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中读懂青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我看来其实读书亦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此乃有字之书;“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此乃无字之书;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进而达到知行合一之境界此乃心灵之书也......有字之书,教人以面;无字之书,教人以行;心灵之书,教人以魂!书皆为教,三书皆存于世,受与不受,还看自身。这便是读书原本该有的态度,亦是每段有温度的人生必然所要经历的一段文化苦旅,学习先人之言,领略天地之大,然后才可以正视自身,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青春,本该如此,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5894/995559fb9d53874a.png)
学生时代总会落幕,青春也终将散场,有人说:不完美的,才是人生。不保留的,才叫青春。我认为其实不尽然,我们与其在青春逝去之后堆砌一大堆忧伤的文字去祭奠这段本该最绚丽多彩的时光,我们何不把握现在,活在当下,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澎湃的生活态度去还原青春最初的色彩。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青年,力量与梦想的代表,学习,永恒而神圣的话题,阅读是对青春的最好致礼,当综艺节目纷纷开始狼奔豕突,而唯独灵魂缺席的时候,当我们对青春的拷问似乎只剩下婚恋秀场的时候,央视综艺频道在今年的青年节这一天,平心静气地推出了一场读书的盛宴——《朗读者》节目,使这个属于青春的日子,有了更多书香的味道,所以,作为人类的精华,青年!如何学习,如何成才,就应该在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中找到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5894/88289c44f61c934b.jpg)
有人说有字之书,需品味,无字之书,需体味。我对此话深以为然。乐读有字之书,让我们成为一个丰饶的人;智读无字之书,让我们成为一个温煦的人。清人张潮提出的“泛读书论”,把读书的精神认识,扩大至一种更宏远、博大的范围。也即所读之书,不仅包括书本,更包括“无字之书”—“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这种“无字之书”,照今天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阅读社会、人生、自然的这部大书—“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博学的必要途径。读好社会实践这无字之书,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带着实际问题去学,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才能把书读宽,使自己慢慢地变得博学。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悟”透了人生与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才能够真正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5894/49e6b61b4c4601bc.jpg)
古语有云:书看无字书,话听言外意。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字之书,使人明智、聪慧、深刻、庄重。无字之书,使人执着、友善、宽容、警醒,只有同时读懂了这两种书,才能永远保持那种自然而然的青春,才能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因此,读吧读吧,读出一副清秀姣好的精神容颜,读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伟岸灵魂。
人生是一部有字书、无字书还是心灵书,你怎么看?练练笔吧~觉得好记得打个赏!
朗读者精编版:王源朗读榜样青春_综艺_高清1080P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