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875天,2022.07.17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家长要关注正向,与坚守规则并行,告诉孩子什么是能做什么是坚决不能碰触的,有规则意识、底线原则。对待孩子要和善而坚定,尊重的同时适时引导,否则就会丧失了父母的功能。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1、童年起主导活动是学习2、教和学双向互动的活动3、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4、“学会学习”是此阶段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在小学一二年级,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做好陪伴和榜样,给予孩子正向的强化)5、促进心理积极发展(通过学习,让孩子的大脑更好使,要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但是家长要对书把好关,不要什么书都看)
儿童的记忆,实验证明针对六到八岁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
儿童的思维形式的发展主要指:概括能力、词语概念、推理能力的发展。掌握守恒定律,脱自我中心化。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等社会支持因情绪情感、学业经验、同伴交往及自信心等父母和老师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罗腾伯格的延迟满足实验,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儿童的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意义:集体归属感、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利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增进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此阶段,父母一定要尊重儿童的伙伴关系,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一好遮百丑)、有主见、独立能力强、助人、合作;
2.不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攻击性强、不友好、合作不良、恶作剧;
3.受忽视的儿童:退缩、依赖、顺从、安静、不善交往。
影响儿童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社交能力。
儿童是否受欢迎,与父母在人际关系中是否受欢迎有很大的关系。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比如同桌,同小区的伙伴);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小学高年级)。
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前);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后)。
家长素质的影响:家长素质直接影响亲子关系,所以家长要好好学习、成长自己家长们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放弃了原本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如:
1.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儿(比如,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书包、文具);
2.让孩子适当的做些家务(比如,洗自己的内衣,洗碗等); 3.让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件发表自的观点;
4.让孩子关注新闻;
5.让孩子记住长辈的生日(让他有仪式感,家长爱孩子,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6.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
良好人品、奋斗精神,高自我效能,为自己负责任的态度远远大于学习成绩!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1.与父母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与同伴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3.与老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20%左右。
亲子教育三原则:
第一个原则: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良好关系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相互尊重的关系;
第二个原则:用成长、发展的眼光,而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比如,鼓励孩子犯错误,当然是要犯他那个年龄应该犯的错误,犯错误恰恰是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能从犯错误中学习不能成长;
第三个原则:教育方式大于教育的内容。爱孩子是有规则的、有底线的,爱与规则并行。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