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那段含泪写完的文字发给妹妹,她给了一段很有高度的反馈,可能这句话经常见到,不过貌似现在体会更深。教育永远是一场带着遗憾的修行,只要有反省,就永远不晚。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自省,事情发生以后才会后知后觉。
一起去上课的大多是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相比,我们这些也许都是小菜一碟。什么2岁孩子如何能适应外部的环境,7岁的孩子怎样才能不用哭泣来表达情绪,8岁孩子的如何处理学业和兴趣。。。。。。而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走到阳台边和你抗争要打游戏,告诉你这样的生活还不如死了算了。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场景,而就是当下很多家长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不是去接触到这些家长,根本无法想到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和老公说了这个,他简单地认为不让打游戏,家里面不提供这个氛围不久行了,不得不说,直男真的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问题是:十几岁的孩子,早已经不是你我能控制的,发达的网络,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们日渐成熟的各项能力,是简单的“不让,不给”就能阻止吗?而一旦问题发展到极致,确又不可能有打一针马上就缓解的良药。老师让大家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大家的讨论也多是从成长环境,成长过程分析,可关键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回到10年前,一切从头再来,现在问题出现了就只能解决问题。老师提到的事例中也多是建议慢慢改变认知,改变方法,改变家庭结构等等。我说,是否可以让他树立一些正向的动机,和承担这个事情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找一个榜样,找一个理想,以及实际产生沉迷游戏的恶果自己承受。老师笑笑问我觉得有效果吗,我想她和在场的妈妈一样,一定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我后来想想,真是到了那个时候,这些理论也就真的只是理论。
所以,虽说教育确实会伴随着各种遗憾,但如果自己能刻意地去自省,也许会避免很多问题。而自省,并非只是知道我错了,不应该这样,真正要起到效果,还是要在问题产生时的时刻察觉,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看了这么多书,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却依然犯着简单粗暴的毛病。想开始记录,也是希望给自己立个flag,时刻提醒自己,做个要知行合一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