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死了
《无声告白》这本书的第一句是:莉迪亚死了,然后书中倒叙、正叙、插叙等方式将莉迪亚一家的故事描述得跟一帧帧电影画面一样在眼前呈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活动组成的家庭场景、家庭互动模式、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角色认同都一一鲜活地通过这个小说呈现出来了。压抑、苦闷、近乎窒息地阅读感觉,总是让你对书中人物带着一丝丝惋惜和遗憾。但同时惊叹于作者文笔的细腻和精准。
故事内容提要
《无声告白》这本书讲的是莉迪亚死了之后,莉迪亚一家回想各自的生活以及彼此交错的生活,还有现在各自的生活状态。莉迪亚的爸爸是詹姆斯·李,妈妈是玛丽琳·李,哥哥是内斯,妹妹是汉娜。爸爸是中国人,替名来到美国,一直觉得自己与世格格不入,急切盼望自己能成为普通人,融入社会。而妈妈是美国人,因为自己妈妈的原因一直期望自己能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她的梦想是成为医生,为此她曾经想要摆脱家庭困扰重新成就自己而离家出走两个月。
爸爸因为妈妈的普通,妈妈因为爸爸的特别,两人相互吸引,成为彼此伴侣。从而有了三个孩子,而嫁为人妻的玛丽琳无法忍受自己围着锅台、孩子、丈夫转的平庸妇人,已为人夫的詹姆斯仍然无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在工作上未能有出色的建树,在家庭上也未能成为有力的依靠和支撑。她想要的“特别”没有实现,他想要的“融入”也没有实现。他们还是受制于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的期待。
而他们的孩子也复制了这种期待。比如莉迪亚。莉迪亚的眼睛遗传了玛丽琳,这让她获得了父母更多地倾注。玛丽琳自从离家出走回来之后就将自己的医生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从此将莉迪亚所有的时间填满,陪着她看书、做题、复习。
莉迪亚知道自己承载这父母的期望,她从5岁开始,在玛丽琳离家出走回来之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她心里打定了主意,以承载妈妈的梦想和跟随妈妈的安排来留住妈妈。莉迪亚只是替妈妈再过一遍妈妈想要的人生。为此,莉迪亚离自己的灵魂越来越远,最后她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去找寻自己的灵魂。
家,殇
故事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但作者在写这本书最让人称赞的是她营造氛围、撩动读者情绪这个能力。她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极为机智,启程转合之间总是能扣人心弦、时而让人跌宕起伏。而这个故事主题本身其实是一个特别严肃而沉重的话题。
连着两天,用空闲的时间读完此书,有种沉甸甸的东西压在胸口,迫切地想要把这种感觉向外抒发。
家和个人,很多时候,他们是矛和盾的关系。
矛,代表的是攻击性武器;盾,代表的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在家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组成部分,我们个人既受到这个家的保护和给予的温暖,同时也受制于这个家的枷锁。这枷锁往往表现为妥协,甚至是放弃自我来维护家庭的完整。
莉迪亚为什么会死?是因为她的家。
但莉迪亚的父母当然不会想要莉迪亚死。
莉迪亚象征着“希望”,她不再只是她自己,她更没有自己的梦想,从头至尾,从未提及。
在家里,她是最受关注的一个,而内斯和汉娜则更多时候被父母忽略。
而这种关注,逐渐侵蚀了她,让她无处可藏。
玛丽琳关注她,是因为她选了莉迪亚来实现她的梦想。而詹姆斯关注她,是因为他觉得莉迪亚从样貌上看上去更不“特别”,而且他也一直对莉迪亚的社交抱以很大的期待。妈妈关心她学业,想让她代替自己成为“医生”,成为“特别的那一个”(因为那个时代医生基本是男的)。爸爸关心她的社交,总是敦促她参加同学聚会、跟同学一起看电影、吃饭,他希望莉迪亚可以实现他融入社交圈的愿望。
然而,他们都忘记了,她首先是她自己,而不是替自己实现愿望的“寄托者”。
迷失的那个自己
无法成为自己,承载着太多父母的期待。
为了留住妈妈,自己隐忍、委屈。
我们不知道,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那么的脆弱,有时候又那么的坚强。
这之间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我们那个情绪的当下到底是哪个点在支撑我们。当我们想成为别人的那个“期待”,我们可以坚强地隐忍;当我们想用力成为自己,却又发现那么的无力,这个时候我们却往往被说成“玻璃心”,矫情。
莉迪亚从5岁到16岁,跨过了11年,而这11年,她是为父母而活的。当她终于选择成为自己,代价却那么大。
然而认识她的这些未亡人,尤其是她的家人,又有几个知道她是为什么而死的呢。
跟心理学相关的课题
1、代际传承
2、出生排序
3、家庭动力学
4、假体自我
5、创伤事件
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