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正在努力奋斗的人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过着比你好千百倍的生活,却还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依旧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所有的财富都不是平白无故而来的,所有的穷也都有迹可循。越优秀的人往往越努力。
01、
刚毕业孤身一人来深圳的那段日子,过的真是艰难。
和师姐及朋友三人租住在西乡的一个三房,领着微博的工资,租房、交通、餐饮,还有偶尔的社交费用,总是入不敷出,又不好给家里要钱。
与我拙荆见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小Q,毕业没多久,就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套小公寓。
这在我们同学中掀起大波。同学纷纷咨询小Q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上大学期间,小Q就非常有意识的开始积累本金并投资。
大冬天,很多同学不愿意早起买早餐,她就和室友提供早餐送上门服务。
课业之余,她会去学校附近的培训中心做兼职,周末还接了好几个家教,教英语、数学。
大学四年,小Q不单赚够了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每个月还有结余的钱,就用来定投基金,从未间断。
在时间复利之下,她所积累的财富远超于我们这些同龄人。
越优秀的人,越会赚钱,越有投资理财思维,抓住时间和复利这个第八大发明,把同龄人远远甩在背后。
02、
犹记得去年初唐山收费站一位大姐语出惊人“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事件缘由是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将地方各个路桥收费站取消,而这位大姐则是其中一员。
还有去年有关华为裁员的热闻也成为热议话题,“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老员工”。
35岁是一个人的黄金期,也已经成为我们职场上的一个黄金期,就连很多招聘信息都明明白白的写着,要求年35岁以下。
那在35岁之前,我们最应该做什么呢?
阿里CEO张通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李笑来老师也一直鼓励身边人,尤其是年轻人,把已经赚到的钱全部花掉,用在自我投资上。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一直都保持着3个习惯:
1、每天晚上回到家,看20分钟英文电视,以此了解年轻一代;
2、每晚睡觉前都要看书,涉及到专业领域的书,再晦涩他也会仔细琢磨;
3、不管晚上多晚睡,早上一定6点准时起床,去打高尔夫球。
日本著名经济杂志《PRESIDENT》做过一个调查显示,人们收入越高,读书时间越长。
知识并不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但是知识,技能储备,思维升级,能给你带来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
03、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同事圈圈,毕业工作后每个月都会挪出工资的50%,买书,买课程,参加社群,学习新知识,坚持写作。
这些持续的自我投资,让她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营社群能力。
她还学习各种职业技能,比如她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学习了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在股市获得自己的第一桶金。
就在上个月,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很多同事战战兢兢,担心被辞退。
圈圈却是胸有成竹,心想被劝退也好,拿几个月赔偿好好回家休假,反正已经有好几个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
结果却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领导既没有劝退她,甚至还给她升职加薪,成为部门主管。
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到,
“你把1万元钱投入到个人的学习,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年化收益率可能是5000%,而买年化10%的的理财产品,一年也不过1000元。”
让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你的价值,成为你未来的财富。
越优秀的人,越喜欢将时间,金钱花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这个世界很残酷,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没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