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随感

读书随感

作者: 当年雪 | 来源:发表于2022-07-17 21:59 被阅读0次

01读书如登山

读书譬如登山,读的越多,站的越高,看的也就越远。这里讲的是视野的问题,读书在培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理解世界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4年寒假,我做了一个月的家庭教师,一个挺机灵的孩子唯独对学习趣味全无,一看书就打瞌睡。在一次家庭会议中,全家人都在解答读书有什么用,各种说教,各种劝勉,认识学历更高的伙伴、交既有才有貌的女朋友、当官、不读书就只能干体力活、挣更多的钱,当白领……

每一种解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每一次劝说都在用实用的利益诱导着孩子,然而,作用并不那么乐观。

我很坦诚的说,读书确实没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喝,有时候还很苦。但是,读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丰富的人。何为丰富?不读书你也一样能够找到工作,一样能够养活自己,但是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生活层面。而读书越多,你的视野越宽阔,你能体会到世界越多。比如,看电视剧,同样一部战争片,有的人只能看到打斗枪战血拼,有的人看到了谋略政治信仰,视野不同,认知不同,人生体验自然不同。

当然,随着,认知的不同,结交的人,进入的圈子也不同,职业发展和人生际遇也就不同。

02读书与学习

读书譬如旅行,都在寻找一个未知的意义。与其说读书是为了观察别人的世界,不如说读书是为了找寻自己,找到自己的信仰和观察世界的角度。

李笑来先生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解释了书名的来由:

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等,读同一本书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读不同的书也可能产生相同的共鸣。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其中提及王阳明。在《王阳明心学》一书中写到,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和行动的统一,实事求是,把握问题实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心学讲求破译自己的内心世界,继而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目前,我对阳明心学的认识还较肤浅,还须在日常亲身实践和体会、感悟,暂时打算每天做些读书、求知的思索、致力于知行合一的实践,每天做好日间工夫。

反思过去,其实在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时期,很多学习都是被动学习,更确切的说:自己是主动的被动学习,这样看起来是属于勤奋刻苦学习类型的,往往是老师表扬的树立典型的一类人,现在想来,当时主要是出于自我激励和虚荣心的需要,内心接受了这份荣耀。然而,实际上,真正厉害的,高手,从来都是目的明确,计划科学,行动高效的,这类人没有是有着强大动力的,是用心用脑,而绝不仅仅是外表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这样的人,往往才是最有实力,能够稳稳赢到最后。

相关文章

  • 黑塞谈读书—个人生命经验的拓展

    黑塞在《读书随感》中谈到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时确定,读书不是为出名、简单的消遣,或者其他的功利。 读书经...

  • 书笺week14 ☆ 推荐《清醒思考的艺术》| 超实用的思维错误

    很喜欢这种专门的读书活动,以后每周末来交作业~记录当周的读书随感,数量不定。 week14(20170403-04...

  • 读书随感

    001 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高考制度导致在中国大环境中,分数成为了考量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的一个标准。我们县城当年的...

  • 读书随感

    在前两年的时候,经常在各种平台上会出现“对不起,谢谢你,我爱你,请原谅”的字眼,为了跟风也一直在很多签名上...

  • 随感-读书

    不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输出是最好的内化!

  • 读书随感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最近在看南振中老师所写的一本书《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此书分为前言、第1-6辑...

  • 读书随感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最近在看南振中老师所写的一本书《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此书分为前言、第1-6辑...

  • 读书随感

    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读来心情澎湃,荡气回肠!令人叹息的是陈汤所遇非时,境遇...

  • 读书随感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 胡塞尼 ↬↬↬↬↬↬↬↬↬↬↬↬↬↬↬↬↬↬ 这本书里涉及到战争、家园、亲情、种族、人性等等...

  • 读书随感

    把时间当做朋友 1.事件~时间记录 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时间去哪了 2.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学这门课程是愚蠢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zl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