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大海风起云涌,每波过后,沙滩上都会雨后春笋般地散落无数来自海洋的奇珍异宝,这些五彩斑斓的大自然馈赠,带给人们无限的惊喜和期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风彻底吹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一觉醒来,仿佛人人在一夜之间都被神奇的魔法师施了魔法。
养猪能致富,种地能致富,贩卖水果能致富,帮人拉绳打纤能致富,倒卖服装能致富,收破烂儿也能致富......总之,只要你动手,干什么狗屁倒灶的事都能——致富!但是,读书却不一定。
我当时已18岁,正在读高中。若高考能金榜题名的话,那是件很神圣的事。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这很稀罕。如果谁折腾了几天,揣回了一沓钞票,人们可能没有多惊讶。如果谁家的孩子,高考被录取,对于这家人来说,不啻于,刨地时掘获了国家一级文物。
我从小就不聪明,但很勤奋用功。大概是天道酬勤吧,在那个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却在努力学习,我荣幸地成为了现在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父母单位的同事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常拿我当正面典型。
高中后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在班里面算上游中的中游,考一个差一点的专科学校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我落选了。我连续复读过两年,最终什么学校都没有考上。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有多大,我不想花太多的笔墨去描述,大家如果有同理心的话,可以自行脑补;如果没有,我给你说也是白说。对我父母的打击可能更严重。
因为我父母均出生于贫困的黄土高原的贫困家庭,更令人震憾的是:他俩,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
在落后的文盲遍地走的六十年代,别说是黄土高原,就是在发达一点的省份,这也算比较高的“学历”了。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是他们寄希望于未来的众望之所归。可想而知,我的落榜对我们的家庭来说,不亚于日本广岛遭到了原子弹轰炸。 我的父母一句责怪我的话都没有说!
父母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在这个强制感恩,感恩教育满天飞的时代,我更感觉到父母的爱是博大无边的,是无以回馈的。
而今,我也是临近知天命的岁数了,我也早就为人母,为人师了。我的女儿亦如当年的我,也在高考的战场上被打的狼狈不堪战果惨淡。我教了将近三十年的书,看遍了红尘学子在学海泛舟的苦乐心酸,当年的那点痛对我而言早不算什么了。
只是万水千山走完,栏杆拍遍,也难以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报答父母最好的礼物不一定要腰缠万贯,飞黄腾达,富贵逼人。但是,令父母的希望落空,泼灭寒夜里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恐怕是最不厚道的了。
所以,我经常在课堂上勉励学生“不忘父母恩,牢记报国志”。报国即行孝,行孝要行大孝。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虽九死而不悔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既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没有辜负祖国的教育培养。因为不论在哪个年代,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来说,教育都是一件极其奢侈和伟大的工程,它既承载着民族的未来,也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代孩子都在负重前行啊!
下面再谈谈我的教育生涯感受。
任何一个单位都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会的发展有它自身运行的规律,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只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即人们常说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在学校待了一辈子,却是一颗从来没有辉煌闪耀过的无名小行星。
学校虽号称是社会上的最后一方净土,但它也并不是化外之地,社会上的所有鸡鸣狗盗的故事,也在这个大舞台上日夜轮番上演着。我天生愚笨,尽管爱读书,但什么书也读不透。对我而言,社会这部大书简直好比天书。拿着它,就如狗啃刺猬般无从下口。想想我这惨淡的人生,我也只能仰天长叹,大笑三声,哈哈哈......
教科书有时好比是穿肠的毒药,小酌怡情,大饮伤身,过瘾要命。我们要读书,不能全信书。宋朝理学家朱熹不是说过嘛“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不愧是学贯古今的大家,他的理论也是振聋发聩的,我是五体投地的佩服他。而且他终身不参加科举考试的魄力也很令人惊叹。他可真正生活在一个科举考试能够光宗耀祖的时代啊,但他却敢于逆流而上,把自己燃烧成一束不一样的烟火,至今还闪耀在全世界的上空。
与这样的大人物比,我可差远了。首先,没有人家的天资;其次,没有人家的家世;最后,没有人家的才情......最主要是没有人家那么强大的内心。不过有这样一个先贤引路,最起码能抚慰我等在寒夜崎岖山路上的寂寞和冰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