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家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是符合我国历代医家观点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药性刚烈,犹若用兵。兵之猛爆,岂容妄发?”药是用来治病医人的,兵却是用来攻城略地的,兵之所过,万物肃杀,将用药比作用兵,足见药的猛烈。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如此,用药亦使然,药是救急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用药,这不仅仅是因为是药三分毒。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4013/7cf0f20ccf36f64f.jpg)
古人云:疾病为害,小则耗精,大则伤命,犹如暗藏了一个敌国一样。所以说治病犹如打仗,战争双方分别是药物和疾病,似乎和我们并没有关系,但不要忘了,药物和疾病的战场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这就好比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样,交战双方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但他们践踏的是中国的国土,无论二者谁是胜者,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药物治病的原理正是如此。即使药物是毫无毒副作用的,即使最后药物战胜了疾病,但他们的战场——我们的身体却因为这场交战遭受了严重损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4013/bcfedf0afbab42e4.jpg)
我们学习历史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某某战争导致某某国损失多少人口,经济损失多少,直接导致某某国经济倒退多少年等。我们知道统计战争对人民对国家的损害,却很少关注药物祛病这场大战对人身体的损害,这也是现实中许多人治好了病却丢了性命的症结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4013/891cc0837a5d304c.png)
用药如用兵,不容妄发,还在于如果用药的时机不对,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加重对身体的损害。我们知道用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即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用药亦如此,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用药,根据相同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用药,不然,事倍功半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4013/356c8a831680983d.jpg)
另外,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医生用药的目的在于祛病疗疾,对于有病症的组织或器官来说,药是有益的,但对于其他组织来说,则未必有益,甚至还会有害。可惜,人体内发达的血液循环系统对所有器官都是一视同仁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营养大家平分,药物大家也要平分。可怜那些并无病变的组织器官,平白无故分摊到这些无用或有害的药物,即使不破坏组织功能,也会影响他们的正常运转。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时候,我们最好还是不要用药。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4013/e07a43ebb17bc8d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