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写·血』第29期的话题:「整合」

作者: 侯志强 | 来源:发表于2017-07-20 14:24 被阅读26次

    『携·写·血』第29期的话题为:整合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本来毫不相关的信息、状况、部门或人员,遭遇到某个特定要素之后,突然被整合成为一体?或是有心要整合这些资源却找不到那个关键的要素?写一写你在这方面的努力与得失。

    《治班方法论》:陀螺论 & 主线论

    一、乐谦老师的烦恼

    最近乐谦老师很烦恼。这位年轻的老班主任,在高一就预见性地搭建起了一整套完整而严密的班级运行体系,一直运转良好,按说不会遇到什么难题。可进入高二以来,问题频出:

    1. 首先是成绩:自从年级的考核向一本转移之后,乐谦开始对一本加强督导。然而一年下来,非但一本的成绩不升反降,班里原来的二本优势也不复存在;
    2. 其次是动力:陆续有学生在和他谈话时表示自己缺乏学习动力,请他帮忙解决;
    3. 然后是表现:学生整体表现得松散、浮躁、应付、装样、抄袭、内斗、起哄、不服管教。尤其是特定几个同学,完全不把集体放在心上,自私自利、两面三刀,把班级搅得乌烟瘴气。

    乐谦老师不明白:明明在高一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班集体,怎么到了高二就变成一团散沙了呢

    二、乐谦取经

    带着这个困惑,乐谦向经验丰富的马识途老师请教。详细介绍完自己的做法和问题之后,他总结道:“我工作8年,虽然连续带了4年的高三,但若说完整地带完一轮高三,这才是第二次。这两轮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我用图给你画出来。”他在纸上画出一张草图:

    学生三年来的表现

    马老师深思半晌,提了一个问题:“你在高一时做了哪些工作,使得班级蒸蒸日上?”

    乐谦张口就说:“做了很多。比如从各种学习和生活细节指导学生、不厌其烦地培训班委、全面细致地制定班规、科学系统地制定量化体系、每次班会定期反馈……太多啦!”

    马老师接着问道:“这些工作你到了高二时还在坚持吗?”

    乐谦顿时语塞:“这……不过,高一时已经完全建立,没有必要再重申了呀!只需要严格落实就行。”

    马老师追问道:“那落实得好不好呢?”

    “不好……”

    既然不好,你是怎么应对的?”

    “当然是严厉批评与校正。”

    那高一时如果学生落实不好,你是怎么做的?”

    “高一什么都不懂嘛,自然是以鼓励为主。先发掘优点鼓励、再找出缺点指导。”

    “那你是不是认为:你的学生到了高二就不再需要鼓励了呢?

    “咦?”乐谦大吃一惊,开始反思。

    三、陀螺论

    马老师在折线图上添了几笔:

    被马老师修改后的草图

    “你看,你对学生在常规上的期待其实是递增的,而且是台阶式递增:高一以鼓励和指导为主,高二突然放手并希望他们做得更好,但你的投入和经营反而下降了。所以,学生在高二的表现差,原因就在于老师没有用行动去经营自己的期待,哪怕这个期待曾经成为现实。

    “啊,是了!”乐谦痛心疾首,“常规方面我在高二的确做得很少,导致学生虽然在表面上仍按时按点,实际上却已经外强中干了!这都怪我太僵化,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他下意识中的确认为:到了高二,学生们把常规的工作做好是分内的事,班主任应该腾出手来关注一下其他方面(如学习方法和效率、为人处事的技巧与格局等等)

    但事实是,当自己在新的阵地开疆拓土的时候,学生却在本已做得很好的常规方面(如卫生、纪律、课堂、作业等)出现漏洞,反而影响了学习;自己没有意识到症结所在,反而气恼学生不体谅老师、一直拖后腿,自然是批评抱怨多于表扬鼓励;这反过来又打击了学生的士气和信心,令他们表现得更加不如意。如此循环。

    马老师接着说:“打个比方,学生就像转动的陀螺,自己不会旋转太长的时间,需要老师不时地拿小鞭抽一下给些外力。你抽得太急会把它抽飞,抽得太慢它也会停下来。这里面的诀窍就是时刻关注、审时度势。

    学生像陀螺

    乐谦再度折服:“是的,学生们在高一表现得太好,导致我太放心了,完全放下常规去抓所谓的「高二的主线」。就像抽陀螺的孩子中途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了注意,等回过神来陀螺已经快停了。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小鞭勤抽,让它再转起来。”

    四、主线论

    马老师接过话题:“说到「主线」,你心里的主线是什么样子的?”

    乐谦不好意思地说:“当初我带班的时候把高中三年定了三个主题:高一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适应甚至掌控高中的节奏;高二是「格局」开扩学生的眼界和心胸;高三是「成就」,用一年的拼搏来成就自己的青春。高一基本上做到了,高二做得很糟糕。究其原因,就是孤立地甚至割裂地处理问题,没有用系统的眼光应对。”

    马老师点点头:“你这是阶段性主线,也不能说就错了,只是需要一根贯穿整个高中的主线牵引。你的整体主线是什么?”

    乐谦有些窘迫:“我倒没想到这个层面。但综合高中学段的特点,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该是主线,所有的德育活动应该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副线吧?”

    乐谦心中的主线

    马老师摇摇头说:“我的理解不一样。我认为德育和学习都是副线。”

    “啊?”乐谦口眼大张,“两条都是副线?那主线是什么?”

    马老师笃定地回答:“是思想。学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有一个统一而坚定的思想。你再来回顾这张折线图,”他摊开乐谦画的第一张草图:。

    “你看,学生高一表现超出老师的期待,是因为他们刚入学对自己有期待,在思想上想上进,老师给予的习惯指导与思想引领和他们的思想同频,故而起到增幅效果;到了高二,学生入学的冲动也早就淡了,需要新的思想引领,若此时没有新的思想引领,可不就松懈了!常规涣散只是思想涣散的表象罢了,更何况你还放下了常规去抓「格局」!

    “到了高三,有了高考的压力,思想上又重视起来了,又和老师的思想同频,表现自然又好了起来。当师生「思想」同频时,老师的努力会有加倍的效果,德育和成绩都不用担心;反之,无论老师的工作做得多还是少,学生的表现总会更差

    “所以陀螺慢下来了,而你要勤抽的不仅仅是「常规」,还有「思想」!它虽然隐蔽,但却最为重要!”

    马老师理解的主线

    “可是,”乐谦身上都冒汗了,“我抓「格局」不就是抓「思想」吗?你说的我正在做呀!”

    “哦?”马老师大有深意地看着他,“你是用高一抓「习惯」的方式在抓「格局」吗?「格局」在你心里有明确的定义吗?你培养学生「格局」的措施成体系吗?还是只有一个想法和口号?”

    乐谦被问得张口结舌。他心里明白:马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自己只是空有拓展学生格局的想法,至于「格局」的内涵和外延具体有什么,他心里并不太清楚,更不用说他一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班会课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乐谦心服口服,“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我还想再确认一下,接下来我该怎么纠正呢?”

    六、马老师的建议

    马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

    我给你几条建议:

    1. 把你的学生当新生来带。这样有助于你降低期待,以赏识的心态发掘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2. 重新掌控常规。常规是管理的抓手,常抓常规可以保证你及时了解管理漏洞,做出及时反馈,以保障小鞭勤抽、陀螺长转;
    3. 整合学生的思想。这本就是你的擅长,只是你放弃了而已。借高考的势和学生思想同频,以班会为主战场进行阵地战、以饭后课间为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 你曾在「救火论」中提倡「学生主动找你寻求帮助」,但这条理论只适合同时兼具「进步意愿」和「具体困难」的学生,且只能解决给予帮助时的优先顺序问题;而「整合思想」这件事则是需要你主动去做的。它正好是对「救火论」的反驳和补充;
    2. 你的战略目标不是摧毁负面思想,而是整合积极思想。把能整合的思想全部整合起来,负面思想就会不攻自破;否则,负面思想只会越来越多。
      等你整合完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执行力就上来了,你的那些独门秘籍就会大放光芒。

    乐谦长出了一口气,一迭声地道谢:“意识到问题症结之后,我对高三就有信心了!”

    马老师温和地笑着:“别那么说,高三本来就是你的强项啊。我看好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携·写·血』第29期的话题:「整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vd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