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由于疫情的原因,开学之后,学生已经跟着网络的直播,学完了所有的课程。开学以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以及如何查漏补缺,成了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开学两周后的期中考试,学生很明显形成了两极分化,认真听网课的同学,由于多有了家长的督促和一对一的认真辅导,成绩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有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觉性和家长的监管,学习成绩断崖式下降。这样两类学生重新进入教室后,如何更好的组织复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呢?这时我们不得不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遵循以往的复习模式,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照顾没学好的学生,重新按部就班的把课文再讲一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过一遍了,认真听过课的学生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再按原来的方法去讲,很难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兴趣,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网课中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的错觉。如果没有新的内容加入课堂,好学生会厌倦,对这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不公平。而且时间也来不及。
二是像以往的复习阶段采取的方法一样,简要把每一篇课文的重点梳理一遍,开学两周以来,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带着学生复习了前三单元的内容,但期中考试成绩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基础知识在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但语文要素的落实和需要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提升的语文能力,明显与课标的要求存在差距,期中考试中凡是涉及这两方面的内容,答题情况都不乐观。
三是遵循以往分类复习的习惯,按照字、词、句、课文内容、阅读、作文等进行分类,开展专项的课堂训练。这种复习方法更有针对性,也更高效,但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敏锐的把握学情,深入的钻研教材,依据学情提炼、统整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并巧妙的设计习题,让学生从教材内延伸到教材外,在夯实教材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当堂实践,在运用中打通“学”和“用”之间的通道,变“知”为“行”。
采用分类复习,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则进行分类和统整。
1.准确把握学情
复习前要了准确把握学情,知道学生哪些方面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哪些学生掌握的好,哪些学生掌握的不好。是基础知识没掌握好,是语文素养的落实不足,还是能力需要提升。如这次考试中,只有涉及第二单元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体会详写有什么好处”的内容时,学生都做的不好,这和网课中缺乏练习和实践有关,因此复习时要补上相关的实践和运用的练习。
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紧扣语文要素
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几个要素在课文中有充分体现,在《语文园地》中也安排有相关的练习,在设计复习时,按照不同语文要素为线进行分类,用单元整合的视角把这些内容统整起来。
3.坚持一课一得
复习重在查漏补缺,不能满足于点到即止,要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运用。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一个知识点明明讲过,但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如五年级时讲授《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示儿》时,讲到过“互文”“意象”这些知识,但在六下学习《迢迢牵牛星》和《墨梅》《竹石》时提到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完全遗忘。一节课中融入太多知识点,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却是水过地皮湿,没多大效果。如果只讲不练,不能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为其所有。讲过不等于学会,知道不等于会用,要通过实践架起桥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
基于以上选择,六下第四单元可以这样以知识点为线索设计复习:
第一课时
基于基础的夯实,进行字词和相关基础知识的拓展练习。
第二课时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如何概括不同文体主要内容的方法训练。以文本为例,复习概括不同文体主要内容的方法,如记叙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按时间顺序分别为每部分加小标题,然后串联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说明文《为人民服务》要围绕论点分析从哪些方面证明论点;小说《金色的鱼钩》按“六要素”法概括。然后拓展不同文体的文章,当堂练习运用。这同时也是课后习题变换形式的拓展再练习。
第三课时
基于语文要素的巩固,通过对比,体会不同文体如何表现人物品质。如《古诗三首》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寄托于“马、石灰、竹石”中的人物高尚的情操;《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中通过人物的神态、言行等表现人物品质;《为人民服务》中通过对不同方面的论证表现人物。结合《语文园地》中相关内容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紧扣语文要素的练习同时也会为本次习作《心愿》提供写法上的准备。
第四课时
基于习作准备的练习。以《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对不同方式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对比,体会这些开头和结尾好处,补充同类的文章,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去分析开头和结尾的好处,然后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试着为自己的习作《心愿》拟写开头和结尾。
这样整合教材进行教学,以教材为支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回顾课内学到的方法,用于指导课外的阅读和练习,避免了老调重弹的重复和枯燥。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偏差,每节课聚焦一个点、解决一个问题,用实践补上所缺。
教无定法,用整合的方式进行复习,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随时想办法解决,总会找到最合适、最高效的复习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