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
别总富养孩子了,最需要“富养”的是自己

别总富养孩子了,最需要“富养”的是自己

作者: 塞车计划交流群 | 来源:发表于2017-01-11 20:17 被阅读29次
Hitomi Inoue

1

一提到“富养”,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然后是女孩子。

现在年轻父母生活条件不错,大多都会给孩子报各种班。什么舞蹈班、钢琴班、书法班、绘画班、英语数学班……

早些年我在城市里生活,觉得城市里的娃真幸福。父母有钱,自己喜欢什么就能学什么。现在回到老家,农村孩子的兴趣也得到了满足。不少家长,也会为孩子精心选择一二个兴趣班。

所以每次过年回家串亲戚,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在晒孩子的舞蹈,绘画作品,成绩单什么的,提及他们的孩子,两眼放光,似乎是全世界最好的娃。

可是,问到娃的父母今年咋样,他们立刻黯然失色,然后眼神空洞闪躲地说上一句:还那样呗!要么相反,会两眼放光地说,今年收入还可以,比去年好多了。

在我们成人的世界,提及精神空洞无力,提及钱财则两眼放光。都说要把最好的给孩子,不要让他跟自己一样。可是你想过吗?我们还那么年轻,未来还有大把的时光,难道就要这么熬上一辈子吗?

2

很多人说,生活无奈没有时间,还有的人会认为,穷人是没有资格谈精神的,一切必须现实起来。

可是,我们已经那么现实了,生活也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啊!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地过着。没有忙到抽不出一丝时间,也没有累到爬不起来。都不过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偶尔忙碌一段时间,也不是每天如此。

在我们的生活里,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有用的就去干,没用的干它干嘛!

哦,不对!就现在来讲,没用的事反而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时间。比如,手机。都知道刷手机没用,还是会刷;都知道玩游戏没用,还是在玩。

都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空白。因为投入到游戏、手机的世界中,人的大脑几乎是不用思考的。越是不费劲,我们对这种东西越是迷恋,因为它总能让我们逃离现实世界,逃离思考。

当自己把大量时间投入到这上面时,人其实就越容易变得空洞无乏味。就像鸦片,短暂的放松,暂时的精神“放松”,其实在危害着我们。

当我们的大脑整天处于“放松”状态时,偶尔来个工作打断玩手机,就会心烦意乱;正玩手机时,孩子拉个粑粑,都会觉得带孩子很烦;老公劝你早点睡,你都会嫌老公多嘴……

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问题真的太多?

当我们没有精神世界的时候,还能指望“富养”的孩子能

“富有”吗?他是不是和你一样,离不开平板,离不开动画片,离不开手机?

当你工作还玩手机时,你的孩子在舞蹈班,书法班等兴趣班,也在想着这些东西。

孩子不是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就叫富养。如果她心里空洞,你给再多钱,给他再多爱,他也填补不了那个洞。

3

那天看安妮宝贝的微博,她提到最近在和小朋友旅行。整个旅途,小朋友基本上很安静。她在旅馆总是在写日记、绘画。她热衷给朋友写信,并希望找到邮局寄出手写信。然后两个人经常一起找邮局。

我觉得,这才是小朋友应该有的样子。她的世界丰富而饱满,好奇又充满想象力。

我想,你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吧。他安静懂事,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自制而专注,不用你催促。

你可能会说,人家是有钱人,我们普通人不能比。

是吗?自制、专注、懂事、安静,与有钱没钱没有关系,而与环境有关。你把孩子送进兴趣班,还给了他IPAD;你把他送进学校,还给了他电脑。

就像我们,明知道努力工作才能升职,可还是忍不住发懒;明知道读书有益身心灵,还是忍不住玩手机;明知道应该训练自己的自制力,可还忍不住搞小动作……

我们做不到的事,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只不过在模仿父母而已。

所以,先别急着“富养”孩子,先好好的“富养”自己吧!当你好了,你的孩子才能好。

4

那天,看某学习班的作业,一个学员晒出一幅画。他说:为了这幅画,我画了整整3个小时!而且每画一笔,都不敢呼吸。

3个小时,真令人吃惊。我们已经多久没有做一件事情,超过3个小时了?

反正我没有!我中间还是会玩手机,会接快递,会被群消息打断……

对比一下别人,我觉得自己好差劲。这样的我,不会是未来孩子的好榜样。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也喜欢画画,喜欢写字,喜欢读书,喜欢很多很多东西。我没有时间做吗?不是,我大量时间被碎片化了。

我也喜欢“无脑放松”,喜欢葛优瘫,还会抱怨生活苦逼没有钱。可是看到美好的事情,还是充满了向往。

我的内心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每天的时间又觉得不够,加上工作和生活,每天重复又重复地过着。如果我能每天写上半个小时的字,都觉得是一种奢侈。

我也经常说,等我有钱了,等我老了,我就每天画个画,写个字啥的。

看了人家的3个小时,我拿镜子看了一下自己。如果我问自己一句,最近过得怎么样?我的眼神也是空洞无神吧?

我做什么样的事,才能滋养自己呢?大概,是喜欢的事吧!

可是,我真要熬到老,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吗?如果我现在就这么没“精神”,我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有“精神”?他能专注吗,能坚持一件事吗,能懂得学习的意义吗?

我想不能。

那一刻起,我才真正的思考,是否要“富养”自己。

就算没有钱,也不能陷入恶性循环,把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应该学习专注、自制、自控,还要读书丰富自己。我会用画画修炼专注,用写字练习自制,用读书滋养心灵……

只有你走过这条路,才能将这种方法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就算不为了孩子,我们也应该滋养一下自己。因为我们的生活,太有用了。我们读一本书,是有利交际的;报一个培训班,是有利工作的;交一个朋友,还渴望多条朋友多条路……

我们双眼看名看利,却从不看自己。如果我们自己过得不好,钱和名其实也没什么用。

5

不知你发现没有,当下很多人是失神的。他们看似人在这里,其实神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

如果神不在,我们的身体是麻木的,心也是麻木的。

社会越多元,越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神就越无法内守。

久了,必酿大祸。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写道:“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注意力越是分散,就越要把它找回来。而独立守神则是最好的办法。独立守神,也不一定要练什么功,专注就是守神功法之一。即:保持心里的念头永远专一。

所以,我才会佩服人家的3个小时。既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又保持了专注,而且也没花几个钱,这才是真正的“富养”啊!

“富养”确实很难,跟赚钱一样难。可是因为喜欢,也就愿意去干了。因为愿意干,才能练习专注,有了专注,才能谈滋养。

有了滋养,才能打破恶性循环,才能给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好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才谈得上“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总富养孩子了,最需要“富养”的是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ir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