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

作者: Kelly_f019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01:01 被阅读57次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是有些道理的。圣贤之道,沧桑繁华,不仅要读过,也要走过。不过,在车马船行的年代,旅行是隆重而奢侈的事情。现代的交通便利,旅行变得平常。我们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快,可是离自由却仿佛越来越远了。

    我非常喜爱旅行,朋友圈里也有好多热爱旅行的朋友。虽然很多人说旅行不过是在自己的家门口呆烦了,换到别人呆烦的地方过几天。这听起来有些道理,可是又不尽然。在我看来,旅行是一场了不起的出走;它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日程。在万千风雨之后,自己还有欣赏美的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鸡零狗碎之余,还有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

    隔断。

    成年人大部分的日子都充满了琐碎与焦虑,放空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孩子,工作,每天的家务杂事,都应该有它的边界。最可怕的生活是将一切都混杂在一起,模糊不清,身心在持续的紧张状态。我曾经也有这样一段可怕的时光,觉得身心俱疲。生活淹没在琐碎与焦虑中,我们需要一个隔断。我们常常说,This is for my sanity (这是为了我的身心健康)。旅行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隔断。

    我有一个朋友,是重点高中的老师;常带高三的那种。平日里与学生一样,披星戴月,刺骨悬梁;十分辛苦。可是她每一个假期都精心安排了一场旅行。或是在江南的烟雨里喝一壶清茶,或是在天山的旷野里看漫步的牛羊,又或是在台湾的诚品书店里读远方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质量真高;完全就是work hard,play hard呀!

    可年龄越大越发觉自己心中有太多事,太多欲求,或者太多杂念;山水与自然已经不能轻易让我们放 松了。带着满心的杂念,放心不下工作中的留白,牵肠挂肚家人的健康与平安,即使去到天涯海角,恐怕也是不能放松。因此,最有效的隔断是心中的隔断。放空自己;去安心地做平时不会去做的陶艺,去看平时不会看的一本书,去听平时不会听的一场戏。有了心中的隔断,家门口也可以是美妙的旅行。

    旅行带来的隔断可以帮我们养心。心是空的,才有自由。

    发现。

    如果你发现远方和你想象的大相径庭,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失望的旅行可能因为不周全的计划,不作美的天公,或者不切实际的想法。

    有一次,我们在赌城拉斯维加斯过新年假期。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旅行。其一,要在万千人潮中努力找寻安静的美,要在熊孩子们的吵闹中努力找寻旅行的乐趣。其二,透过这肤浅的金碧辉煌,要鼓励孩子们欣赏这人类在荒漠里建起的奇迹。因此,我在旅行前做了详细的攻略;我们去听喷泉里的歌剧,去看荒野里的胡夫大坝,去欣赏精彩的太阳马戏团的表演。只要有能看到美的双眼,面对嘈杂的环境也可以找到淡定与从容。

    自然。

    自然有让人平静的力量。

    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给了我很多启发。假设一颗树,它的存在就已经是一大堆复杂事物有序的组合。树根汲取土壤里的养分,树干输送营养给枝和叶,枝叶伸展形成美态,也帮树呼吸。所以的一切和谐又不功利地存在,不问悲喜,不屑成败。自然存在的有序的精妙对比我们生活的杂乱无章,让人可以亲近不费吹灰之力的妥帖,精美,与不争。同时,自然又是耐心的,缓慢的。它总以自己的节奏存在,四季轮替,云淡风清。从不催促你鉴赏的步伐,也从不在意你真情假意。

    天生万物,道法自然。正因为自然有这样的魔法;最美妙的旅行一定不是辛苦的奔波,不是奢华的酒店;也许就是听风在山谷里穿行,听雨在竹叶上敲击,听太阳在浪涛中升起。

    当然,旅行的意义对每个人都有不同;创造一生的回忆,追寻美,保留好奇和天真,体验兴奋的等待,保持开放的胸怀,创造与对你重要的人共处的机会。

    走过万水千山。无论走到哪儿,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得出你的样子,却不能帮你找到你自己。丢掉的自己不能在旅行中找回来。无论走得多远,别忘了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过万水千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hb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