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4:信息技术课程素质教学法(3)

14:信息技术课程素质教学法(3)

作者: N度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2:37 被阅读0次

    (六)探究法——开发学生创造力

    指导式探究: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习,亦即协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特征:教师在探究教学时,其角色是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学生要对各种事件、资料、材料或事物作反应,并且根据他自己及其同学的观察试建立某种有意义的关系或形态;学生思考的过程是由特殊的观察到推论。

    非指导式探究:

    1、条件(有多次参与指导式探究活动的经验;具备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渡技能;具备充分的科学知识)

    2、特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控制材料和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探究的材料是使教室成为实验室的基本要素;学生从个别的观察、推论以及班上其他人的探究中获得有意义的关系或形态;教师要鼓励每们学生提供自己的推论来与班上其他人分享,而使所有同学受益。

    3、探究过程的技能:在信息科学的探究教学中,学生所要“探究”的对象是双重的,一是探究“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本身,其二是探究“信息科学方法”即“如何探究的过程”。探究过程的技能包括基本过程技能和统整过程技能。科学探究活动所必备的过程技能共有13种。

    基本过程技能:观察、分类、时空的关系、使用数字、测量、沟通、预测、推论。

    统整过程技能:下操作型定义、控制变因、解释资料、形成假设、进行实验。

    4、探究式教学策略

    矛盾事件法:利用某种矛盾现象或事件来引起学生探究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法时,可利用实物展示、表演、影片或口头提问等方式来发现矛盾事件。

    解决问题法:教师必须提供某种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来协助学生应用各种技能及知识去解决他们所要探究的、想要解决的问题。

    归纳法:将许多个别或特殊事件归结出某种原理或原则。通常是让学生先认识到某种观念的实例或特性,然后再让学生去下定义,去进行讨论。

    演绎法:根据一般的原理原则来推论特殊的事件。此种方法是先要让学生对事物的名称及概念有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去体验事物的特性。

    5、探究教学的不足:

    探究法先天存在两大难题——“时间”与“错误”,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会比传统的讲授法要多,帮对这些错误的处理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教师应对整个学习情境加以控制以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学生由于失败所造成的挫折感。

    6、探究式学习的典型应用——Web-Quest:道格、马奇提出的,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探索和研究,也译为网络探究学习或网络主题探究。

    Web-quest的基本模块: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

    (七)程序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治能力

    1、程序教学法:首先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的项目,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了程序教材;程序教材通过教学机器呈现出来,教材中每一项目都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构答反应或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当一个小项目学习完成后,即自动进行下一个小项目的学习。

    2、程序教学的模式:

    (1)直线式程序是以斯金纳首创的程序为代表。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指导下,直线式的程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2)分支式程序:克劳德程序和凯程序

    分支式——多重选择 分支式——构答反应程序

    3、程序教材的运用的方法

    (1)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

    (2)熟悉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阅读程序教材中的每一项目,进行思考;

    (4)注意与传统教材配合,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关资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信息技术课程素质教学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n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