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管是通过自己的自身经历还是从其他人获知的听闻,得出一个感想就是:
在整个社会环境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公司的效益也会不错,这时候大家和和睦睦,一起开心地把钱挣了。公司有年会,有生日party,有团建,过年过节有各种各样的福利。
你觉得工作很幸福,对公司也很满意,对未来也抱有不少希望,觉得自己好好干,好日子就在前头,对于买房买车也规划到自己的人生中。
但是想必这几年大家也渐渐感受到日子不太好过了,整个行业甚至各行各业都在裁员,然后是监管部门各种各样的调查,外界投资没了,寒冬侵袭到整个行业,接着传导到公司,这时候身为个人,也能多多少少感受到变化,比如以前上班是不用打卡的,但是公司突然抓考勤了,同时各种节日福利没了,没多大用的活动也取消了,更严重的就是拖延发工资或者裁员...
这些我都经历过,上面也是我描述的一个现象,下面才是我写这篇文章重点要讲的:
对于裁员,这个站在领导层,可能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应对寒冬的一种方式。以前我觉得大家都是一个公司的,一起共事,相处和睦,为公司的平稳运行多多少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么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员工,一开始也愿意和公司共度难关,公司也不要动不动就裁员,多伤感情啊,希望公司能对员工好一点。
但是公司过了没多久就开始裁员了,以前的美好幻想都被打破了,站在老板的角度,在寒冬的时候,裁掉一个员工,绝对比继续聘用一个新员工的成本低很多。先把寒冬度过过去再说,别到时候公司都没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现在还只是一部分人失业,有点断臂求生的意思,舍小保大。等环境好一点了,我再继续招新人就好了。又便宜有好用,成本还低。
所以,公司可以“随时”裁员,人没了过段时间接着招新人就好了。
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一个残酷的现实(前提是我内心有 觉得大家和公司一起共度难关,所以才会觉得残酷吧)。其实我觉得没有对错之分,可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吧,我也一直赞同公司不是福利机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职场忌讳讲感情,但是自己还是会为每一位离开的同事感到遗憾,也会在自己离开公司的时候感到一丝不舍。
那么回到我们员工的角度,首先也是基本的就是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然后再想着说为公司多贡献一点,至于公司说的什么上市啊,或者说一些虚无缥缈的承诺啊,听听就好了。
当初公司说上市,结果到后面有几个月发不出工资,闹得员工仲裁公司,公司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另一方面呢,还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吧,这样即使不幸被裁,也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本事快速找到新工作。
职场依然存在着很多明的暗的处事原则,而且也会随着身份的变化,考虑问题的角度也随之变化。这个就像一个人没车的时候,看到别人开车火急火燎会骂他SB;等自己有车了之后,看到行人“麻烦”又会骂他SB,殊不知自己可能就是他现在吐槽的那样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