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不懂先不问,没做先不说

不懂先不问,没做先不说

作者: 瑚琏少年 | 来源:发表于2017-05-11 09:10 被阅读18次

我观察身边有些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明明特别“努力”,然而却还是抵不住别人突击后取得的成绩。身边来了一新同事,基本上每天都在看专业书,也不主动参与到我们的聊天当中,只是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平时一遇到问题倒是很主动的去寻求前辈的帮助,基本上有问题都要问个到底,而后心满意足。然而在考试结果出来的时候却大跌眼镜,好像并没有考到多高的分数,还差点没通过,这让我们这些靠突击靠技巧考得比他好的人心中一阵窃喜:学的时间长也没啥用啊,最后还不是一个样。

问题出在哪,是他不够努力?他在考试前的时候就一直在看书,刻苦程度比我们高很多,于情于理都应该比我们考得好的,不过,连续几次都是考出很差的成绩以后,我们就渐渐觉得,其实他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而他那看似勤奋好学不懂就问的习惯似乎也没给他带来好结果。

昨天与好友交谈,谈及此类情况,好友乃是自学能力超强,考试全靠突击却总是能够通关,他说他一般遇到问题都是忍着不问,坚决不问,非得自己找到答案才罢休。对比前面提到的新同事,我虽不大认可其过于极端的做法,但似乎明白了为何“努力”却没有好结果的原因了。因为他的努力只是在表面上的努力,不懂就问让他养成了凡事靠别人的糟糕习惯。

因为周围随处都是可以询问的人,所以没有必要遇到问题先自己独立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后在请教别人,而是养成了懒惰的思维的定势了。有时候,我也常犯这种错误,毕竟,相比较于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找答案,直接问别人做个伸手党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但是,过后发现,不懂的还是不懂,即使这个问题已经问了别人了,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答案如浮云流水一般只是从我脑中飘过,印象并不深效果很不好。

同理,对于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倾向于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计划,好像向外界说了以后就达到了完成目标的效果,实则不然,这种虚幻假象带来的满足感其实更可能扼杀我们的计划。我们本想通过告知外界来起到督促自己的作用,却不知让我们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点在《减肥除了要管住吃饭的嘴,还要管住说话的嘴》已有详细阐述。

没做先说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爽,而坏处却可见一斑。对于没有达成目标的我们,迫切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计划,也许本身就是急求别人的认可吧,信心不足,又怕最后完不成,只好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通过计划说明自己已经很努力,自己也有努力,也给自己打打气。但是,衡量你有没有进步并不是你做了多么漂亮的计划,多么深刻的认识,而是你最终出的活的质量如何,也就是你完成计划的结果如何。不能出活的计划都是扯淡,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克制自己没做就说的习惯,其实和克制自己推销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习惯一样,都以为能带来好结果却不然。默默地做,做完再作总结向别人展示你的成果,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尊重和佩服,于人于己都是比没做就说好很多。

个人在实践这两个道理的时候总觉得有点难,养成一个坏习惯后要改正过来确实需要花费一点的时间。

相关文章

  • 不懂先不问,没做先不说

    我观察身边有些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明明特别“努力”,然而却还是抵不住别人突击后取得的成绩。身边来了一新同事,基...

  • 不懂先不问,不做先不说

    我观察身边有些很“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明明特别“努力”,然而却还是抵不住别人突击后取得的成绩。身边来了一新同事,基...

  • 书名先不说,发了试试先

    话说这女鬼啊,有人可能会猜测这是蝴蝶宗的某位前辈把,可能连师姐们都不知道的人物,但是你有这样的想法就错了,这不是别...

  • 不问收获,先“耕耘”着

    翻看旧文时,点开了王开东老师的公众号,我已经有一阵子没顾得上追王老师的日更一文了,打开,12月份的某文章,竟幸运的...

  • 有的人

    不说 不问 心不在焉 漠不关心 呆板 不成事 不懂变通

  • 2019-03-23

    都不会先不说

  • 禅不问,先干起来再说

    师父早课中说过,打坐坐禅,什么是禅不问,什么技术不问,什么境界不问,坐上去再说,这体现出你的精神,体现出你的意志,...

  • 故事里的事

    “忙, 没时间休息,欠了好多债,你很好我要先爬出坑,不能带你入坑。敷衍,冷漠,几天没有消息,你不问他不说。你若再问...

  • 改变成晨间日历开始

    我在上班,先不说了

  • FreeSWITCH小白入门之SIP电话注册

    先不说别的,直接上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懂先不问,没做先不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gn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