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接受到我们的爱。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孩子认为只有做到什么才能得到父母爱的时候,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们那“深沉”的爱?
表扬?(胡萝卜)?
惩罚?暂停?(大棒)?
在使用上述类型技巧时,看到的是孩子这个人?还是我们设定的目标?
成绩好?待人礼貌?
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各种良好的品质,孩子是为了取悦和满足成人?还是由内而发的一种呈现?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动机。
如果是前者的话,他们更难喜欢自己,毕竟直接做决定还是受制于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他们可能伴随抑郁和无助,不知道自己是谁? 要做什么?长久地伪装压抑,让他们早已跟自己失去联结;
研究表明:孩子们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就越低~
例如: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你这样做,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
我虽没说过前者,但后面这样的话让我心惊,类似这种“强迫性孤立”我做过不少次~当时感觉有些不对劲,可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以此屏蔽孩子的存在,屏蔽我的关心和爱。
更可怕的是,它的确会暂时迫使孩子顺从,因为当孩子年纪尚幼,生存的本能让他们无比恐惧被抛弃,他们完全依赖家长,害怕失去我们的爱。
为了避免失去我们的爱,他们唯命是从、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更少考虑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但这会让孩子陷入比打屁股更久的精神痛苦,大些的孩子还更容易陷入抑郁。
对“被抛弃”的不确定感和恐惧感,深深地留在了孩子的潜意识中,即便他们长大成人,焦躁易怒、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还可能孤僻冷漠,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认定自己不可能满足交易的条件,于是试图让自己不需要依赖别人。
总之,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爱的撤回”的方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家庭应该是规避这些“交易”的港湾和庇护所,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对父母双方都是。我们从未征求过孩子的同意,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把这种强加的意愿拿来作为要挟,要求回报,是不是有些可笑?
更何况,孩子未来有怎样的个性和成就,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感觉到无条件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