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的三种类型:急性危机干预,哀伤危机干预、自杀危机干预!
急性危机干预叫心理救援,灾难事件发生后,几天到几周不超过一个月就会恢复,比如我们上坟,过了五七,基本就恢复过来了。但总有约20%的人恢复不过来,出现了一定问题 ,生理心理社会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这20%的人在危机事件发生前就有一定的认知问题,有认知不合理信念,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度概括化、糟糕至极。
你觉得结婚后丈夫必须对你好、应该对你好,这就是绝对化要求。丈夫也是人,他有时候对你好,有时候对别人好,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不会造成创伤。如果是必须,一旦有另外,就会受到创伤。
考试因为小小的失误而失败,但你认为这是你这个人无能,不是学习的料,就是过度概括化。
孩子一旦晚回来会,你就会狗急跳墙,认为孩子发生了意外大事,这是糟糕至极。
需要急性危机干预的人,在危机发生前的认知是这样的:
1、他们认为生活是可以预期的,她们能够掌控生活,这就是绝对化要求。我们知道,生活至少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预期和掌控,比如今天你吃馒头还是吃大米,打孩子还是不打孩子,是可以预定的。但是出门后碰到张三还是李四这是不能掌控的。
2、他们认为生活是公平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公平公正,也没有和平。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世界,而是有人在为负重前行,所以才会岁月静好。有人的好生活就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则努力一辈子就是过不好,生活就是这样不公平的。
3、生活是有意义的,一旦发生创伤时,就没有意义了。生活本没有意义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我们坚持日更有什么意义?我们赋予它什么意义,就有了什么意义。生活的意义来自于当事人的赋予。
4、我是有价值的。创伤后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人,无法承受。
5、危险离我很远。但是现在危险离我很近,发生在我身上,无法承受。其实,危险离我不远离你不远,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我们时刻要警钟长鸣,有这个意识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说战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国家,我们无法预测风险,躲避风险,当风险到来时我们积极面对它。
不止急性危机干预人有这样的认知,所有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又可归结为三观问题。
世界观,你怎么认识这个世界?是否有超出世界的外力?唯物还是唯心?
人生观,人生是享福还是遭罪的?人生不如意时十之八九,你如果相信的话,所有的不如意都是正常的,每当遇到顺利的事就会感恩,不顺利就坦然接受。如果相反,人生就是处处不如意。
人需要一种安全错觉,也叫积极错觉。其实抑郁的人看世界更加真实,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实际高出很多,女人们会觉得自己很漂亮,自己比一般人更懂事,比一般人更明白,这都是积极错觉。当然,积极错觉是积极的,有助于人们更适应社会,更加积极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