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救我,拉住它——也谈“缩阳症”
邹晓波
雷州某镇一位已婚男性,生意人,30多岁,平时性格外向,喜喝酒,好交往。既往无精神病史。2000年9月的某天,他在酒吧喝酒2个小时后,觉得身上有异常的感觉,身体下部有抽动的感觉,当时不在意。
回家半夜和老婆过性生活时,觉得阴茎正在往腹腔里缩小,患者觉得很着急、害怕,非常用力拉着阴茎不放,一边拉一边大声叫:“快救我,拉住它,不让它缩到腹里,否则我要死了。”叫老婆来一起拉,直拉到阴茎破损,流血,感到疼痛才松手,伴脸色苍白、心跳快、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有濒死感、全身出大汗,历时10多分钟。
事后患者非常后怕,觉得如果让阴茎缩小,并缩到腹腔里,他就死定了,觉得最近村里的有狐狸精“吸精”的传闻,疑心是狐狸精要害死他。
近20多天来,他特别注意性器官的变化,发现自己的“阴茎又软又短”,尤其洗冷水时,阴茎缩得更短,反复到湛江附属医院检查外生殖器,均告诉他是正常的外生殖,他不相信,又怀疑血中有“白粉”,不敢靠近妻子。
妻子带他到心理科门诊就诊。患者在家里时时被“阴茎缩短”的念头纠缠着。每天洗澡后,都要把阴茎拉着,才感到暂时的舒服一些。他担心阴茎缩短,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有生命危险。就诊后,检查尿常规:尿白细胞+,尿蛋白+,肝功能正常,阴茎处有溃疡面5cm大,患者伴有强烈的焦虑和失眠症状。
诊断:缩阳症(焦虑症伴有惊恐发作)。门诊药物治疗:抗焦虑抑郁和帮助改善睡眠,局部换药,消炎治疗,加上心理支持和解释治疗,2周后,情绪逐渐平稳,睡眠改善,对性器官的焦虑减轻。局部伤口愈合。继续门诊随诊3个月,未见复发。
缩阳症一词,我最先接触是在八十年代读湛江医学院(现广东医科大学)的时候,那时刚好湛江雷州半岛部分的农村和城镇,流行缩阳症,当时湛江日报时有报道,周围人和一些亲戚朋友之间都会互相询问和打听。
社会上造成一时的恐慌现象。当时,作为医学生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的信念、迷信、暗示、恐惧、想象、模仿等心理-社会因素,也像“病原体”一样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今,我当了老师,在和医学生讲课,讲到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疗模式,讲到心理-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致病因素或重要的起病诱因时,医学生们的体会都不深。
快救我,拉住它-缩阳症近年来,精神心理科病房和门诊陆续来了几个散发性的缩阳症患者。
流行性缩阳症是指一定社会及文化为背景,通过精神感应而传播的,流行性心因性精神障碍。害怕生殖器官缩入体内而致死的恐怖焦虑发作是它的临床基本特征。
通常它只发生于特定社会文化信念的人群之中,并以爆发性流行性形式出现。患者以青少年居多,男女均可发病,一般男性较多。这种恐怖性发作,通常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然后自然恢复,预后良好。
流行性缩阳症的发生,不仅损害患者的精神健康,更主要是在社会中产生集体的恐怖气氛,引起社会性不安,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并可导致严重社会问题,故应积极进行防治。
个人的信念是集体潜意识对缩阳症的发生和流行有决定性作用。在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交通不便,相对地与外界少沟通,自然灾害较多的海南省及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的某些居民,多个世纪以来都接受和保持有很牢固的,群体性的“缩阳能使人死亡”的恐怖信念。
这种信念已经形成地区性某些人群的集体意识。
尽管社会年代的变迁,这种意识仍历久不衰。甚至到本世纪80年代,某些宣传资料对“缩阳症”的解释还是因袭民间的谬误信念,认为“阴茎缩入腹内,如不及时救治,便会死亡。”
距今120年前,海南省已经有本病流行的记载。海南省《儋县志》关于该县自清同治癸亥至民国丁卯岁六十五年灾异记实札有“清同洽二年癸亥岁发生一种缩症;
患者耳、鼻、手足、男下体,女两乳,其中某一部分忽然抽动缩短,不省人事,须多人鸣锣击鼓,为拉住,再以姜汤灌之立愈,亦奇症也”之记载。当时人们不认识这是一种什么疾病,称之为“奇症”,也不知应该怎样处理。
民间认为是妖魔作怪,狐狸精附体,大都采用迷信方法,以赶鬼驱邪为防治原则。当1984-1985年间,海南省和广东省霍州半岛发生缩阳症大流行时,当地民间讹传是“天上仙女下凡搜集男人阴茎”,“是土狸精附体,使人闹缩阳”,“得了缩阳症如不及时抢救(紧拉住阴茎或乳房)至缩入体内就会死亡”。
受此影响,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恐怕染上此病而死,致使社会上造成恐怖气氛,人心惶惶。人们烧香拜佛,鸣锣击鼓,大搞赶鬼活动。可见近年缩阳症流行时,民间所表现的强烈信念和社会意识是和以往一样的。
在中国发生流行性缩阳症,据流行地区居民所回忆,仅仅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南岛在1948年、1953年、1962年、1968年及1974年均发生过缩阳症大流行。遗憾的是当时的医院、诊所都未予重视,未把它作为医疗的问题加以防治。
当地居民也不相信它是医学上的问题,而多认为:“神鬼、狐狸精”作怪,没有到有关医疗单位去医治。所以在医疗资料中一直未有记载。
社会精神医学关心的是社会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近代精神病学已经了解精神疾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及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对于有些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流行性心因性疾病。
例如缩阳症这类非生物源性的流行病,通过对它的研究,比较容易帮助我们去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如何导致精神疾患的发生,更能使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如何通过心理社会学的方法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完善其生物-心理-社会,这种新的医学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