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听了几十年的话心中却一知半解,其个中寓意到底是啥?在传统习俗里,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
正月初二:狗日
正月初二是女娲造狗的日子,故称“狗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狗,如果当日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会风调雨顺。
大年初二: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详解:大年初二,祭财神、回娘家是很有特色的汉族风俗。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祈望今年财源广进。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大年初二习俗还真不少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
正月初二 · 话年俗
1、女婿拜年“法定日”
《金吠报春》画/张爱学 来源:求是网
大年初二,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民间称“姑爷节”、“迎婿日”。
“回娘家”又称“归宁”。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大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女婿精神抖擞,穿戴一新,带上丰厚的礼品,专门给岳父岳母拜年。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时要好好关照爱护自己的女儿。
△央视春晚小品《一个女婿半个儿》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姐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这一天,老少团圆,旧时有的人家也会选择这一天拍一张“全家福”照片。
2、送年礼,送“双”别送“单”
初二,出嫁的女儿携夫婿回娘家,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然而送年礼,既有数字上的讲究,也有谐音上的讲究。
首先是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是个吉利。装点心匣子或装果篮儿,其种类要为双数,四样、六样或八样。
其次,注重所送年礼的谐音,有些东西的谐音“犯忌”,不宜送人。送水果时不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不吉利;不送钟表,“送钟”与“送终”谐音;给生意人送礼不送“书”,“书”与“输”谐音。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3、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说了这么多年初二习俗
有啥好吃的没
大年初二吃什么
民间谚语说了: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图的是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开年饭
大年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这一天要吃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寓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开年饭”,自然菜式不能少,而且都要取吉祥寓意。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韭喻“长长久久”,芹喻“勤劳刻苦”,这些都是开年饭常见的菜原料。
吃吃吃吃吃吃
还有这些年初二地方美食
你吃过没
发糕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种独特有趣的习俗“开年”。用一种叫作“发糕”的年糕,连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还边吃边大喊:“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据介绍,恩平人年初二吃发糕开年的习俗源于明朝,此后,恩平人吃“发糕”拜祖开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饵块凤羽人的习俗,大年初一包元宵,大年初二吃饵块,雷打不动。当然了,这饵块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甜味的,一种是咸味的。
吃甜味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一年家里没有杀年猪,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煮饵块的好肉食,加上头天早上就吃的是元宵了,再吃甜的就重了。吃咸味的才最正宗,年猪杀翻后,在大年初一下午开始在灶窝里炖的那一大土锅肉食,就是为第二天一大早的煮饵块准备的。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鱼大肉,已司空见惯,由稀缺到丰富。“互联网+”增添新年味,网约大厨做年夜饭等也流行起来,选择的多元,人们不再局限吃的多少,过年餐桌上的菜品不再求全而精致、营养、健康的菜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小编友情提醒大家
面对好菜好酒要hold住
不要贪多伤身哦
你们家大年初二吃什么
欢迎大家留言
明天轮到猪宝宝陪大家
别忘了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