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之光我爱编程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作者: 晓晴233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9:39 被阅读137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已注销](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60732794/

    人们都说天上一天地上十年,地狱一天地上是多久?

    动机

    因为上一份工作的内容和环境都相对纯净和缓慢,纯净缓慢到好像与世隔绝一般,所以离职的时候带着的可能是一股气:为什么?和凭什么?(回顾一下可能也逼疯过一两个同事,现在已经是前同事了,嘻嘻。)这种时候我的习惯就是把自己抛向广袤的未知世界,而且不是用“试试看”的心态,是热切得迎向一切未知。曾经一度以为自己这种做法是蠢的表现,后来想想也不都是蠢,很多经验的积累都是这种办法带来的,并且人的延展性会变强,脱离了固有的评价体系,过的很自由。说的再简单直观一点,就像是不断在移民。

    面试那段时间并没有辞职,面试还是很累的。做程序员的时候就是做题做题做题,然后等待着的面试都是一样的:解题解题解题。PM 不行,每家公司都要看透:行业,发展阶段,公司主要业务,现阶段增长点,我能做些什么(看多了就会有一种虚无感从后背生长出来)。反而,薪水、职位之类的不太是主要诉求。

    好的是对于面试总算是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不再带有 “这是我的 dream company,我一定要进” 的心态,更多是互相了解一下,有些公司知道自己不适合,即使给了 offer 也不想去,但是进去看看人和工作环境也好。互金,跨国公司,互联网侧进入的 O2O,传统行业进入的 O2O,小风口,大风口;完全没有目的性的面试,为的倒不是那十几次的面试过程,更多是为了强迫自己去了解每个行业,知道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到最后 to B 的人工智能,虽然只是简单聊一下,我已经无力再面更多。唯一清楚自己不想再做的,就是与上一份工作太过类似的和 BAT。

    风口公司面试就和别的公司不同。两个人究竟聊了多少干货,来面试的人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个面试一眼就能看出来。遇到了几位即使在风口干活儿,面试还是很靠谱的,而且连 hr 都很靠谱,不仅干货问的多,人也很有个性。遇到了一些看上去明显非常疲劳的工程师设计师。遇到了鸡血的硅谷范儿。最终选择的过程也比较纠结,因为不会再单纯凭热爱来选择了,新闻稿满天飞的环境里想要完全看明白是不可能的,只能就当下自己了解部分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最终选择的这家,其实我只面了一面。。。不过放在风口的环境里,这都不是事儿。抱着对广袤的未知世界的热切期盼,我完全没有给自己 gap 的时间,周末去了趟上海喝个喜茶就到新公司上班了。

    事儿

    在一家风口公司,事情是由来自各个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方面的变化快速推动发展的。这些方面包括:老板的背景和个性,资本市场的态度,政策的态度,媒体的风吹草动,用户的丁点声音。在这种环境里,产品研发所处的小环境是很被动的。很难有,“我想到了一个 idea,我和工程师团队商量看看,把它做上线” 这样的路径。而且恰恰因为外面的水一天比一天高,公司需要的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都像是被鞭子抽着搭出来的,所以每个部门其实都有一屁股债。单论产品经理自身的处境可能已经算是稍好的了。然而仅仅是稍好。

    由于我面试进来的职位做的是偏后台的事情,所以和一线业务没有太多接触,初期的几周也比较按部就班,小团队只有一两个固定工程师,之前这部分没有平台化的工具,全靠一个工程师手动做,而工程师只是写统计代码的,对于如何实现一个平台型工具并没有思考太多。也因为相关同事的性格,简单的一个事情会花很久很久才讲完,中间大部分时间还花在了“思想工作”上。(完全不是创业公司的风格对不对)再大一点的事情,就会动辄整个屋子十几二十个不同部门的工程师,对着彼此画出的构架图逐一发表意见,聊到夜里十一二点。(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没见过效率如此低下的技术方案沟通。(事后有工程师提醒我,这几个团队是在互相抢活儿。(并且我的 leader 也这么说,然而我完全不觉得,我真的以为他们在认真得二十几号人一起聊构架。))就连技术 VP 都在电话里叮嘱大家不要为了架构而架构。可我又能怎么样?只能陪着工程师们笑一笑,你们接着聊吧。

    幸好搭后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学弟,人很靠谱。管他是哪个组的,赶紧抓住一起确定方案。然后拉着不同组的工程师分配模块,那一屋子二十几个人的会我再也不参加了,培养/安抚团队人员情感的聚会也不去了,能放鸽子就放鸽子,看着那些还没做出什么来就能一脸不开心的工程师实在是令人沮丧。

    后来,公司单拉团队做了个保密项目,整个楼层的一大半工程师都不见了,去做什么对内也保密,去做的人都要签保密协议。原本二点五个 pm 负责的事情,全都跑到了我的头上,也不是看我骨骼惊奇,只是并没有人在管理变动的工作分配,恰好我们这个小团队只有我一个 pm 在干活儿,另外一个正因为薪资倒挂的问题打算离职。。。现实世界是非常不合理的,想要努力堵住不合理也很难;如果试图堵住不合理的申诉被一些假大空虚的口号敷衍,就更加的想掀桌子纠正。最后硬着头皮把事情做了,也让决策者认识到了自己的敷衍,并且开始放弃这位决策者,下定决心换一个位置。如果负责的人不在乎你眼中的不合理,就把不合理留给他本人。

    写文档,跟设计师工程师对需求都不是问题了,顶多只是面临团队人员磨合不够的小问题,所以时间紧的项目也可以应付。难以应付的是这些基本功以外的事情:跨部门沟通,和多种背景的人跨部门沟通,和多种背景且对现实认知不一致的人跨部门沟通,和多种背景且对现实认知不一致的各个国家的人跨部门跨文化沟通。事实证明,能和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同事一起工作真的是能力的一种,值得放在简历上。17 年底和 18 年初的两个比较大的项目,现在回顾一下,可能很难有机会再一个人同时做这么大动静的两个东西了。让我做我也不敢了。不过,也因为我做了这么些哪不挨哪的东西,总算得以换了一个位置。

    C 端风口的公司需要一个怎样的产品(负责人)呢?在各种能力中我可能会选,善于让公司各个团队达成共识并做出战略决策的人,也就是不会被风吹上天的人。找到这样一个人的难度与业务的复杂度成正比,他基本上要能够回答各个部门的子业务问题,并给出方案,还能让这些答案共同指向整个公司客观需要的局面,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很棒,既能说服飞在天上的高管和飞在天上的**,又能组织好自己的团队。现在我明白 CEO 为什么工资高了,之前看的书说这类人才很少,供远小于需。很多创始人可能是被逼到了 CEO 的位子,而不是能力使然。

    线下

    都说互联网 1.0 是信息线上化,2.0 是链接人需要的各种服务,从 1.0 到 2.0 有一个不变的主线是提高效率,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起跑线是一样的,虽然可以快速迭代出帮助提高效率的工具,可工具不是提高效率的充分条件。尤其当一个全新的赛道出来的时候,也许世界上的某所大学的犄角旮旯里面有一两篇对现实毫无指导意义的论文里面提到过类似问题,可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了。

    如果最终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结果,那其中的解法不亚于一次科技的创新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负责人是否具有这样的奇才可能是决定公司生死的关键。即使最终摸索出了一套优化效率的方法,市场上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复用,所以投入的精力只能在这一家公司得到验证和回报。而对于风口浪尖儿的公司,还有一个前置的问题,就是把谁或者说哪个团队放在这个提高效率的位置上,因为这个阶段加入的人,都是有些梦想的,自己的梦想怎么可能肯让别人来实现?组织能力不够就会造成大家一起发梦的尴尬局面。

    在线下的这个层面上,其实不存在互联网人才和传统行业人才之分,谁抓得住耗子谁才是人才,所以可能对于一些公司,产品经理只是像财务,像 HR,像商务一样的标准配置,被给予提升效率的机会就不多。

    十三邀 第二季 第十二期 许知远对话刘畅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我体验了两种极端。跟很在意用户眼前看得见的部分,后台逻辑都甩手 “你算一下” 的 leader 做过事,也跟另一个算计半天后台逻辑,复杂到我写的文档堪比上学时候的 paper 来跟他阐述运行机制,而对用户眼前的怪异体验他会甩手“弄个 h5 ”的 leader 做过一段时间事情。我,无 fuck 说。是不是前后台一管到底的构架比较能为互联网产品经理产出有利于未来的人才?在现今的互联网环境,到底什么样的团队结构才是对的:为了公司的利益?为了培养需要的技能?为了保证梯度合理让每个人都看得见自己的上升空间?为了所有其他团队的“抱怨”都能有人接手?

    之前喜欢做 pm 的一个理由就是,它的角色很多变(我是 pm,我想画图画图,你管不着;我是 pm,想撕逼撕逼,你管不着;我是 pm,想写代码写代码,你管不着 etc),对产品的塑造力比程序员来说更强。如今 pm 的角色如果变为只能 take 复杂业务流程中的单点的话,可能已经背离我选择做 pm 的初衷。

    幸福感

    在慌乱的工作中能坚持下来,初期靠的可能是对业务的热情,但是不可控因素频发的时间里,会迅速消耗掉一个人热情,热情一旦被消耗就连烂摊子都不想面对了。有的人可能可以忙里偷闲,从其他的事情中得到一些持续下去的幸福感,但一直转的陀螺就很难。到了春节,我就开始强迫自己不去推动什么事情,将堆积的精神压力主动缓解,算是对自己负责。

    直到现在我还在反思自己幸福感的来源,因为每次认清自己的幸福感究竟来自于哪些生活上的实践,然后为之做出实际的改变,都会来带一次 “移民” 似的效果,整个人都顺畅了。推荐大家,经常辨识一下自己是不是幸福,而不是等着幸福来敲门。尤其如果你也将要去风口里体验生活,必要的心理准备先做一下。

    成长

    学习分为两种,自学和教学。一个自身都在忙着活下来,对外又要展现自己实力十足的组织,是没时间安排每个人的成长空间的。对工程师设计师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自学的话,隔三差五的业务变动,倒是一个短时间聚集知识的动力。当然学习不止于自己手里的需求,因为业务的复杂度,也可以从别的 PM 手里的事情学到一些,法务、GA、财务、PR 等等等等,全都可以了解了一下。Be prepared for curve balls.

    我不知道这样的环境是纠正了还是加重了我看到不合理一定要改变不合理的性格。可能反而衍生出了,既然被敷衍,就加速送不合理去撞南墙的毁灭性思路。

    一些并不影响我的问题

    风口公司的人员构成很奇特,基本把所有类型的能刮都刮进来了,来做人类学考察非常合适。有传统行业的人,国内互联网的人,国外互联网的人,还有国内外刚毕业的学生,我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从世外桃源来的人。不同人带来的是不同的工作习惯,又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的不同,公司整体的“文化”也无法用一种风格来概括。也许这是新公司的必经之路,毕竟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完全是主动塑造的,只能是自然发展的。

    大公司是用邮件撕逼的,而我连发邮件的习惯都没有,更看不懂长长短短的邮件里的推来挡去。乍看上去,看懂这些邮件并参与其中是种小恶,但看明白的好处是,在各种资源都很宝贵的风口公司,有些需求拖一天就省了一天的资源,它最后就是会不了了之。

    对于成天浸泡在需求,设计,工程,测试中的人来说,传统行业的人好像完全是放飞自我的。从 0 到 1 算什么,钱才是王道,必须从 0 到 100。怎么会有人完全不管假设,验证假设和迭代的重要性?每次开会都有不同的宏伟蓝图?!微博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户体验?!每次开会聊得都是这么的飞,这么的开天辟地。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一个很奇怪的局面,不做事像鹌鹑一样呆着就不会出错,只要做点东西出来,就会有一帮牛鬼蛇神出来扮演世界末日的预言家。

    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群体:文理学院毕业生。问了一下文理学院区别于普通大学的地方,好在哪,不好在哪。这群朋友给我的印象就是各方面都还不错。

    级别和薪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当然,公司自身也没站稳脚跟,级别什么的更不可能有行业说服力,不过这两个东西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可讨论的。只要能力够,最终肯定是有办法得到合理的分配的。

    作为产品可能是各种决策困境的受害者,因为决策者们可以很愉快得撕逼,但最终都是需要产品完成相应得改动,给到设计和工程师已经是相对比较确定的方案。这个时间点上的决策者们的风格都是 “既要都要还要也要” 的,且他们之中并没有一个谁负最主要的责任,只是都喜欢发表意见,然后产品就会成为背锅的。因为反正什么都是产品做的,骂产品准没错。一个项目 N 个群,群里有 X 个人,其中两个是干事儿的,剩下 X-2 的人是发表意见的。保持微笑,远离 self-important asshole。

    还是有优点的

    不会温温吞吞,灭亡得很快,轰轰烈烈,一些问题可以不断锤炼。碰到靠谱的同事可以相互取暖。

    what I'm up to next?

    回一回血,找一个节奏快,自己也具备很多背景知识的地方。

    一只正在回血的蜥蜴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C端风口工作的十个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eh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