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作者: 浅亦博 | 来源:发表于2024-08-03 20:40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古代兵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在这句话之后,往往紧跟着的便是:“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两句话,不仅道出了战争的本质,也反映了古代智者对于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态度。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兵者作为凶器的本质,以及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智慧。

首先,我们来解析“兵者乃凶器”。兵,泛指军事力量,包括军队、武器、战术等。在中国古代,兵被视为凶器,这是因为战争往往伴随着死亡和破坏。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明确指出:“兵者,诡道也。”战争的本质是诡诈,是力量的对抗,是生与死的较量。在这样的较量中,无辜的生命常常成为牺牲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兵被视为凶器,是不无道理的。

然而,尽管兵者乃凶器,但“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里的“圣人”,可以理解为有德行、有智慧的领导者。在古代,圣人往往被视为理想中的统治者,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德行,能够洞察世事,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对于这样的领导者来说,战争是最后的手段,是“不得已而用之”。这背后蕴含着两层深意。

其一,圣人深知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因此他们尽力避免战争的发生。他们通过外交、联盟、文化和经济的手段来维护和平,只有在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是正义无法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时,才会选择动用武力。这体现了一种“以和为贵”的理念,即和平是国家和社会的最高价值,战争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其二,当战争不可避免时,圣人会以最小的代价、最有效的方式结束战争,力求将战争的破坏降到最低。他们遵循“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原则,尽可能地通过智谋和外交解决问题,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即使在战争中,他们也会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如不攻无备之国,不杀降,不伤无辜,以体现战争的正义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一古训,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智者对于战争的理性认识和道德考量。它提醒我们,战争虽然有时是国家存亡的必要手段,但其破坏性和残酷性不容忽视。真正的领导者,应当以和平为先,以智慧和德行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动用武力,以最有效、最人道的方式结束战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当今世界,这一古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着我们应当珍视和平,避免战争,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文章

  • 李白(38)

    1.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要知道战争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2.相思黄叶落,白露...

  • 您是否常用药物这个“凶器”伤害自己?

    明代医学家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是符合我国历代医家观点的。唐...

  • 乃知兵者是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少年成名,他鲜衣怒马,一手红缨枪耍得出神入化,不亚其父。 他清越的声音响在武场上,愿醉卧沙场,马革裹尸,壮志饥餐胡...

  • 儒法道,墨兵杂,一也。

    《杜诗传》有言,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韩非子》曰: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慎用也。”“不得...

  • 乃知兵者是凶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

  • 哲思:能不战,则不战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不得已而用之。 语出《旧唐书·列传第十六·房玄龄》。意思是:战争是很危险的事情,是实在没办法的...

  • 无情剑赋 [紫电青霜]

    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上古圣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轩辕神明,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禹...

  • 《道德经》学习第七十一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天下篇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这章是天下篇的战争部分,讲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乃知兵者是凶器,圣...

  • 战争的厌恶

    古人云,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

  • 道德经初读(31)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n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