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有困难的年轻人的求助帖,有的年少失怙,母亲改嫁;有的遭遇事故,身体受损;有的被校园霸凌,无人关爱。其中有些人是真的非常非常小,只是个小学生。我看️见不免心疼,想到怎么会有这样不幸的人,命运对ta们真是不公平。更让人难受的是,想到ta们若是看到那些普通人的生活,心里肯定是不平衡的。生在这社会中,免不了要和别人比较,你有什么,我没有什么,一来二去,就产生了焦虑和落差感,对自我的评价也降低了。我还记得有一个帖子,是说一位在外流浪的孩子,他最喜欢每天晚上盯着别人家透着光亮的窗户,幻想自己也有一个家该多好。跟他比起来,我真是幸福了不知道多少倍,我的那些烦恼,诸如无人问津,不合群啦,都算不了什么了。我之前还总是因为这些事情郁郁寡欢,甚至去看了心理医生。我也是一个有很多烦恼的人,没有人不会在人生的路途上遇到绊脚石,但是,总有办法跨越的。
为此,我有些话想对这些有困难的年轻人说,不,不对,是对所有有烦恼的年轻人,任何在成长中的人,包括我。
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叫做“循此苦旅,以达天际”,又或是“穿越逆境,直抵繁星。”希望能鼓励到大家。一定要清楚,在我们生命中唯一能对自己负责到底的人,就是自己了,父母终将会离去。生活中有再多的不如意,自己也不能堕落。否责,当我们几十年后回首曾经,自己的人生履历不过是多添了几片灰色罢了。
我说的“不堕落”,不是指努力学习,或是打工赚钱之类的空话。所谓“不堕落”,是指面对困难的不颓唐,面对他人的不嫉妒,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永远热情,永远年轻。无论是读书学习,考大学,考研,找工作,考公,或是走入技校,学一门手艺,都不要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我们的人生还有很多条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名叫《送冬阳马生序》的文章,里面蕴含了两条非常重要的道理。不是老师已经讲透了的“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而是我后来领悟到的人生精神。而这两条人生精神已经成为了我的格言,几乎解开了我所有心结。
其一,“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意思是宋濂年轻时求学非常辛苦,但是和他一同学习的人却能穿好的,吃好的。但是宋濂并不会觉得嫉妒。因为他在他的学习中,他在他的人生之路中感受到了乐趣。所谓“失败”有三种形式,其中有一种,就是自觉不如他人,而觉得嫉妒。不要过分困在自身的“失去”之中,如果已经“失去”,那么就是以前的事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努力“得到”就好了。就好像解决问题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降维打击,在这里就不多讲了。另一种则是“孙子兵法”里的思想,即遇到问题,不要一味地想要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把损失降到最小。回归本题,我的意思是,不要过分拘泥于我们现实中的苦难,我们的心里自有一片天地,只要用精神自洽,对得起自己,然后努力去做就好了。
其二,《送东阳马生序》中还有一句,叫作“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意思是宋濂小时候求学,去拜一位很厉害的人为师,那个人好像脾气不太好。有时候宋濂去请教他问题,还会被骂,宋濂就逃跑,等到先生又高兴了,他再去请教。在这里,我想要引申的主题是:作为晚辈,要学会趋利避害。在我们生命中,会遇见很多贵人,但不是所有贵人,都是好脾气的,甚至因为我们的家庭情况等等原因,很多人对我们会很严厉。但是,就好像孔子所说“小杖则受,大杖则逃”,如果他们小的对我们不好,那么就受着,因为这是能帮助你的人。但如果他对我们太不好了,比如要抓你“顶罪”啥啥的,那可就快点跑吧。其次,由于我们的人生阅历不足,或是单纯性格相冲等问题,有的时候贵人们会露出不悦的表情,比方说老师。但是,他是针对我们吗?并不是。来看序中的原话,先达讨厌的并非宋濂,而更可能是满屋子的学生。所以,不要太过胆怯,直接避开火头,等到他高兴了,就再去求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