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庄子·齐物论》篇(3)

学习《庄子·齐物论》篇(3)

作者: 映月池上 | 来源:发表于2023-11-27 19:01 被阅读0次

    上节由庄子立意主题“吾丧我”后引发对人生一系列的思考。庄子认为这世间的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而这,在庄子眼里是觉得可悲的。为了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庄子进而对人背后的“真宰”进行了深度的探索。

    接着读……

    人们的言论不像风的吹动,发言的人都有自己的言辞,但他们所说的言论又不能作为统一的是非标准。他们果真有自己的言论吗?还是未曾有过自己的言论呢?人们都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同于雏鸟刚孵化出来的叫声,到底有分别吗,还是没有分别呢?

    道是如何被隐藏而有了真伪呢?言论是如何被隐藏而有了是非呢?道是去了哪里而不存在呢?言论是为何存而不可呢?道藏在了片面成就里,言论藏在了浮华之词下。所以有了儒墨两家的是非争辩。儒墨两家的是非争辩,是以其所非而非其是,想要去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这样如此,还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

    世界上的事物是没有彼此是非之分的。从彼方则看不见此方的事,从此方则知彼方之是。所以说:彼方出自此方,此方出自彼方,彼和此是相对共生的。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有被肯定的一面就有被否定的一面,有被否定的一面就有另一面被肯定。有是即有非,有非即有是。是故圣人不走是非对立的路子,而照之于天,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顺其自然的道理。

    这样一来,“此”是“彼”,“彼”也是“此”。彼有一个是非,此有也有一个是非。果真就有彼此之分别吗?果真就没我彼此之分别吗?彼与此没有了对立面,就叫掌握了大道的枢要。合乎道枢才像进入园环的中心,可以顺应无穷的变化。是的变化无穷无尽,非的变化也无穷无尽。所以说:则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事物的本然。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人们之所以将如此多的精力放在争斗上,是因为过于关注事物间的差异。庄子认为事物有“此”就有“彼”,他将彼此的关系比喻成一个圆圈,认为二者循环往复。

    哲学家冯友兰曾点评庄子的这个圆圈:“人若站在道的观点上看问题,就如同站在圆圈的中心,他看得到圆圈上每一点的运动,而他自己则站在运动之外。这并不是由于他无所作为、逡巡不前,乃是因为他超越了有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

    在其他人都专注事物间的差异时,庄子指出这些差异源自人们的成见。庄子把囿于有限的观点比作“井底之蛙”,只看到天的一角,便以为那就是天的全体。

    下文,庄子继续以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以引来论述他的观点与道理……

    用手指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不如用不是手指的东西来说明手指不是手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的东西来喻马之非马也。就大道通观之,则,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以是可以,不可以是不可以。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为什么这样子呢?它原本是这样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这样子的呢?它原本不是这样的,所以人们认为它原本就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是可以的呢?它原本就是可以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是不可以的呢?因为它原本就是不可以的,所以人们认为它原本就是不可以的。事物本来有它是的地方,事物本来有它可的地方。没有什么事物不是,没有什么事物不可。所以就像草茎和房柱,丑陋的女子与西施,以及一切奇异古怪的东西,从道的角度来看都可以一通为一。事物的分散,必定有所生成。有所成就有所毁。从总体来看,一切事物无所谓成与毁,都复归于一。

    只有通达的人才知道万物通而为一的道理,因而不固执于自己的成见而寄寓于事物本身的自然规律。这就是顺应自然的道理。顺应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叫作“道”。

    辩者们损耗心神去求一致,而不知道万物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朝三”。什么叫做“朝三”呢?有个养猴的人分橡子给猴子们,说“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四颗。”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

    养猴的人又说:“那就朝四而暮三吧。”

    众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实则名与实都没有亏损,而猴子们喜怒却因而不同,只是顺应了猴子的心理作用罢了。所以,圣人调和是非之争而保持自然均衡,这就叫做物我两行,各得其所。

    此节辩理,不觉会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踪,那就慢慢消化,伴着后面寓言故事的论述慢慢明晰与吸收起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庄子·齐物论》篇(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ft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