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同读《庄子》,一起做到”活动作业
读庄子(十五)内篇•大宗师(二)

读庄子(十五)内篇•大宗师(二)

作者: 幼儿园实木教玩具专业制造邬军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14:59 被阅读1次

        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意思说:“道”是真实而又确凿可信的,然而它又是无为和无形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却并不算高,它在六极之下不算深,它先于天地存在还不算久,它长于上古还不算老。

接着庄子通过女偊之口来回答得”道“的是怎么练成的:“我从副墨(文字)的儿子那里听到的,副墨的儿子从洛诵(背诵)的孙子那里听到的,洛诵的孙子从瞻明(目视明晰)那里听到的,瞻明从聂许(附耳私语)那里听到的,聂许从需役(勤行不怠)那里听到的,需役从於讴(吟咏领会)那里听到的,於讴从玄冥(深远虚寂)那里听到的,玄冥从参寥(高旷寥远)那里听到的,参寥从疑始(迷茫而无所本)那里听到的。”这是一步一步脚印的自我修炼吧!

本段最后说到: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经很久很久,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呢?”一句“得者,时也,失者,顺也“,解脱我们多少的欲望之苦!!!

相关文章

  • 读庄子(十五)内篇•大宗师(二)

    庄子讲“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

  • 读书笔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 内篇 大宗师》

  • 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题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1) 记得还在念大...

  • 读庄子,第十四篇

    内篇.大宗师 今日读到大宗师,想来庄子的内篇已经读了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这在之前是想也不敢...

  • 庄子·内篇·大宗师

    原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

  • 庄子(15)内篇 大宗师(二)

    接着庄子从真人转而说“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什么是道呢?道是真实存在的和...

  • 成年人的相处模式

    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内篇·大宗师 一...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太阳出来,为了生活出去,太阳落了,为了爱情回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及《庄子•...

  • 读庄子(十四)内篇•大宗师(一)

    这部分主要讲“是之谓真人”。 “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无人”、“无我”。“真...

  • 读庄子(十七)内篇•大宗师(四)

    通过孟孙才母死治丧与意而子见许由的事来批判儒家的仁义和是非观念,指出儒家的观念是对人的精神摧残。以“其母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子(十五)内篇•大宗师(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w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