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说春花是“文艺女青年”,谁让母上大人因为 喜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给她取名叫春花呢。赶巧春花还是个热爱文学,有些微文学造诣的青年。但是春花不开心,作为所谓的文艺女青年,她当然知道大家给文艺青年的标签是什么了。什么“没有生活能力,挣不到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痴呆而固执”“爱好文艺,喜欢电影、音乐”等等。还说这几个标签互为因果爱好文艺,所以不会挣钱;因为不会挣钱,所以穷;因为穷,所以更加痴呆。“啊,呸!”一首蔡依林的《呸》点给这毫无逻辑的逻辑。
春花不否定对“文艺女青年”这个标签有一些向往,她定义的“文艺女青年”是指那些拥有文艺相关专业的天赋异禀;以此为业余或专业的爱好并强而久地坚持;以此作为梦想,永不放弃。比如电影、音乐、写作、绘画、摄影诸如此类。
且 不管别人怎么定义“问女青年”,也不管别人如何定义春花。春花心底认为自己多少算有一丝写作上的天赋,对文学有着天生的喜好之情,愿意花时间看书写字。只是还是应了那句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春花当然知道自己所看的书只是九牛一毛,也知道不是每本书都算得上一本好书,甚至是算得上一本书。“你之前读的每本书之后都用得上,你想用的书你恰好都读过。”应该是最美好的愿景吧。“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时候明明有很多书想看,明明你知道书架上的书买回来吃了几年灰也没看,却怎么也挤不出时间来看。大概人生最难的是掌握好凡尘俗事和理想的平衡,做好时间在“喜欢做的事”和“必须要做的事”的分配。什么苦不苦的真的无所谓,就怕现实让你没法在“学海”上苦,或者让你在其它地方苦得不能再苦。
所以管他什么“文艺”不“文艺”,都不用去焦虑忧愁,一江春水无处不愁。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