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某学院的文章,把投资品分为五类:
1、中间商倒买倒卖,如银行,P2P,信托
2、无中间商赚差价,如债券
3、拥有部分资产,如股票
4、成为资产所有人,如黄金、期货、艺术品收藏、房地产等
5、混合型投资品,如银行理财、基金
作为金融从业十年之久的从业人员,窃以为不妥。
一、分类方式不妥
此分类不符合MECE原则,互相之间有交集,所以对于新人来讲,很容易混淆。
如3,拥有部分资产,那4里面成为所有人了,算不算拥有了资产?
在1里面中间商倒卖,银行尚可理解,储户存钱进银行,银行拿去放贷。P2P已经公认是骗局了,左手倒右手,虚假标的,还有数不清的债权人正在追偿的路上……这玩意也能拿出来当理财讲?
基金,难道不算中间商?拿来投资者的钱,拿去投资股票,基金,甚至各种项目(产业基金),从这个角度上看,和银行做的不是一样的事儿么?
逆回购也是,没有交易所这个中间商,个人和个人之见如何通过国债进行正回归逆回购呢?我凭什么相信我把钱投进去了,对方会按时按质把本金利息还给我呢?必须得有交易所和券商这两个收取手续费的中间商啊!
期货算不算中间商?期货的本质是一纸合约,凭借着约定,在未来某日交割货物。只有想要买入货物的和正在卖出货物的两个人才算所有人,其他诸多参与期货投资的,都是中间商,何以不归入中间商倒卖差价里?
二、定义不清
如3,股票的定义就是所有权,当投资者买入股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拥有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和部分权力。何以叫部分资产呢?
文中用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举例,从哪自己的钱买入部分股份制公司的资产,所以是部分资产……试问,买基金不是基金产品的部分资产吗?买期货,都是按整张合约买的嘛?黄金一次是一吨还是一块金砖?不都是部分资产吗?
另外股票的落脚点在于:
“股票赚钱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找到赚钱的公司,并出钱投资它。”
这是股票吗?这是创投啊!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人的工作是这个。而在股市里,赚钱的公司未必能帮投资者赚到钱。大盘从6124一路跌到1664,几千个上市公司,有多少都在盈利?但是股价一路狂跌,投资者有几个赚钱的?
好,你说这是长线逻辑。有这个因素,但是不完全。毕竟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宏观微观十几种因素,如果只是基本面上找一家好公司就够了,那岂不是都赚钱了?
如果这是针对小白的内容,岂不是误人子弟?
三、虎头蛇尾
前面5点用混乱的分类方式,讲了市面上常见的投资品种后,最后收尾的图居然是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划分的。

这个图,除了P2P和信托位置放低了,其他没有什么问题。
可问题是,在这之前没有提过风险的事儿啊?为什么这么分?依据和理由是啥?都没讲。
碎碎念半天,结尾放个不知道哪里找来的图,就算是给小白们解释了投资品种都有啥了?
拜托,吃相不要太难看好不好?
出来授人以渔,请尽量专业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