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178)

详注《随园诗话》(1178)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0-31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四·一〇】

安庆徐兰坡,少年好学,得余断章零句,必手抄之。余游黄山,来舟中诵所作。《夏夜》云:“萤火绕篱飞.,风轻荷气微。几竿斜竹影,随月上人衣。”《偶成》云:“屋边松树经春长,栖鸟不知巢渐高。”《大观亭宴集》云:“新旧痕留衣上酒,往来影乱席前船。”又:“绿杨深护倚楼人。”七字亦佳。

安庆,简称“宜”,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安庆是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明永乐元年(1403),安庆府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清顺治十八年(1661),安庆府隶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江宁)。康熙六年(1667),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俗称安徽省),仍寄治江宁。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省治由江宁移驻安庆,安庆始为省会,自此省、府、县同城而治。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成立安庆市。1988年8月,撤销安庆地区和原安庆市,实行地、市合并。

徐兰坡,无考。

大观亭,指安徽安庆市大观亭。旧址位于安庆市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位踞安庆龙脉,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境界开阔,气象雄伟。大观亭历史始于东汉,盛于唐宋。历代文人墨客跋涉登临,对景抒情、怀乡思古,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明清时期,大观亭与武昌黄鹤楼、江洲庾楼并称为“长江三楼”,素有“皖省第一名胜之区”之称,曾被列为“安庆八景”之首。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17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k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