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的开篇所写。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好的、善良的人。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学习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性格也有了好坏差别。比如,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只要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不管是否合理,都会尽量去满足孩子的欲望。常言道:娇子如杀子。
当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时,就会使他成为一个贪图享受、毫无原则,不懂付出和感恩,只会索取的人。长大后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行为表面看似父母爱孩子,从后果来看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我们经常说:严师出高徒。在我们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若看到哪一位学生聪明、悟性高,就会对他关注和青睐,并且进行严格要求,经常私下里给他吃偏饭,让他变得更加优秀。
犹记得《西游记》中孙悟空学艺的那段故事情节。孙悟空立志要学本领,就独自泛舟漂洋过海到达灵台方寸山,拜师菩提老祖,打杂了六七年,也不见长本领。一天,菩提祖师问他:“你想学什么本领?”孙悟空答:“长生。”祖师跟他说了许多关于道家修炼的方法,比如动功、静功、画符念咒等等,但是,孙悟空每次都说:“如果不能长生,就不学。”后来,师祖生气地说:“你这猢狲,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到底想怎样!?”然后,拿起戒尺,在他头顶上打了三下,关上中门走了。其余弟子都埋怨他把师傅得罪了,唯有他自己暗中窃喜。因为他已经明白祖师的用意,让他半夜从后门进去,秘传他长生不老之术。
所谓的是与非,简单说就是对与错的问题。面对同一件事情,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很难分清楚。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地位、环境、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春秋时期,鲁国有法律规定,鲁国如果有人赎回被俘虏到别国的奴隶,都会得到官府赏赐的金子。子贡赎回了奴隶却没有接受官府赏赐的金子。孔子听说后,批评子贡不该这么做:你的“高尚”行为,最终会导致没有人愿意赎回奴隶。因为赎回了不报账是品德高尚,如果赎回了再去报账就会被说人品不好,谁还会再去垫钱赎奴隶。事实证明孔子是对的,子贡以后很少有人去官府领赏,但是解救的奴隶也很少了。
所谓“小善”就是被情绪左右、被情感蒙蔽,一念仁慈的顺手为之。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带来好的结果,很多的“小善”反而会酿成大祸。比如有人不喜欢杀生,喜欢放生,但盲目放生却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很多其他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盲目的善良有时可能就是作恶。这让我又想起了学生时代读过的《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这两个寓言故事,都讲了同一个道理,因自己的心地善良、是非难辨而滥施同情心,结果导致恶人恩将仇报。
有些事情看着是善行,时间长了导致的结果却是恶性的,那就是恶事了。有些事情看着是恶行,也不要急于下结论。就像菩提祖师,虽当众人打了孙悟空三下,却并不是真打,而是点拨他。当然,似善实恶,似恶实善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当我们面对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再下定论,否则会发生犯错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