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离姗姗
“正如孩子们并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目的一样,大人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这种隐藏的取向会导致大人行为不当,并对孩子造成影响”。
——简.尼尔森
孩子们之间的玩耍总免不了会有一些小的摩擦,但如果父母不仅没有安抚好自己的宝宝,反而与对方父母起了争执,那么,作为父母就真的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了。
就在前几天,西安三兆村就上演了一起由于两个孩子争夺玩具而导致双方父母殴打起来的事件,其中一名孩子的妈妈还被打成脑震荡,目前还在医院进行治疗。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给父母的小天使,当他降临到这个家庭中,他就理所当然的要被小心呵护和照料。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把自己家的孩子看的比掌上明珠还要珍贵。
再加上每个家庭就那么一两个孩子,在生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家长总是会想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予孩子。所以,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与伤害呢?
当孩子面临伤害和委屈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就会挺身而出,做他们的保护伞为他们遮风挡雨。可有的时候,保护的行为采取不当,只会给孩子起到一个不良的影响。
1、 孩子的认知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理念
嗯哼是我们这些哥哥姐姐、大叔大婶一直都非常喜欢的“小暖男”。他热情、聪明、懂礼貌、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看到如此乖巧的小朋友,恨不得自己也能立马生一个这样的乖宝宝出来。
而嗯哼之所以能够如此讨大家的喜欢,是离不开杜江和霍思燕的教育和爱的。
印象中,他们参加节目,霍思燕和杜江从来没有责备过嗯哼,夫妻二人总是耐心的告诉他可以或者不可以的原因。
记得一期节目中,是要求小朋友将自己不玩的玩具捐给山区贫困的小朋友。刚开始,嗯哼是非常不开心的拒绝着,霍思燕并没有马上要求嗯哼将玩具捐出来,而是语重心长的给他讲道理,慢慢的去感染他,让他觉得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如果你的教育理念是宽容有爱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一定是宽容有爱的;
如果你的教育理念是严谨严肃的,那么孩子就一定会是一个凡事严谨认真的人;
如果你的教育理念是棒棍底下出孝子,那么孩子就一定是一个自卑且暴力的人。
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曾现。
2、 孩子的行为取决于父母的生活态度
Q从小父母就离异了,她一直是和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Q的母亲是一个嗜赌为命的人,更是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
Q的母亲会因为贪图一点小便宜就和亲戚闹得不可开交,会因为哪个亲戚得了势就分外巴结,也会因为亲戚找她帮个忙而趁机要酬劳。
就是和这样一个母亲整整生活了18年。Q大学毕了业就早早的选择了结婚生子。最开始的婚姻生活,在外人看来是非常幸福的,老公是某大学的老师,而Q是某公司的职员,在北京有房有车,俨然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可没过几年,Q升了职,加了薪,成了某公司的经理。他对曾经的爱人开始有了抱怨,她包怨他赚的钱都没有她多,抱怨她只能和公婆挤在狭小的不足50平的房子中,她抱怨他没出息……
与此同时,公司中另外的一个男人正疯狂地追求她,她干脆利落的连一点迟疑都没有的就和老公离了婚,投入到了另外一个男人的怀里。
她曾对她母亲说过一句话:为什么你可以离婚,我却不可以?……
我辗转从别人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时,突然觉得很悲伤。一个母亲,一个家庭本应该给孩子的是幸福的生活,良好的教育和优秀的品质,却因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人的态度,造就了一个她的复制品。
我不知道当Q的母亲听到Q说出那样一句话时作何感想,可从Q的事例中,我们因该明白,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3、 以身作则比说教更能培养优秀的孩子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当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当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语言系统时,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对孩子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记得一个特别搞笑的真人真事。
同事W说,有天晚上她和老公打算睡觉了,本来以为一岁的儿子也已经睡着了,没想到儿子突然扒拉开被子,说“妈妈我要和奶奶”。W上了一天班,早已经筋疲力尽了,就对儿子说,“找你爸去”。
一岁大儿子就拿脚踹了老公一下,说“睡屁,我要喝奶奶”。这个“睡屁”顿时把W夫妻二人震惊到了,一岁的小孩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后来W夫妻反思,一定是自己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不注意,所以儿子才学会了。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我们第一件事不应该是去责备,大骂孩子,而是从自己的身上先找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本身做的不好,所以孩子才会跟着学。
很多时候,我也会听到家长们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只知道打游戏,让孩子做这个偏要做那个……而你听吧,孩子总是会说,爸爸妈妈还怎么怎么样做呢。
事实上,当你真正去去用行动影响孩子时,孩子真的愿意照着你去做的,他们觉得父母就是榜样。
而当孩子没有做到你的样子的时候你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做到了呦~
无论是对孩子的教育,生活态度,还是用行动去影响都是父母应该为孩子而建造的一面镜子。当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时,请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不要让孩子成为下一个你不想看到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