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大学,选择了一个理学专业后,慢慢变得越来越理性,真正以理科生的思维开始看待世界。
以前很喜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我看来,它的韵味,是慢慢地渗透进心里的,《荷塘月色》相较之则远远不及,《故都的秋》道尽了秋的悲凉,令人感同身受。
前几天去图书馆学习,看了几篇郁达夫的散文,真的喜欢不起来。感觉写得很矫情…《故都的秋》也矫情,但矫情的有韵味。
相较之下,反而开始慢慢喜欢一些比较深刻的笔触。慢慢地觉得读文史没有用,文史慢慢离我越来越远。大一看了没几本书,《人类的故事》、《人间失格》、《1984》…
我想起了一位专业课老师说过的当时我极不认同的一句话:“能让世界进步的终究是我们的那些科学文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