政供养的公务员等人群太多;二是地方债太大。财政供养人群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地方债是发展GDP和农民工就业。过去改革的一个经验是,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怎么卸?看决心了。房价、就业、M2,三者无法做出平衡,必须要牺牲一个。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大吃大喝是小头,关键是精兵简政。有没有勇气?朱镕基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诺:“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因为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人。”当他认真兑现政治承诺时,才发现利益相关者的反弹力有多大。

    今后必须是二选一:一是继续维持土地的高地价,从而继续稳步推高房价;二是有关部门减人,例如退休不再招、提前退休、违纪开除、鼓励辞职等。否则,财政难以为继,全部由手机电饭煲和衬衫裤子厂承担,很难实现。继续对实体经济大搞“税、费、罚”,再赠送一本劳动法,小老板我看扛不住了。出口?外汇太多了,已经是负担了,还指望出口?

    中国现行的财税体系中,征税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办法,但是财政支出思路不是,所以当中有个巨大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现在很多问题的根源。国外几乎看不到国家统一印制的发票,只有各个商业单位自己的销售小票。中国发票的目的是征税,不是保证质量。这个就涉及了中国的税制结构。中国的税制是流转税为主,所得税极小,比如一瓶可乐,流转了几次,必须按发票进行计算征税。

    很多上海小白领不知道,公司给你发的薪酬资金,公司都要交17%的增值税(还有各种附加、教育基金等)、48%的社保费、20%%左右的个税。你到手1万元,公司估计支出是1.9万元。那增值税和个税有什么关系呢?假如你买入木头100元,在小作坊里又锯又剥,做工成桌子卖1000元,增值900元大部分就是工资支出,17%的增值税主要就是对工资征税。你拿到工资后,还要再缴纳10%~30%的个税,企业红利给股东还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企业和员工合计还要缴纳工资48%的社保,再加公积金5%~12%。员工层层缴税后的工资现金,买的又是含税的商品。

    我们为何要收取如此庞大的财税?因为庞大公务员群体的存在。如果不在源头上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公务员不许大吃大喝,你觉得效果怎么样?财政收入减少后,吃财政饭的人,哪个愿意减少收入?教师、医改、养老、廉租房,层出不穷的民生问题、国防、城建、公务员收入,三公支出,救灾,哪一个能够减少?所以,大规模减税非常困难。

    减税之后,财政支出怎么办?减少支出,扩大赤字?答案揭晓:扩大亦字。

    现在有关部门增加老百姓负担,不是直接来收钱,而是在赚钱和花钱的环节设卡。例如对企业狠搞,间接影响了工人收入;在老百姓买房买车时征税,直接减少你的购买力。若你既不挣钱,也很少花钱,恭喜你,各种各样的好处在等着你:低保、免费低质医疗、廉租房、子女免收学费、逢年过节还有米和油。

    摆不上桌面的个体户会大量崛起(例如装修、通下水道、卖假包、淘宝、地下表演队、黑车、黄牛、家教、黑诊所、烧烤摊、收废品)。这不是其能力强,是规避了社保和税费,赚的就是自己的劳动力。这个结果极其悲哀,因为现代化的目标是企业大而强,现在是反方向演变。

    财税改革只有一条:除了法律规定的保密事项,政府一切收支全透明,细化到100元的级别,那就天下太平了。我判断,未来财税改革,主要是集中在顶层和基层的分成比例。这种改革,对体制内是意义重大,对朝九晚五的普通人也就那样了。

    中国的货币总量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中小企业手里还是没钱,大部分家庭还欠了几十年的房贷,钱到哪里去了?地方债拿走了,高楼大厦,隧道高架,高铁高速。

    地方债的根源是财政预算缺乏刚性。地方人大的预算报告,根本没有细节,全部是粗细条的概语。决算报告,基本是无人去看,反正钱也花了,再看也是花了。解决地方债,只有几个选择:一是你让我继续卖地;二是一笔勾销;三是借新债还旧债。

    地方政府债徐树国的最大特点:借钱的官员从来不操心还钱,因为债务到期,他的任期也到了。借到钱等于是拿到钱,这个逻辑导致谁不借钱谁傻。接任者是不会为上届还本金操心的,最多是把利息还了。银行也无力去关闭高速公路,那就拖延下去,继续混。地方债的关键是地方不考虑还债,银行不会逼债,两情相悦。但资金未进入实体,哪来的盈利去维持高利息?很简单:借新债,还旧债+利息。债务越积越多,新的债务不断创新高,老的债务必须借新还旧,还要增加一大块利息,驴打滚,现在掩盖的办法是新增货币。但是货币越来越多,都在空转。一旦收紧,违约就出现了,没办法。

    就业下限,物价上限,中间可以回旋的余地很小,所以,解决地方债,只能是印钞稀释。如果不印钞,拿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去还地方债,那么今后十年确实没什么资金搞新项目了。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都知道,那时候物价很稳定,就业稳定,货币稳定,但是城市面貌二十年没变化是常态,一利必有一弊。

    我非常赞成建立全民社保体系,就像是美国。但是谁出钱是个大问题。是减少三公,还是在奄奄一息的民企头上再狠刮一把,值得思考。中小企业的现状,大家心里有数。于是中小老板果断收缩,招聘困难。

    上社局每年上调平均工资,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多征收社保金。至于工资究竟应该是多少,人社局才不关心呢。说是企业和员工分担,但其实都是企业财务科支出的,只不过分开了两张票而已。近年来工资上涨最快的是:保姆、装修工、快递员。这些恰恰是人社局不管的人。人社局建议涨工资,实际上是为了多收“五险一金”。养老金缺口大,但不是燃眉之急。社保中心可以当期收,当期支,维持一个动态平衡,还可以混很多年。

    过去十年,中国老百姓享受很多的免费福利,每一次享受都是无比激动,真的是免费的。农业税、义务教育、医保、社保、退休金、廉租房,太幸福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掉眼泪。别急,等你、你在城里的儿子买房的时候,翻个五倍价格,让你深刻学习,“市场经济下的免费”和“计划经济下的免费”,是不一样的。

    4)关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障碍,比如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垄断企业永远包赚不赔,中小企业利润减少,而成本却越来越高;新《劳动合同法》、高房价、电商等严重打击实业的发展,等等。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已无路可逃。

    目前的实体经济情况:内销,严重产能过剩;外销,越来越多的行业,没有性价比优势了,摩擦日益增多,煤炭进口比国产还要便宜,衣帽鞋袜慢慢衰落,义乌的小商品慢慢转移到印度东南亚,家电类慢慢转移到墨西哥拉美。大型机械出口,性价比有优势,但是贸易摩擦越来越多,需求不振。实体经济的这些困难,不是货币造成的,但原因很多,比如各种有关部门的审批,脱离实际的新《劳动合同法》,持续十年的房地产挤出效应,同款半价的假货,还有到处可见的黑心老板的宣传激发了雇工的敌视心态,公款消费被遏制后,老百姓消费没有填补上去。

    现在,实体经济左右为难,是转型升级,还是龟缩不动?转型升级,是长期投入,需要巨额资金,银行可能暂时会借给你,但是一旦资金紧张,银行马上逼债,你的资金已经花在了设备和厂房上面,根本无力归还,只能破产。龟缩不动,就是慢慢落后,最后被外资企业和消费者淘汰。所以,实体企业正在加速分化,特大和特小的,基本苦逼。大企业固定费用高,前期投资大,产业掉头难,利润率低;小企业没实力扛下去,纷纷歇菜跑路,而部分“小而精的专业公司”倒是活了。现在的中小企业,说白了99%都是加工厂,涉及的生产技术完全是非常成熟的,需要做的就是“投资买设备、招聘工人、外面跑订单”,老板负责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最大的技术是——节约不浪费。

    中央财政增速下降(仅仅是增速下降,总体还是在增长),地方财政增速明显,就一个原因,中央财政是靠实体经济的税费为主,地方财政是靠房地产为主。这就是现在中国实体经济的现状。我们现在的搞法是,相关部门千方百计从实体经济中抽资金(税费罚款、加薪加福利、推动高价土地和房租),把今后发展创新的积累夺走,再盖几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摩天大楼,搞几个高速公路,表面上风风光光,实际上是杀鸡取卵。

    实业现在是两头恶心,前端是劳资纠纷,人工成本被基建市场人为抬高,产品成本越来越高。后端是销售渠道的成本飞速上涨。比如一条裤子出厂价为零,零售价也要加200元,才能勉强保本,因为租金、人员工资、税费、装修、水电气、员工轮休,整得你像杨白劳。中国物流成本也高得离谱,比如发一批货,上海市区到成都市区,仅仅是点对点的运输,普通物流费用要占到货值的6%~7%,再加上之前之后的打包搬运人力,接近8%。商业利润,也就是这么多,全部吃掉了。有人说,淘宝无租金,解决一切难题。根据我对淘宝的调研,淘宝的成本高,利润低,赚的基本就是你的义务加班费和社保金。

    新《劳动合同法》、高房价,是实体经济成本高涨、销售低迷、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一个熟人最近关门歇业了,原因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销售售价越来越高,价格上涨后,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于是倒逼企业减产。但是减产后,企业固定成本无法下降,生产就是亏损,被迫关闭。再分析一个挂衣架厂的关闭。不锈钢衣架5元一个,用十年无问题,生产是基本自动化的,每天源源不断地大量生产,但是市场上,每家每户购买的需求极小。以前是出口,现在出口价格高,国内运费贵,也滞销了。需求极度萎缩,结果关厂卖库存。

    加工资、加社保、新《劳动合同法》、科长关心、融资难又贵、经济降温,层层因素叠加,最先关停的不是黑作坊,而是正规中型企业。中等企业竞争力弱,利润比低,守法成本高,又怕闹,老板有家有业,又不能耍无赖,科长又特别爱护,三个月亏损就完了。通过经济降温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简直是专家白脑袋想出来的笑话。总之,民企整体上已经被关门打狗了。现在,差的民企已经接近停产了,优秀民企还有利润,但是不敢投资和产业升级,拖个五年,也落后了。最后,就剩下房地产了。

    如果经济危机,无数民营企业面临困境,怎么办?由于失业底线的硬杠杠,不允许出现大破产。一是国企出钱,行业大兼并,如本地做袜子的资不抵债企业,全部重组成一个大公司,原来各个小公司变成车间,维持就业;二是银行不逼债,债转股,各个私企老板丢失股权,由国资控股,维护最低生产,不失业。

    企业财行情比精细化管理更加重要。外贸的成本管理是越来越精细化了,但是精细化节约的成本是有上限的,根本架不住社保金上涨,工资上涨,人民币汇率上涨,最后也就是这样了。有关部门说,产业升级啊。做皮鞋的去搞光伏了,借了几个亿,最后又如何?相反,如果财对行情,那就是成功企业家。

    我有个模模糊糊的感觉,民营经济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方阵,全部沦为“屌丝”,这不是竞争后的优胜劣汰,而是整体性结束。我回顾过去二十年的资料,开店发财热、出口热、收藏热、股市热、小商品热、钢贸热、批发城热、光伏热等,都先后整体性结束,而现在是淘宝热、电商热。近十年,公家单位,只要不到国际上去竞争,关起门来收老百姓的钱,日子好得如掉入蜜罐。对民企而言,这二年高开低走,打回原形了。

    中国现在唯一还可以有产出的地方——中小企业。农民工、白领、房地产老板、外资、国企、个个都很强悍。但是把中小企业榨干了,游戏也就结束了。CCTV2报道:中国有4000万左右的小企业。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中9.3亿,扣除3亿真正农民,在校学生,公务员,士兵,残疾人,女性早退休的,实际在中小企业上班的最多是5~6亿。那么每个中小企业也就12~15人。我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中小企业,拉动就业,功劳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也是触目惊心,应该倒掉一批。

    现在天里印钞,但是没有引发工业品大幅涨价,是中小企业在用以前的利润,亏损维持生产,因为任何企业都不想退出市场。但是几年后,中小企业扛不住了,陆续退出了,那时候,再印就笑不出来了。

    现在最正确的做法,千方百计压缩,保留骨干,苟延残喘,不要成为第一批倒下的,你就赢了。救市是肯定的,不确实的是什么时候救,有关部门希望淘汰一批落后小企业。地方收入主要是卖地和贷款,现在被收紧了,只得收税、摊派、罚款。小企业的苦日子来了,工人要加薪加社保福利,有关部门要税罚款,中间被国企的基础资源要素和物流收费狠抓一把,银行贷款和减负政策不见实惠,导致产品价格上升,销量减少,雪上加霜。第一批消失的小企业,应该是集中在几种情况:一是竞争力不强的,垫底的30%行业中,被迫关闭。二是企二代无法接班,主动关闭。三是飞来横祸,例如制造业工伤死亡一两起,或出现较大坏账的。四是突围方向错误的,小企业遇到困境后会赌一把,赌错了,就加速出局。当正常的小企业无法消化经营高风险和成本急涨时,那么它会选择走向地下,毕竟消费需求还是存在的,只是各路神仙伸手太多,导致无力承担。走入地下的小实体企业,绝不会有长远打算和诚实经营的想法,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就会层出不穷,执法成本急剧上升。恶性循环,矛盾上升。

    所以,帮扶民企,刻不容缓。一是取消市场准入限制,向民企开放目前由国企垄断或控制的电信、石油天然气、航空、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二是停止对国企的财政补贴和债务担保。三是国企退出竞争性行业,专注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应,即社会需要但又难以赢利的产品和服务。

    有个小老板说,现在要抓紧搞好技术,提高质量。我笑喷了。你再努力,质量都不会比大厂高的,今后的竞争,主要是广告和品牌影响力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在CCTV和湖南卫视砸钱播放广告。你砸得起吗?一秒一万元,熟人价。由于企业没有核心技术,都是零件组装,配个时尚外壳。生意一好,内部员工就纷纷复制同类企业,不到三年,就一起不挣钱了。

    孙立坚说,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原因之一是法制不健全,创新接近成功之前,技术员就带走资料跑了,成功后,对手就大量模仿,无人管;二是企业利润低,无力支撑创新投入;三是有钱就去炒房放高利贷,傻子才去创新;四是国企垄断,你创新了,也很难卖出去。看看高铁和医院的招标就知道了。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一般是欧美产品的替代品,不可能是超载颠覆性的产品。那么,就会和欧美生产商产生巨大的纠纷,外销受阻;内销,内需不足,招标又要搞关系,也很难,还是炒房简单。

    近十年来,体制外最富的人是两大群体:煤老板和房老板。和创新有一毛钱关系吗?一切的一切,就是盖章!一座房子,不盖章的3000一平方米,盖了章,30000元一平方米。乔布斯也没有10倍的利润啊,傻子才去创新。所以,目前中国经济的罪魁祸首就是高房价。香港的高房价扼杀了一切科技创新,已经是活生生的例子了。创新五年,不如买套房子增值收租,五年后,保证你比啥创新都发财。

    改革开放三十年,廉价出口赚取了大把美元,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怎么用这些钱?搞技术创新,那么工程师和企业家发财了;搞房地产炒楼,有关系拿地的人就发财了。最后,还是有关系的发财了。全社会把一切资源全部投入毫无意义的炒楼上,在国际竞争中是要吃亏的。要在报纸把科技创新的希望,寄托在了大国企身上,还举了一些“模仿和改进高精尖产品”的例子。其实这种东西,只要不计成本地投入,谁都做得出来,没啥大不了的。真正的市场创新,就是苹果这种产品,一个品牌颠覆了芬兰的经济结构。而这种原创性的玩意,国企是不感兴趣的,国企最喜欢的是靠垄断。产品差没关系,只要让别人干不成,就可以了,例如银行。美国人民的创新精神表现为,他们相信私企也能够做出最先进的战斗机和航天飞机并且大量采购。美国人发明充电汽车,我们考虑把垄断充电器的生意审批给谁。

    在欧美发达国家,年轻人创业基本集中在新技术领域,因为他们的新技术,还真的是新技术,还有专利保护。在我国,清华的学生都在考研考博,连电路板都焊不好。中国的新技术创业,实际是外国新技术新模式的率先模仿,你能干,BAT也能干,最后比烧钱,屌丝哪里有机会和马云、企鹅比财力啊?

    零售业是一国之经济命脉。所有的经济活动,国民的生活消费,归根结底,最后都要在零售业反映出来。中国零售业多灾多难。第一次被痛殴,是专业商场打垮百货卖场,国美融外资后打垮百货业。第二次是家乐福、沃尔玛把千万家本土零售店、杂货店统统打垮。第三次是外资扶持的电商绞杀了零售业。

    电商的最大贡献是,中国零售业全面进入亏损状态,导致服务越来越差。淘定让你在消费时省了点儿小钱,但省的钱从哪里来的?不是淘宝高效,而是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外风险投资在垫钱,堪称洋雷锋;二是逃税,视作政府让利;三是不缴纳从业人员的社保,长时间工作,算是压榨劳工;四是商铺和仓库住房之间的差价,但是这一块的差价越过发货量临界点后为零。淘宝打击了实体店,老百姓挣钱了。同时淘宝也不需要商铺,但要快递和写地址人员。商铺和仓库一年租金差价算8万元,快递一个15元,当发货超过5000个/年,这个差价为零,之后就是倒贴了,所以淘宝并不高效。

    淘宝抢了两种人的生意,一是零售商,二是邮政。零售商没有政治地位,所以无力反抗。但邮政局是国家的,现在已经开始反抗了,要求各大快速公司缴纳“普遍服务基金”,其实主要是针对淘宝快递的。零售涉及税收和商业房地产,零售商的逐渐枯萎,税务和房地产大佬不会袖手旁观的,等着瞧。

    电商没有明天。电商红火是有前提的:淘宝商户基本不交税,快递员不交社保,客车代替货车在城市行驶,外资亏损垫钱,商铺租金高,实体店税费多,衣帽鞋等小商品产能过剩尚未扭转。这么多前提,只要有一到两个因素变了,淘宝在成本上就没有优势了。淘宝货一般比实体店便宜10%~15%,是因为淘宝没有纳税成本和监管成本(工商、税务、质监、卫生、城管)。所以,淘宝毫无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如果实体店也免除了这些成本,或者淘宝店也增加了这些成本,那么淘宝货就是一堆垃圾。实体店贵的是店租,淘宝贵的是物流和存储分拣成本,其实电商没有优势,就是逃税产品。

    淘宝导致中国零售环节税费向沿海地区集中,严重遏制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和零售业发展,加剧了城乡两元结构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内地很多小县城,根本没有像样的工业,主要是服务业和零售业。而淘宝卖家的货源主要是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生产企业,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工厂征税。三四线地区的内需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导致小地方的商业地产无利可图,零售的就业和税收很惨。居民就业不充分,无业人员只能大量流向就业充分的大城市,激化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淘宝店不交税,弊大于利。举例来说,河南某县城,居民搬进新房子要买整套家电,一两万是最低档次了。如果去淘宝或京东商城,那么税收就留在浙江淘宝总部和京东商城的总部,那个县城本身没有任何的利益。原来是在当地国美、苏宁购买,当地得到了三个东西:商铺租金、税费、就业,现在就剩下搬运环节。淘宝成了吸干当地资金的抽水机。

    淘宝的模式是:全国各地的小店家向淘宝总部缴纳技术费、服务费、广告费、押金,以及长期不动的天量交易资金,这些钱是全国各地抽过来的,但最后全部是留在浙江,就大大促进了浙江的发展。所以,淘宝模式得到了浙江的高度肯定,但是对于其他地区的零售发展是垂直打击。

    5)关于制造业。

    现在的制造业,除了和基建相关的,普通商品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内销制造业衰败,大部分日用品,包括手机、冰箱、拖鞋、甚至是衣帽鞋,基本饱和。日用品质量不错,几年用不坏,例如一件牛仔裤,穿两年没问题,可买可不买了。但是生产厂必须是日日开工,月月发工资,于量供大于求,不可避免了。我去过很多西部小县城,家电日用品和上海完全一样,没有再发展的空间了。对于中小制造业内销品牌厂,产量大幅度下滑,已经是平常事。很多企业只剩下基本框架和少量人员,勉强维持一个存在感,等待市场复苏。但是,他们等不到了。因为国人的钞票都花在了房子上面。与房子无关的消费,所剩无几了。

    中国制造业人工贵、租金贵、税费贵、运费贵、融资贵,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但是价格高了,销售难,产量小,单件成本又要上涨,制造业最后集体傻眼了。内贸的过度混乱,完全没有规则,技术发展极慢,技术发展慢,完全是靠低价竞争,勾心斗角。外销则慢慢失去了价格优势,也就是有些熟练工做点中高端的小单子。外销企业冲击了内销企业,普通制造业技术一般是低端的,主要是靠设计、价格和营销。2009年之前,内销和外销基本是互不往来的,因为外销的侧重点是拼质量,内销的侧重点是搏渠道。2009年后,外贸形势急剧下滑,我不知道统计局是怎么算出来外贸交易量年年增长的,但我知道,长三角、珠三角的普通制造业已经是越来越难混了。于是外贸企业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下,扩大内需,建立内销渠道,内销市场进一步供大于求,单个企业的销售急剧下滑,跌破盈亏线。有几个制造业的朋友,对人生和社会的意义已经产生怀疑了。其实,同样出口一个圣诞树或杯子,老美给的美元并没有减少,但是我们的内部分配出问题了,汇率还是小头,大头是人力成本狂飙,最后小老板无利可图,只能是收摊了。

    到2009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危机能够淘汰一批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结果,4万亿来了,产能都是按照每年都有4万亿的水平来配置建设的。一旦4万亿没有了,全部产能过剩,全部亏损,毫无疑问。现在最恼火的事情是,有些特大骨干企业巨亏后,有关部门为了某些因素不让它关停并转,而是继续维持,产能过剩,愈演愈烈。这下子苦了所有人,优质企业也跟着倒霉。维持表面运转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总有人在默默付出,或许就是你我。

    企业之间也在互相绞杀。大企业最恨小企业,低成本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例如钢铁、造纸、光伏、玻璃、水泥行业等,这些行业的大企业根本不希望出台“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小私企的产能过剩是怎么来的?小私企没有技术,都是买的几个机器、雇几个人就开工。行情好时,小私企管理人员就眼红了,四处借钱,结伙办新厂。几年后,就供大于求了,行情不好,但本钱还没回来,无法退出,只能死扛到底,和老厂同归于尽。这个过程是很惨烈的,谁也输不起。

    可以说,制造业的黄金年代结束了。有央企存在的行业,央企说了算。没有央企的行业,则进入了残酷的相持阶段,例如彩电、洗衣粉、木地板,最后会剩下10个左右的寡头包揽行业80%的份额。大中企业、中小企业,只要是生产一般商品,产能过剩,多数是亏。大家现在就是在比谁亏得时间长,等大部分中小企业扛不住歇业了,那么剩下的企业就供需平衡,赚钱了。中国普通制造业不存在兼并重组的概念。中国诚信缺失,大品牌在没有政府担保的情况下,一般不敢去兼并别人的小厂,生怕搞出一大堆闻所未闻的债务。中小企业的下场,一大半是破产歇业。珠三角、浙江和苏南制造业,是第一排例下的。接下来,各地陆续上演,四川最后。三年后,制造业到达临界点。以后,裤子是巴基斯坦进口的,皮鞋是越南进口的,大米是南美洲进口的,塑料盆是缅甸进口的。我们基本就剩下国企、拆房子和炒房子了。

    房地产搞得全社会不想干活了。凡是楼市供需两旺的地区,制造业是逐年萧条。房地产太暴利了,从没有房地产老板会去搞制造业,哪怕是造玻璃门窗,自产自用,也不愿意,赚得太少了,懒得搞。三线以下城市,房地产一般也就是五年就到头了。因为三线城市属于人口导出区,接盘者会越来越少。房产商赚足走了,制造业垮了,老百姓拿啥还贷款?

    中国经济在变差,集资跑路,企业倒闭,外资裁员,上述现象已非个别。但中国人一夜暴富了,西北一小半的农民家庭买轿车,游客买遍欧美日韩。这让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模一样。RMB被高估了,出国消费很便宜了。接下来,制造业萎靡几年后变死狗。

    制造业的出路:

    原则上讲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确实供大于求了。政府为了拉动经济,搞基建投资,例如铁路和棚改,表面看不错,但实际是印票子为代价的,最后,货币购买力贬值(例如房价),导致老百姓进一步节衣缩食。那么,今后三到五年的出路是什么?

    1、打关系,做政府订单。这个大家都懂,但普及性不高。

    2、技术升级。通过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做出新产品,降低单位成本。可能性也不高,因为现在的小老板没钱升级,小老板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技术秘密的新产品。

    3、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这也不行,因为本来就是供大于求了,再增产,销售就困难了。

    4、转型做房东。你自己做新的行业,可能性不大,因为别人老江湖了还不太赚钱,你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关系,进去就是亏。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房产租给别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点,或自己创建相关的行业,这比你没条件硬做效果要好。

    5、转型做货币业务。就是高利贷之类的。现在很多小老板赌性大,你把他的资产评估一下,如何价值1000万元,你给他500万元的贷款,同时把所有资产全部抵押给你,不行就杀猪。这个搞法,维持几年的可能性是有的。

    6、转型卖理财产品。去找个第三方财富公司签代理销售合同,自己开张卖理财产品。现在很多老百姓手里有现金,30万~100万元,你做成一单,就是2%~5%的提成,也不错。

    7、转型互联网产品。现在的app之类的,这个我不太懂,但我周围的富人,没有通过这个发财的,或许有几个成功案例吧。

    8、转型淘宝之类的。这个我只能是呵呵了,因为网上有太多的淘宝迷了,我就不说了。

    9、转型一般服务业。现在一般服务业本身就够惨的,你再进去,也不过是增加一个失败者。当然,你有关系除外,比如你拉来一个特大国企的广告,躺着就赚钱。

    10、转型为投资人。这个需要比较高超的财务技术和法律技术,如果是上亿的大奖金还可以,1000万元以内的,利润还不够律师费和会计师的报酬呢。

    国家政策层面,今后的出路是,鼓励民营优质企业产能集中,企业盈利后,提高职工收入,而不是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反而鼓励员工小、乱、散地企业。99%普通人(包括大学生)创业,主要是集中在常规商品和服务,这就造成了产能进一步过剩;而且普通人没钱,商品或服务质量并不好。劣质产能进一步过剩,于是造成低价恶性竞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场经济学》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fr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