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但读破万卷书后终需行万里路。
这里说的行万里路不是做邮差般简单的位移。行万里路不在于你走了多少里程的路途和迈出了多少步数,真要比起来,那穷其一生在磨坊里卖命的驴子可得傲娇的说我绕地球一圈了。
真正的行万里路是把风景看进眼里,存在脑海里然后撼动你的灵魂,扩充你的视野和心胸,变成你的见识。行万里路是真知实见而读万卷书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小学时,常在书本上看到“太阳下山,群星现出天幕”。在作文中也常用到太阳下山的表达。但作为一个从小在海边长大,周边毫无山的海南妹子,我理解不了什么叫太阳下山。
直到我去了大陆读书。在漠漠西北,我见到巍峨苍凉的群山,高耸入云,而时值黄昏,酒红般醉人的夕阳正在往下沉。突然之间,我懂了太阳下山的意象。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都含糊不清的东西,万里路之外的大自然清清楚楚地展现给了我。
同样,在四季如夏,一年终绿的海南我感受不到文字里说的四季变迁,寒来暑往。在万里路之外,我欣喜若狂,我找到了春秋和寒冬,知道了什么叫春有百花秋有月,冬有雪来万物白。
讨论读书和出行的本质其实就是文字和实像的讨论。文字和实像哪个更重要。这让我想起了雅思一道作文题:应该限制孩子们看电视吗? 通常选择同意限制的学生在给出伤害视力,有损健康之后就表示没有其他论据了。我会提示他们,你们觉得对于幼童认知马这种生物,我用电视直接展示图像和用文字描述的不同在哪?电视展现图像的方式直接导入,全盘灌输,从无到有。而如果我说马有四条大长腿,马尾扬鞭,奔跑如风。孩子们会怎么样?“他们会去想像”。没错,他们会在脑海中慢慢构筑马的意象,也许他们的脑海中会把见过的鹤抑或鸵鸟的大长腿安在马身上。那又怎样呢,毕竟他们锻炼了想象力。
不可否认,文字能够锻炼人的想象力,并且文字有着它独特的魔力。一直以来,我只要想到“星辰、大海、田野、炊烟” 这几个汉字内心就感到无比的平静和安宁。因此,我把文字神化成一种图腾,一种可以脱离外界任何事物存在的一种东西。
后来,我意识到没有实像的输入,文字的表象都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这一横一竖一弯勾的笔画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魔力,比如说,我之所以对“星辰大海炊烟田野”这几个中国字有着不一样的情愫,是因为我曾经仰望过星空,拥抱过大海,踏过田野,见过袅袅炊烟,我喜欢这种实景,而大脑会记忆住这种感觉。当我用笔写下“星空大海”时我会感觉安详,是因为我的潜意识里曾经被记忆的感觉被开启和传导出来,这种感觉的真相就是有一个女孩曾经在寂寂无人之夜折服于璀璨的星河和在氤氲的暑气中赞叹浩瀚的海洋。
原来,文字的魅力是基于曾经输入的实像。如果我从未抬头仰望过星空,看到“星星”“宇宙”这些字眼,我是会去想象,但绝不会有这种情感反应。
私认为文字是一切际遇和认知的归宿,一切具象存储的最终符号。你可以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来实践和落实书本的知识,也可以行万里路后用文字去概括和存储曾经的感动。但是,两者不能只有一个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