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和二嫂都是近80的人了。但大嫂和二嫂相比,好像这一辈子,她就没有过过好日子。
年轻时,大嫂的肚子不争气,连生几个千金,连本来对她没有偏见的婆婆见她都远远地唉声叹气,提前走开,免得惹上晦气,何况其他人。为此大嫂人前抬不起头来,人后抹泪叭嚓,泪水都往肚子咽。
而二嫂开肚第一个就为老曹家生了个大孙子,其后又“梅开二度”,为老曹家族谱上共贡献了三个孙子,为此在老曹家更加扬眉吐气,地位是扶摇直上,连看不惯婆婆时也敢蹦着高,吐沫星子纷飞地吵上一架。别说婆婆,气焰正盛的小姑子也只有在旁边陪哭的份。
本来生男生女就不是女人一个人事情,但大哥和外人一样嫌弃着大嫂,好像这一切都是她一个人的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于是他肆意妄为,孩子从来都没有帮着看一眼,还仗着自己是家里的壮劳力,作威作福。吃孩子们都吃不上的白面馒头,享受着大嫂后来是孩子们端茶倒水的日子。时不时来来个家暴,与大嫂打上一架,把未成年的孩子吓到挤在一起,眼里眼泪汪汪,嘴里大气都不敢出。
而二哥不仅能够挣钱,因为用心跟着老爷子学了中医,掌握了一身本事。虽没有把老爷子最拿手的针灸推拿学到手,单靠开药这一项本事,也是吃香喝辣的存在。而且二哥性格相对来说较为平和,再加上二嫂生了儿子的份上,更是和其它家人一样把二嫂捧在手上,二嫂的眼珠子一瞪,他本来琢磨了几天的主意和想法也会立马倒戈或者彻底放弃。
日子或者阳光或者阴雨,夏天过去不久好像就走到了冬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大嫂和二嫂家的孩子就长大了。大嫂家的女儿个个在大哥面前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个活得窝囊。而二哥家的孩子个个阳光淘气,嘴巴又甜,又会说话,常常是家庭的闪光点,更是从小到大都是爷爷的心头肉。
转眼到了男婚女嫁的时候。大哥从来没有关心过孩子会找什么样的夫婿,只要给他点订婚的钱供他挥霍,结不结婚,有没有钱结婚都和他无关,他一个女儿没有陪送,也不关心找个什么样的的家庭和老公。似乎这世上他就是高高在上,只管享受就好。
二哥家的门槛都被媒人踢破了几层皮。二哥主要是二嫂为每个孩子精挑细选出来未来的媳妇,也是欢天喜地挨个娶进门。二哥拿出自己的积蓄,给每个孩子在城里买房,又放下豪言:生一个孩子奖励10万。
转眼下一代人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大嫂家的闺女别管日子怎么起步,都在矜矜业业勤勤恳恳地过。大哥没有帮衬过一把,还时不时地想捞插一两下子。懂事的闺女们虽然对他都是淡淡地,但都可劲地孝顺着出了一辈子力的大嫂。二嫂在孩子们成家以后也是开始了看孙子的生活。但她毕竟一个人,三个孩子她也只帮衬了老大,看大了他的一儿一女。因为老大媳妇娘家父母早就过世。老二老三家的孩子都是仰仗老岳家帮忙,于是两个儿媳不免心生怨气。
上一辈人都到了垂暮之年,该享受生活了,身体却不行了。首先二哥连续的两次脑出血,如今傻子一样,把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开始遗忘。随后,胡吃海喝的大哥也是脑出血住院,五个女儿虽然对他满腹牢骚,但也不推辞义务,疫情期间老四主动照顾了他半个月。大哥心安理得得享受,连花多少钱都不问。而下周,二嫂也要动个肺部手术,转了一圈,竟找不到一个陪床的人。三个儿媳各有各的事情,谁也插不上手,儿子们嫌不随便,只好找已经退休的大嫂家的老二帮忙。
当年的老爷子也没有判断出吧:其实孩子们不在乎男女,孝顺父母,识大体才是老年人的保障。
幸运的是,我们这代人已经跨越了男尊女卑的界限!
网友评论