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症状”给我们敲响警钟

当“症状”给我们敲响警钟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22:33 被阅读0次

    先来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两年前,我怀疑自己可能得了重病。

    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前胸后背就疼痛难耐,将我从睡梦中折腾醒,再也睡不着。

    本来睡眠就不好,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这一症状持续了三四天,还有日益加重的趋向。可我对谁都没说,包括老公。

    我也没去医院,自小对医院有莫名的恐惧感,况且再忍几天就是单位一年一度的体检了。

    体检那天,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医院走去。

    医院步行也就20分钟,开车反而拥堵。

    去的路上,我感觉脚步越来越沉重。

    原本白天痛感不强,可那时疼得厉害,有喘不动气的感觉。我甚至在想,万一查出大病,又该如何如何。

    也是怪了,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团乌云,遮住了太阳,使我更加郁闷。

    体检时,我把情况向医生说明。医生建议在原有的胸CT项目加一项胸椎检查。医生说依他的经验,可能是胸椎问题。等出来CT他帮我看一下。

    虽然仍惴惴不安,但呼吸竟然通畅起来。

    CT结果一出来,果然,显示胸椎有两节间轻微退行性变。医生说如果还不放心,可再去心脑血管专家那边咨询一下。

    折腾了一上午。往回走的路上,脚步越来越轻盈,心情也一如那清爽的天空。

    中午回家,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症状一天天减轻,两天后消失。直至去年,又犯了一次,我才挂了专家门诊,排除了心脑血管等问题,这位专家也建议我去查查胸椎。看来这一“症状”绝非个例。

    无独有偶,那日听大外甥说去医院看胃病,说他早晨胃疼得厉害。我问了问他的症状及晚间习惯,和我简直一样一样的。我说你还是去看看胸椎吧,果不其然。

    小故事向大家呈现的仅仅是一种“症状”。而我们的一生中,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症状”。

    有主观感受的,如疼痛、眩晕;有体征表现的,如发热、脓疱;有客观检查出的,如胃部病变、肺部病变;还有潜在“症状”,如妇科、脏器的一些肿瘤等。

    还有心理层面的“症状”:如焦虑、抑郁、恐惧;也包括其它一些心身症状,如儿童无脏器病变的反复腹痛、妇女的更年期综合征等。不管是什么“症状”,其实都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你该作出改变了!

    为何要改变?因为好多“症状”是因为我们的不良心态、不良生活方式、不良习惯造成。比如我的胸椎病,即便有退行性因素,也主要因我的不良习惯所致。

    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且不说,工作时间面对电脑,一忙起来就不动窝;晚上回家又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长时间“葛优瘫”;本来就睡眠不好,还经常“主动”熬夜……

    谁改变?改变谁?

    当我把这一观点分享给身边一些人听时,不少人把自己的“症状”向外归因。比如:都怪爸爸妈妈对我呵护不够;都怪孩子总惹我生气;都怪老公吸烟熏我;都怪职场生态不良,工作压力大;都怪婆婆小姑子掺合事……他们不思改变,我怎么会好起来?

    可是,到底谁应作出改变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要试图改变他人。要知道,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另外一个人,除非那个人自己想改变。但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谁痛苦谁改变”,解决心理冲突其实就这么简单。心理问题一旦解决,一些身心症状也会烟消云散。

    那么,又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首先,平静接纳,主动调适。

    “症状”一旦向我们发出警报,我们首先要接纳它、感激它,然后要正视它。

    自己、或主动请求他人帮助或监督,如家人、朋友、医生、心理医生。

    查找导致“症状”的真实原因,然后该交给医生的交给医生,该自己作出调整的就自己作出调整。

    即便是机体性病变,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进行检视和调适。

    其次,修正不良图式。

    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来说明,主观因素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个体的经验不同,对同一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良图式,是造成很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早期不良适应图式是可以调适的。

    有心理学家用图式理念来治疗心理疾病,如人格障碍等,取得显著成效,被称为图式治疗法。

    我们也可以利用它经常性进行自我身心调适。

    第三,调整不合理的信念。

    所谓不合理信念,就是指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把主要的不合理信念归并为3大类,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

    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 “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过分概括化,一方面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另一个方面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第四,用语言表达诉求,而不是用情绪表达。

    运用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用语言表达诉求,而不是用情绪、或其它方式、甚至极端方式乱表达。

    所谓情绪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但其实,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经常性地练习用情绪ABC理论进行自我调适,改变对事件的看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立即行动,切莫空想。

    《荀子·修身》告诉我们: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

    也就是:行将必至,做则必成。

    要有这样的信念:我的身心我做主。

    我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我完全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比如,我后来下定决心遵医嘱,调整作息,改变坐姿,电脑电视前不久坐,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八段锦,每天健步行不少于6000步……

    当“症状”慢慢改善,就是它在温柔地向我们告别:你这样做就对了,一定坚持下去!

    可是,大多时候,很多道理我们明明知道,却总是做不到。

    当“症状”敲响警钟,我们是该无视它、畏惧它、逃避它,还是直面它、接纳它,通过改变我们自己去进行调适,就看我们怎样作出选择,又该怎样去做。

    知行合一,才能身心合一、天人合一。

    积极、正向、阳光,永远是身心健康的真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症状”给我们敲响警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ks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