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玉海名家
【玉海名家】一代书宗姜立纲:7岁成翰林院秀才曾为日本国门书匾

【玉海名家】一代书宗姜立纲:7岁成翰林院秀才曾为日本国门书匾

作者: a07297ace6c3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4:23 被阅读0次

                                                                               姜氏宗祠

                                                           姜立纲的行草《李太白梦游天姥吟》

      在500多年前的明朝天顺年间,梅头(现为海城)东溪村,这个默默无闻的江南小村落,走出一位大书法家——姜立纲。他7岁就以能书闻名,被选为翰林院秀才,在明廷为官35年,官至太仆寺少卿,被人们尊称为“一代书宗”。

      “一代书宗”姜立纲在瑞城所留的墨宝仅为一件,他的生平事迹,也仅见于县志中的只言片语。他的一生,还尘封着哪些故事,书写着怎样的辉煌?带着这个疑问,日前,记者驱车前往东溪村姜氏宗祠采访。

      一处枝繁叶茂的宗祠

      东溪村四周环绕青山,是一个平静祥和的村庄。姜氏宗祠坐落其中,宗祠附近有一棵两人难以合抱的郁苍大榕树,衬着朱红祠堂,颇有古韵。由弘治皇帝谕立的《祭姜立纲敕文碑》和市文物馆镌刻的碑志,更给祠堂平添浓郁的历史气息。姜氏始祖的左侧即为姜立纲位,画像上书“第四世,姜公立纲,中宪大夫内阁学士太仆寺少卿”,抬头匾额写着“同枝共荣”。

      据代理宗族长姜春焕先生介绍,姜氏宗祠旧址建于明清之际,已有400余年历史,如今的姜氏宗祠,是1996年由姜氏后人集资,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修的。在宗祠的功德碑上,记者看到来自上海、广州、宜兴、温州,以及遍布市区各地众多的姜氏后嗣的名字。

      “我们的家族阵容庞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民俗考察团曾3次到村里考察,也时常有媒体来访。”姜春焕自豪地娓娓而谈,“现在居住在东溪的姜氏后裔,不少于千人。姜立纲是我们族人中知名度最高的,每年祭祖时,我们都将他的灵牌请到香亭,由青壮年抬到山上祭拜。特别是一些读书郎都会去祭拜,祈盼多沾点灵气。”

      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姜立纲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因家境贫寒,他上不起学,只好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牛。一天,他坐在牛背上,不知不觉来到一个私塾,见到私塾先生正在讲解汉字的音、形、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小立纲。

      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别的放牛娃在山野间奔跑嬉戏时,小立纲就骑着老牛偷偷溜到私塾窗外听课,那一个个小小的方块字,就像一张张瑰丽的传世画作,让他流连忘返,以至于忘了喂牛。日复一日,老牛瘦了一大圈,父母知道后,改让他去晒谷场赶麻雀。

      在晒谷场,小立纲百无聊赖地顺手折了一根竹杆赶麻雀,不经意间在谷堆中划了一下,只见金灿灿的稻谷上,立刻现出明朗的痕迹。小立纲茅塞顿开:这不就是最好的纸和笔吗?从此,他勤练不辍,谷堆写满字,就用爪篱弄平,继续新一轮的“挥毫”。

      小立纲好学之事被当时居住在澄心寺(也在东溪村内,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建校舍拆改)的两位隐士知道后,十分惊叹小立纲对书法的莫大兴趣和特殊天赋,便将他收为徒弟,倾囊相授,终于成就一位“神童”。

      在封建社会若想为官必须经过科举制度考取功名,但在明朝却有个特例,就是书法在科举之外成为封官致仕另辟蹊径。据黄佐《翰林院记·选充秀才》中云:“英宗时,选奇童及善书法,充本院(翰林院)秀才。”姜立纲,正是因此走上漫漫的从政之路,结下一生书缘。

      一场纵贯人生的演出

      据史料记载,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姜立纲刚过弱冠之年,明廷就授他中书舍人一职,负责书写朝廷的重要文件,类似现在的文书。

      “明朝统治者对公文的字体要求极为严格,形成一种特殊的官场字体,叫‘台阁体’。”原市文物馆馆长潘知山告诉记者,“‘台阁体’的特点是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如木版印刷体,惟求端正拘恭。”作为一名宫廷书法家,从选充秀才开始,姜立纲的一生就注定要在明王朝的舞台上演出。

      就在这个舞台上,姜立纲将楷书造诣发挥到极致。他的楷书,用笔庄重浑厚,字体清劲方正,成为当时一绝,人称“神笔”,书曰“姜字”,在社会上享有盛誉,这从当时各类文献中的种种描述可见一斑。《图绘宝鉴》评价为“人得片纸,争以为法”;明天一阁主人范钦在《评书·弇州山人稿》中曾谓:“成弘以来,尚正书,姜立纲端正、凝重,世顾好之,迭明宗习”。

      不仅如此,姜立纲的名声还远扬海外,明何乔远《名山藏》记载:“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遣使求匾。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民间甚至传说,姜立纲题日本国门“景海關”(音)时,“關”字仅写一“門”,后日本人寻能书者模仿笔迹补完,然到了夜晚,仅姜立纲所书的“景海門”散射金光,熠熠生辉。

      在市文物馆,珍藏着一幅姜立纲的行草《李太白梦游天姥吟》,这幅由民间捐赠的草书中轴,纵145厘米,横63厘米,气势磅礴,行笔刚劲,字间顾盼生姿,用墨干湿相间,挥洒自如毫无雕琢之感。

      “台阁体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变得刻板僵化,当时的书法家普遍想寻找新的出路。”潘知山介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宗法魏晋法帖,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草书重新在文人书法中流行。

      此时,姜立纲所处的位置十分微妙。他不仅站在书风改革的关口,更在中书舍人和书法家的双重身份间徘徊。他一方面要恪守成规,继续为大明宫祠书写历史;另一方面,他开始挣脱台阁体的束缚,亲身参与这场改革。《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的末行,署有“东溪姜立纲书于玉堂西署”的字款,可见,此幅作品是他盛壮年时期在翰林院所作的。姜立纲在深宫中写出大幅草书,远比在野书法家需要更迫切的感情,更热烈的勇气。

      “姜立纲的草书,与稍早的张弼兄弟,稍晚的祝允明一样,都是在台阁体统治下冲杀出来的。所以我认为,他对明代草书的发展,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潘知山感慨地说,他引用明代文史学家王世贞所言为证:“右军集今已绝矣,近代得其笔者,惟赵子昂、姜廷宪二君。”将姜立纲在行草上的成就与王羲之、赵孟頫相提并论,证明姜立纲在行草上也有极高造诣,是一位全能型书家。

      一个朴实无华的

      灵魂

      1987年4月,《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经全国传世书画作品鉴定组专家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认定为真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姜立纲的确无愧“一代书宗”的美誉。

      在姜立纲的存世作品中,收入博物馆的并不多。除去故宫博物院和市文化馆的藏品,仅南京博物院还遗存一纸行书扇面《咏易诗》。据明史记载,姜立纲喜爱游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多有墨宝,但由于他很少落款,大部分手迹的真实性尚待考证。

      据近人谢国桢引宁波薛刚《天爵堂文集·笔余》考定,北京前门“六必居”酱菜店匾额,乃姜立纲所书;1954年,我市发现两枚墓碑,被判定为姜立纲真迹;此外,市玉海文化研究会会员李秉钧先生认为,孙诒让故居诒善堂的牌匾也是姜立纲所书。

      上至皇宫,下到酱菜店和平民墓碑,姜立纲的平易近人可见一斑。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姜立纲升吏部郎中,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再升太仆寺少卿,官居四品。然而姜立纲的一生却谦恭谨慎,生活俭朴,史料中说他“位徙清华,布素如寒士;至于周急解纷,视弃金帛若尘土”,博得朝野人士和乡梓戚友深深敬重。当时的大学士徐溥到府上拜访时,发现其斗室中除了起居用品和文房四宝别无他物,大为感慨。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由于父母离世,姜立纲回乡守孝,因过度悲伤,于当年7月去世,时年55岁。消息传至京城,明孝宗十分痛惜。次年,孝宗皇帝以谕诏形式,派遣浙江布政司温州知府邓淮渝专程祭拜。这种荣耀,在整个明代乃至中国书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一抹辉煌时代的

      背影

      驱车经过瓯海区白象金庵山的人们,很容易发现北坡边上的两尊武将石像,它们已在此守候5个世纪。顺着蜿蜒的小径拾阶而上,一路还可以见到马身残像、碑石遗迹,在北坡山坳的正中,一方墓地坐南朝北,静静地斜躺在夕阳的余晖中,姜立纲就在这里长眠。

      为何生卒于东溪村的姜立纲要葬于金庵山呢?正在附近务农的王大叔为记者解开谜题。

      “你回头看金庵山的山尖,再看瓯江对面,那座最高的山峰,这两点和墓地是成一条直线的。墓地前边,有山有水,山为人丁,水为财。以前的达官贵人,在下葬前,都要对墓室精挑细选,荫庇子孙,姜立纲葬在金庵山,就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

      王大叔还惋惜地说,他年少时,姜立纲墓还大致保留着古代格局,甬道是笔直的,两侧从下至上有石狗、石翁仲、石虎、石马等雕刻,正中还有驮着碑的石龟。在“文化大革命”年代,一部分文物遭到人为破坏。今仅存一对石虎(被移往姜氏宗祠)和一对石将军。”

      附近的居民,几乎人人皆知姜立纲。“清明上坟时,这山上可热闹了,都是来拜祭姜立纲的,山下的国道线两旁车都停不下。”一位杨婆婆说。

      在大书法家的坟头,记者点上一柱香。不知是谁,还放了一束鲜花,在入秋的天气中,娇艳的花瓣微微枯萎,却遮掩不住往时的华彩。但愿墓碑下曾经盛放的生命,同样会在人们的记忆中长久铭刻。

      编后语:

      随着探访姜立纲旧迹的旅程结束,《走近瑞安十大历史名人》栏目至此也落下帷幕。走近这10位先贤,我们似乎触摸到先人的脉搏,看到他们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遗产。

      (见习记者谢晓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海名家】一代书宗姜立纲:7岁成翰林院秀才曾为日本国门书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p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