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优秀学生的培养》有感

读《优秀学生的培养》有感

作者: 奕童小垟垟 | 来源:发表于2021-01-02 23:37 被阅读0次

指尖刚一碰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就迫不及待地解开它身上的华丽盛装——红色的蝴蝶结。因为我知道,这里面的文字一定比这“蝴蝶结”更美丽缤纷、更真实动人,也一定会让我受益匪浅。

整体浏览目录——七个手记,每一个手记的副标题都特别吸引眼球,我都迫不及待地“瞄”上几分钟。不过,结合我的工作现实——第二次月考成绩揭晓,我班培优层次学生稍有退步。我决定先重读“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

一口气,两小时,读一遍、摘一遍,真是满腹珠玑,我立马就剖析出自己眼下工作的两处失误:

一是未能引导“优生”树立远大志向。

“如果他们仅以考上大学为目标,那么我们国家不过是又多了一名大学生而已,而绝不会又多了一名钱学森、华罗庚。”

一语击中要害,我每次给孩子们谈目标,不就是理想高中吗?不就是所占校次吗?而优秀生一般智商较高,就是不那么刻苦,或者退下来几个名次,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也仍会考入理想高中,那这样的“优生”往往会自满自足、不求上进或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温水煮青蛙”。所以,我必须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长远目标,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要比别人多担一份责任,而此刻,就必须比别人多一分努力。我准备给他们推荐任正非、钟南山、莫言等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秀的学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二是未能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一些优生随着荣誉的增多和头脑的成熟,虚荣自私、骄傲自大、心胸狭隘等心灵的毒瘤也开始滋长。而且由于他们在班上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他们的这些毛病在班上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更重要的还是教育他们,应保持自己的一颗纯洁童心。”

镇西老师说的这种“毒瘤”,正在我班优秀生的心中潜滋暗长。因为我的一个错误的观念。

那就是:卫生打扫费时间,让差生去做吧;中午盛饭需要提前下课五分钟,让后进生去做吧…

结果优秀生总能“坐享其成”,他们会事不关己地随手丢弃垃圾,会理直气壮地坐在餐厅静等别人端来饭菜。甚至有时候我看到他们连作业也懒得发——因为发作业也费时间,他们会条件反射地觉得:费时间的事情,都应该有后进生来完成。

所以,我应该立马制止这类观念的持续发生。我应该让优秀生们与班上的其他同学平等相处,合作共事,让他们感受到其他同学身上也有值得他们学习的优秀品德,也要让优秀生懂得为他人服务、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懂得积极为集体做事。更要帮助他们去掉头上自鸣得意的“光环”,去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去学会互相谦让,进而使他们保持一颗淳朴的“童心”。

让优秀生尽可能地参加各方面的实践吧,因为真正的优秀生绝不可能只“优”得了“分数”,他们更应该优秀在担当责任上、优秀在服务集体上,也只有这样的“优生”,才能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我的阅读笔记

相关文章

  • 读《优秀学生的培养》有感

    指尖刚一碰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就迫不及待地解开它身上的华丽盛装——红色的蝴蝶结。因为我知道,这里面的文...

  • 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一)

    今天看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三:锻炼卓越品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

  • 读《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这几天正在读李镇西老师的《自己培养自己》为自己补充“给养”。在书的封面和序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要努力遇见那个...

  •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情智教育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情智教育 ——读《数学教学中的“情”与“智”》有感 ...

  • 对师生通用的学习策略

    对师生通用的学习策略 读第47条《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

  • 新学年的flag

    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书中培养优生的一个案例,展示了他培养一位优秀学生凌飞的具体做法。 在李老师看来,“优生”是指品德...

  • 班级是一个迷你型的小社会

    班级是一个迷你型的小社会 ——读《何谓“教育即生活”?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与技能?》有感(第1稿) 读华师大...

  • 《正面管教》读后感

    来自百合的分享 分享1: 今晚接着读《正面管教》第四章,培养孩子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作为一个孩子,从小培养他具有感...

  • 读《培养大器的孩子》有感

    最近读了王琨老师的《培养大器的孩子》,感触颇深~~~ 我们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她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

  • 读《培养大器的孩子》有感

    首先认为孩子是因自己而来,但不属于自己,从思想上要知道孩子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全人类的。 身教胜于言传,给孩子讲道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优秀学生的培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gy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