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4449462/d345fa1edbab8204.jpeg)
今天看到有人写枇杷果的文章,一下子想起那句话,“橘生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这个典故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懂,无非就是说因为水土不同,所以同一品种在不同地方生长出来,味道也不一样。这让我想起那年我吃到的枇杷果。
话说得六七年以前了吧,我有机会去四川宜宾参加培训学习,那次培训让我毕生难忘,因为它实现了我的好多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飞机。
我差不多是我们单位第一位公费坐飞机的人了,在此之前,学校领导外出学习,最多也就坐个高铁,还是二等舱。
之所以我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主要是因为参加培训的那个地方太偏远,别说是高铁,就连飞机都没有直达的,我们必须从重庆再转大巴才能到达,也因此那一次外出,我得以去了重庆和四川两个地方。
我第一次吃枇杷就是在重庆晚上的夜市上,那不仅仅是我第一次吃到枇杷,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枇杷。
因为时间太久远,现在让我回想重庆的夜市,除了熙熙攘攘的场景,我的脑海中便只剩下那一筐筐嫩黄色的枇杷果了。
当时好多中老年妇女拎着一个筐子,在夜市上叫卖枇杷。身在北方的我对这种水果非常陌生,所以难免好奇,就买了几个带回宾馆尝了尝。没想到这一尝便后悔万分,后悔没有多买一些,可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要乘坐大巴车去往下一个目的地,没有时间再去买了。
时至今日,我在重庆品尝的那个枇杷果的香甜,还能穿越时空在我口中蔓延,实在太好吃了。
当时没有多买,一是从没吃过这种水果,害怕买多了没人吃造成浪费,二是价格比较贵,隐约记得好像二三十元一斤吧。
从四川回来以后,我满大街找枇杷果,但是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县城的水果店里好像还没有这种水果。
过了几年,偶然有一次,我在一家水果店里看到了枇杷果,高兴万分,立刻买了几个带回家。等不及清洗,便拿起一个剥了皮塞到口中。
然而心里有多少期望,就有多少失望。我吃的枇杷果比我那年在重庆买的枇杷果要大,品相更好,可是吃到嘴里的味道却不是香甜而是酸涩。我当时就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橘生淮北则为枳”吗?
其实我知道,水果店的枇杷果也不是我们当地种的,而是从枇杷果的原产地进来的货。但是因为储存等原因,不可能等到熟透了才从树上摘下来,都是尚未成熟便落了筐,然后再等时间慢慢把它捂熟。
最明显的水果就是香蕉了,很多时候我们买到的香蕉都是发绿的,需得买回家来放几天才能变黄。可是这样变熟的水果,味道可想而知,肯定不如在树上按照自然变化规律熟透的好吃。
自此我再也没有买过枇杷果,也很少再买距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的水果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